下书看 > 试用期码农,你让我拯救公司? > 第77章 第二个议题

试用期码农,你让我拯救公司? 第77章 第二个议题

    “在场谁负责大数据?”

    “有没有人负责?”

    “负责人是尼玛死了么!”

    “我不管是谁负责,江耀辉,你下去跟他说,替我问候他妈全家!”

    “成本1426万,做出一个年毛利39万的产品,尼玛是人么?”

    “1426万……”

    “这是谁的钱?”

    “这是投资人的钱!”

    “是我辛辛苦苦骗来的钱!”

    “是销售跑断腿,一分一分挣来的钱!”

    “是客户相信我魏一鸣,认我在这个行业的积累,认我能够把腾云做起来,才给我们的钱!”

    “不是你们挣的!”

    “你们就这样拿去喂狗了?”

    “喂猪了?”

    “还是喂这帮渣子!”

    “这帮垃圾!”

    魏一鸣每骂一句,就猛拍一次桌面。

    没人敢把水杯往桌上放了,连江耀辉、于启明也只能端在手里。

    魏一鸣身高不过170公分,很瘦,穿着紧衬衫都是松松垮垮的,但能量却很足。

    也不知道在哪充的电,越骂声音越大,本来起调就高,居然还不断往上翻,水都不带喝的,又骂了20分钟。

    陆景琛手都在抖。

    老哥心态要崩了。

    他没有雷凡那么好的心理素质,很怕自己一会扛不住。

    岳应时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鼠标连点两下:

    「文件存储,滚动毛利83万。」

    「文件存储,历年成本871万。」

    事到临头,陆景琛决定,还是要学雷凡,装作跟文件存储无关。

    反正文件存储是个三级部门,虽说在自己领导下,毕竟自己不是直接经理。

    当领导嘛,心态要稳。

    不管老板问什么,坚决不回答。

    要是问:“负责人是死了么?”

    就当他死了吧。

    反正老板也记不住。

    他能记住总监级员工就不错了……

    只用3秒,陆景琛就调整好了心态。

    下一秒,魏一鸣开骂:

    “陆景琛,你个王八蛋!”

    “你凭什么做文件存储?”

    “你告诉我!”

    “你特么是哪根筋搭错了,要做文件存储?”

    “市面上的文件存储已经那么多了,你为什么还要做文件存储?”

    “GFS、GlusterFS、Lustre,哪个不比你做得好?”

    “都是开源的,你拿来用不就行了,你为什么要一个!”

    “你告诉我!”

    “你特么为什么要做一个!”

    “你凭什么觉得比人家做得好?”

    “凭你长得帅么?”

    “还是凭你特么会拍马屁?”

    “871万!”

    “你特么把钱还给我!”

    “现在就还!”

    “不还就滚蛋!”

    陆景琛脸都绿了……

    前边骂云桌面、大数据,哪怕骂得再狠,也没有点名啊?

    怎么到自己这里,就改点名了?

    这个老板,平时哪记得住谁做哪个产品?

    怎么偏偏就记得自己……

    关键是,做云桌面的俞峻峰就在现场,他也没指名道姓骂,自己是间接管理者,怎么就指着鼻子开骂了……

    说起来,前3个产品虽然都不合格,文件存储相对算好的了。

    结果是唯一被贴脸骂的。

    陆景琛第一次觉得,被老板记住名字,完全不是件好事。

    甚至有被讨债的风险。

    也许是照顾陆景琛面子,这次只过了10分钟,岳应时就跳到下个产品:

    「AI算力,滚动毛利55万。」

    「AI算力,历年成本504万。」

    轮到AI算力了……

    陆景琛长舒一口气。

    这关终于过了。

    文件存储被裁掉,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被裁的不止一个。

    连被寄以厚望的AI算力都难幸免,文件存储又算什么?

    陆景琛侧头朝傅宏望过去,默默地点点头,报以安慰。

    意思是:“兄弟,我懂你。”

    会议室被紧张充斥着,因为「AI算力」被认为是未来增长引擎,又是当下大热方向,如果裁掉,必然士气大跌。

    但如果不裁,那100万的红线,岂不是当做笑话?

    全场目光聚集到魏一鸣这里。

    魏一鸣淡淡道:

    “AI不讨论,过。”

    陆景琛:纳尼(°ロ°)!

    这就过了?

    100万红线呢?

    他当然不敢质问老板,去看其他人时,都是一脸茫然。

    AI算力产品部经理傅宏朝他望来,默默点头,报以安慰。

    兄弟,我不是很懂你。

    岳应时做总结发言:

    “会议第一个议题结束!”

    “总结一下,有4个产品线没有完成100万毛利要求。”

    “分别是云桌面、大数据、文件存储和AI算力。”

    “其中云桌面、大数据、文件存储3个产品,根据规定直接裁撤!”

    “AI算力由于是公司长期方向,投资人特别提出予以保留,所以特殊处理。”

    略顿一顿:

    “下边是第二个议题。”

    “完成业绩的产品,按规定要过一遍成本和毛利。”

    “原则上,要满足产品毛利大于研发成本3倍,才是正向产品。”

    “如果达不到,要根据情况进行优化,以达到这个目标。”

    “第一个是……”

    “云产品!”

    他鼠标一点,ppt标题是「云产品」,数据如下:

    「滚动毛利:2821万。」

    「滚动成本:966万。」

    「缺口:77万」

    「需优化:26万」

    解释道:

    “云产品滚动毛利2821万,滚动成本是966万,按3倍毛利的话是2898万,所以,还差77万能养活产品。”

    “按毛利推导,三分之一就是940万,所以减26万就能补足缺口。”

    对秦朗道:“也就是优化1个人。”

    秦朗快哭了:“几轮优化下来,云产品都不到20人了,减不动了啊……”

    岳应时道:“你们都没算前端、产品这些,实际将近40个人。”

    魏一鸣板起脸:“云产品做了这么多年,还需要40个人维护?应该躺着数钱才对吧?你还有脸说?”

    江耀辉这时开口:“上个月刚离职1人,不用减了。”

    离职的,就是彭子豪。

    岳应时想想,点了点头。

    秦朗这才松口气。

    接着,是「容器产品」:

    「滚动毛利:820万」

    「滚动成本:342万」

    「缺口:206万」

    「需优化:69万」

    岳应时道:“容器团队需要优化69万,大概是2个人这样。”

    雷凡一直在装死,这时蓦地开口:

    “这么算不公平吧,魏总也说了,云产品做了这么多年,按3倍毛利是应该的,容器才做了4年,不该这么算!”

    岳应时冷冷道:“你怎么不早说?之前讨论你没参加么?”

    雷凡还想说啥,被瞪了回去。

    只得叹口气。

    再裁两人,实在不知从何裁起……

    接下来,对象存储、块存储都被要求优化1人,不给任何反驳空间。

    时间已经10点半。

    岳应时点击下一页,标题是「超融合」:

    「滚动毛利:182万」

    「滚动成本:9.45万」

    「正向覆盖:172.5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