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97章 你的意思是…皇族?
热门推荐:
远星计划:统御边缘
人在截教,开局获得九转玄功
港综:抢我红棍,还怪我把事做绝
杀出重围:我在死亡游戏有套房
重返1981,从分家开始
穿越兽世:兽夫宠妻种田忙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综武:我就是朝廷鹰犬
综漫虽然幸运E但命里有大佬
大唐继承了北魏时期的农田制度,属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相结合的模式。
在名义上,成年男子可以拥有一百亩农田,这其中包括了八十亩的口分田,和二十亩的永业田。
口分田属于租赁性质,人死之后,这些农田就会回到官府的手里,等有了新生人口再分配下去,永业田则是可以继承的农田。
这么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大部分的农户都有田可种。
当然……
这也仅仅是名义上的。
如果一种制度能够完全扼杀土地兼并的存在,那么世上也就没有王朝更迭的说法了。
不管是口分田还是永业田,在大人物的眼中都有很多的操作空间。
就比如长安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名义上归个人所有,但实际上,世家豪族依旧霸占了大部分的农田。
而百姓们只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佃户而已,每年除了要交税之外,还要交一部分的地租。
官府的农田凭据只是样子货而已,真正约束百姓的,终究还是世家大族的权力。
长安城地处雍州,那么这些农田理所应当就归属于雍州牧的名下。
为了解决乡亲们的烦恼,柳叶特意去长安县衙找到了县尉韩平,而韩平也为柳叶讲解了这其中的门道。
“农田是个好东西,说破大天,但凡是好东西,普通百姓就不可能真正拥有,朝廷的确是给百姓们分了八十亩的永业田,可实际上到他们手里的农田能有二十亩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武德三年开始,直到如今的贞观五年,仅是长安城里人口就增长了将近一倍,其实也不光是长安,整个关中的农田也早就不够分了。”
“柳公子,你好好想一想,在此情况之下,还要加上那些世家大族插手的因素,真正落到普通百姓手里的农田又能有多少?”
柳叶满脸无语的看着面前的韩平。
“老韩,你这就不厚道了,柳某只是想问你,宣阳坊的那些乡亲们究竟是得罪了谁,才会被收回农田,你竟然在这里跟我兜圈子!”
自从竹叶轩和长安县衙有了长期的合作之后,柳叶跟韩平没少打交道,早就熟的不能更熟了,说话也用不着有所顾忌。
韩平犹豫了一下,突然坐直了身子挥了挥手。
“你们都下去吧!”
他官邸里的胥吏纷纷走出去,还关上了房门。
韩平有些无奈的说道:“柳公子,并非是我老韩喜欢跟你兜圈子,农田这种东西太犯忌讳,不管是对于朝政的大臣而言,还是对那些世家大族来说,都是命根子。”
“想要管的话,必定会触及到某一方的利益,你柳公子的生意现在做的风生水起,还是少给自己惹麻烦为妙,至少我老韩是没这个胆子插手其中。”
韩平是个厚道人,他的好心好意柳叶当然听得明白。
有些东西,就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中原人对土地,有着一种近乎于偏执的痴狂,但凡有了点闲钱,第一想法就是买田置地。
就连柳叶都不能免俗,家里富裕点之后,立刻换了大宅子。
而那些世家大族,对农田更是趋之若鹜!
不过,如果宣阳坊的乡亲们失去了那些农田,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生活条件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长安城里的农田本来就不多,宣阳坊那么多人均摊下来,每人能有七八亩就已经不少了。
就这,竟然还要被人夺走!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柳叶跟宣阳坊的乡亲们有很深的感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实在帮不上忙的话,大不了在生计问题上给他们一些帮衬。
况且现在柳叶也认识不少能人了,只有问清楚究竟是谁想霸占宣阳坊的农田,柳叶才好去找房玄龄亦或者是薛万彻他们求助。
而作为长安城的主官之一,韩平很明显是知道内幕的。
在农田的归属问题上,无论如何都绕不开长安县衙。
“柳某从来没有让你插手其中的意思,只需要你告诉我一个名字,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柳某自己去解决。”
韩平苦笑一声,“我知道你现在跟不少大人物关系都不错,尤其是登科楼开业之后,甚至有三省的宰相欠你人情,可这件事情,就算是宰相,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忙,”
柳叶眉头一皱。
“你的意思是…皇族?”
连三省的宰相都插不进去手,除了皇族之外,那就只有像冯盎这样的土皇帝了。
不过这种土皇帝,一般都在大唐的边远地区,不会图谋真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农田。
韩平抿了抿嘴,道:“而且还不是普通的皇族,你想想,雍州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他这么一说,柳叶就瞬间明白了。
雍州,乃是皇四子越王李泰的封地,作为皇帝和皇后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一人就拥有二十二州的封地,而相比之下,身具两朝血脉的皇三子蜀王李恪,才拥有八州的封地。
怪不得如此嚣张跋扈,敢对百姓的农田巧取豪夺…
“他堂堂一个王爷,为何要抢夺百姓的农田?宣阳坊本就不大,了不起也就上千亩而已。”
韩平压低了嗓音说道:“未见得真是越王殿下想要拿到这些农田,他的亲王府里有一大批属官,真正拿主意的是越王师杜楚客,我估计越王殿下都不一定知道,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而已…”
柳叶有些头疼,皇族什么的最麻烦了。
他觉得还是先找房玄龄他们问一问,实在不行,大不了给乡亲们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后就不用指望着种地过活了。
告别了韩平,柳叶径直朝着房玄龄府上赶去。
一进门才发现,房玄龄家里来了别的客人,而且柳叶还认识,正是冯智戴!
他今天过来,是奉了他父亲得到命令,特意带着一批岭南的特产,为了当日的酒宴,来向房玄龄表示感谢。
“柳公子今日怎么想起来到老夫府上做客了?”
三人坐在客厅里,房玄龄亲自给他们两人泡茶。
柳叶把宣阳坊的事情跟房玄龄一说,房玄龄还未如何,冯智戴却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义愤填膺的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堂堂皇子竟然跟百姓争利!”
“家父回岭南之前,特意将陛下赐予的腰牌交给在下,在下这就入宫,将此事禀报给陛下!”
在名义上,成年男子可以拥有一百亩农田,这其中包括了八十亩的口分田,和二十亩的永业田。
口分田属于租赁性质,人死之后,这些农田就会回到官府的手里,等有了新生人口再分配下去,永业田则是可以继承的农田。
这么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大部分的农户都有田可种。
当然……
这也仅仅是名义上的。
如果一种制度能够完全扼杀土地兼并的存在,那么世上也就没有王朝更迭的说法了。
不管是口分田还是永业田,在大人物的眼中都有很多的操作空间。
就比如长安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名义上归个人所有,但实际上,世家豪族依旧霸占了大部分的农田。
而百姓们只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佃户而已,每年除了要交税之外,还要交一部分的地租。
官府的农田凭据只是样子货而已,真正约束百姓的,终究还是世家大族的权力。
长安城地处雍州,那么这些农田理所应当就归属于雍州牧的名下。
为了解决乡亲们的烦恼,柳叶特意去长安县衙找到了县尉韩平,而韩平也为柳叶讲解了这其中的门道。
“农田是个好东西,说破大天,但凡是好东西,普通百姓就不可能真正拥有,朝廷的确是给百姓们分了八十亩的永业田,可实际上到他们手里的农田能有二十亩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从武德三年开始,直到如今的贞观五年,仅是长安城里人口就增长了将近一倍,其实也不光是长安,整个关中的农田也早就不够分了。”
“柳公子,你好好想一想,在此情况之下,还要加上那些世家大族插手的因素,真正落到普通百姓手里的农田又能有多少?”
柳叶满脸无语的看着面前的韩平。
“老韩,你这就不厚道了,柳某只是想问你,宣阳坊的那些乡亲们究竟是得罪了谁,才会被收回农田,你竟然在这里跟我兜圈子!”
自从竹叶轩和长安县衙有了长期的合作之后,柳叶跟韩平没少打交道,早就熟的不能更熟了,说话也用不着有所顾忌。
韩平犹豫了一下,突然坐直了身子挥了挥手。
“你们都下去吧!”
他官邸里的胥吏纷纷走出去,还关上了房门。
韩平有些无奈的说道:“柳公子,并非是我老韩喜欢跟你兜圈子,农田这种东西太犯忌讳,不管是对于朝政的大臣而言,还是对那些世家大族来说,都是命根子。”
“想要管的话,必定会触及到某一方的利益,你柳公子的生意现在做的风生水起,还是少给自己惹麻烦为妙,至少我老韩是没这个胆子插手其中。”
韩平是个厚道人,他的好心好意柳叶当然听得明白。
有些东西,就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中原人对土地,有着一种近乎于偏执的痴狂,但凡有了点闲钱,第一想法就是买田置地。
就连柳叶都不能免俗,家里富裕点之后,立刻换了大宅子。
而那些世家大族,对农田更是趋之若鹜!
不过,如果宣阳坊的乡亲们失去了那些农田,虽然不至于饿死,但生活条件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长安城里的农田本来就不多,宣阳坊那么多人均摊下来,每人能有七八亩就已经不少了。
就这,竟然还要被人夺走!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柳叶跟宣阳坊的乡亲们有很深的感情,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实在帮不上忙的话,大不了在生计问题上给他们一些帮衬。
况且现在柳叶也认识不少能人了,只有问清楚究竟是谁想霸占宣阳坊的农田,柳叶才好去找房玄龄亦或者是薛万彻他们求助。
而作为长安城的主官之一,韩平很明显是知道内幕的。
在农田的归属问题上,无论如何都绕不开长安县衙。
“柳某从来没有让你插手其中的意思,只需要你告诉我一个名字,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柳某自己去解决。”
韩平苦笑一声,“我知道你现在跟不少大人物关系都不错,尤其是登科楼开业之后,甚至有三省的宰相欠你人情,可这件事情,就算是宰相,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忙,”
柳叶眉头一皱。
“你的意思是…皇族?”
连三省的宰相都插不进去手,除了皇族之外,那就只有像冯盎这样的土皇帝了。
不过这种土皇帝,一般都在大唐的边远地区,不会图谋真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农田。
韩平抿了抿嘴,道:“而且还不是普通的皇族,你想想,雍州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他这么一说,柳叶就瞬间明白了。
雍州,乃是皇四子越王李泰的封地,作为皇帝和皇后最宠爱的儿子,李泰一人就拥有二十二州的封地,而相比之下,身具两朝血脉的皇三子蜀王李恪,才拥有八州的封地。
怪不得如此嚣张跋扈,敢对百姓的农田巧取豪夺…
“他堂堂一个王爷,为何要抢夺百姓的农田?宣阳坊本就不大,了不起也就上千亩而已。”
韩平压低了嗓音说道:“未见得真是越王殿下想要拿到这些农田,他的亲王府里有一大批属官,真正拿主意的是越王师杜楚客,我估计越王殿下都不一定知道,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而已…”
柳叶有些头疼,皇族什么的最麻烦了。
他觉得还是先找房玄龄他们问一问,实在不行,大不了给乡亲们安排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后就不用指望着种地过活了。
告别了韩平,柳叶径直朝着房玄龄府上赶去。
一进门才发现,房玄龄家里来了别的客人,而且柳叶还认识,正是冯智戴!
他今天过来,是奉了他父亲得到命令,特意带着一批岭南的特产,为了当日的酒宴,来向房玄龄表示感谢。
“柳公子今日怎么想起来到老夫府上做客了?”
三人坐在客厅里,房玄龄亲自给他们两人泡茶。
柳叶把宣阳坊的事情跟房玄龄一说,房玄龄还未如何,冯智戴却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义愤填膺的说道:“真是岂有此理,堂堂皇子竟然跟百姓争利!”
“家父回岭南之前,特意将陛下赐予的腰牌交给在下,在下这就入宫,将此事禀报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