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01章 调味品?闻起来更像是毒药啊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101章 调味品?闻起来更像是毒药啊

    宣阳坊的事情,在朝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好几位五品以上的官员因此而获罪,这种事情在贞观年还是比较罕见的。

    当然,不管有多少官员因此而获罪,跟柳叶都没有多大关系了。

    他唯一想要的,只是宣阳坊的百姓们能够将农田拿回来而已。

    至于真正侵占农田的人是谁,又有谁因此而获益,或者是获罪,柳叶丝毫不关心。

    这两天登科楼的生意越发红火,眼瞅着就到中秋节了,包厢订的爆满也就罢了,一楼大厅的散座也早就没了位置。

    许敬宗忙得脚不沾地,就连薛万彻都找了个理由向朝廷告假,跑到登科楼来帮忙。

    其实他原本也帮不上多大的忙,主要是他实在是不能继续在朝堂上露脸了。

    每次他一公然露面,就会被一大群人围起来。

    这位大人想要个包厢,那位大人想买盒茶叶,虽然还没有到苦苦哀求或者是威逼利诱的地步,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八月十二,薛万彻在登科楼都待不下去了!

    在拒绝了所有人的请求之后,他干脆玩了一手人间蒸发,从登科楼的后门悄悄离开。

    趁着别人不注意,乘坐马车来到宣阳坊。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宣阳坊的模样已经大变!

    柳叶说了,打算给乡亲们找个赚外快的好财路,自然不会食言而肥。

    离着宣阳坊还有二里地,就能闻到一股子很神奇的味道。

    这种味道很复杂,像是有多种味道糅杂在一起。

    薛万彻的马车还没到达宣阳坊的坊门前,就有几个半大后生窜出来,将马车拦住。

    “来人止步,宣阳坊禁止通行!”

    薛万彻知道宣阳坊的乡亲们在柳叶心目中的份量,没打算给柳叶找麻烦,何况他本就是来躲清静的。

    客客气气的问清楚缘由之后,薛万彻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柳老弟不声不响的,这是又搞出个产业来?”

    他手搭凉棚向里边望去,各家各户的房顶上都晒满了东西。

    味道辛香的,应该是从西域传过来的胡椒,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香料。

    甚至于,还有不少味道浓郁的药材!

    好几个院子里青烟袅袅,一股子强烈的腥味从里面传出来。

    听到这个壮汉对柳叶的称呼,几个看守坊门的半大后生不敢怠慢,连忙把管事的叫过来。

    王玄策带着个围裙,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见来人是薛万彻,立刻让几个后生放行。

    “话说我有好几日没瞧见柳老弟了,这两天你们都在忙活什么?”

    对薛万彻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王玄策笑嘻嘻的说道:“我家大东家给乡亲们琢磨出个赚钱的路子来,都是做菜用得着的调味品,一会儿您看了就能明白。”

    他带着薛万彻来到原来柳家人居住的小院子,推门进去,院子里架着十几口大锅。

    浓郁的腥味直往鼻子里钻!

    闻到这股味道,薛万彻的五官都挤在一起了。

    调味品?

    闻起来更像是毒药!

    他连忙带上王玄策递过来的‘猪嘴’,虽然呼吸困难了一点,但好在那股腥味被遮掩的七七八八。

    柳叶站在一口大锅前,眉头微皱,像是在仔细观察着什么。

    他身旁有一个小伙子,正光着膀子挥舞大铁铲,不断翻动大锅里黑漆漆的粘稠液体。

    “一定要控制火候,万一粘锅了,这一锅造价不菲的蚝油可就全废了。”

    小伙子连连点头,道:“东家放心,俺记住了!”

    柳叶又看了炒了一会儿,这才冲着薛万彻一招手,两人进了屋,终于能把猪嘴摘下来,喘几口粗气了。

    这东西虽然能够隔绝味道,但实在是太憋得慌了。

    “薛老哥,你今天怎么有时间跑到宣阳坊来了?”

    薛万彻幽怨的看着柳叶,“你说呢……”

    “如今别说是登科楼了,就连我家都待不下去,只要一露面,就会有一大帮人围上来,半个时辰的清闲都没有!”

    柳叶哈哈一笑。

    中秋节订包厢的人太多,前后半个月都爆满,想托关系走门路订到包厢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柳叶也不想待在家里,而是跑到宣阳坊来研究调味品的制作工艺,也算是给乡亲们一个赚外快的门路。

    “若是你也嫌烦,不如这几天就留在宣阳坊,反正如今乡亲们正在制作的调味品,也是为了给酒楼生意打基础。”

    薛万彻一愣,“为了酒楼?”

    其实不光是他,换了任何一个不知情的人,恐怕也会满腹疑惑。

    这年头,做菜用到的调味品实在是太少了。

    满打满算,一共也就‘油盐酱醋’这几种而已。

    花椒大料桂皮之类的东西,虽然偶尔也用一用,但实在是没几个人能用好。

    比如宫廷御宴之中的名菜‘浑羊殁忽’,专门用于皇帝招待凯旋归来的大将。

    这道菜光是香料就要用几十斤,已经失去了食物的本味。

    至于蚝油、鸡精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是闻所未闻之物。

    甚至于,连后世稀松平常的酱油,那也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东西。

    一家酒楼,无论是装修还是服务,亦或者是茶酒之类的东西,可以让酒楼的生意突然爆火,但是从长远看来,菜品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如今的炒菜,已经足够让食客们大快朵颐,但谁都有吃腻的时候,研制出能够带来不同风味的调料,才是长久之道。

    柳叶把薛万彻带到厨房,找了几根洗干净的青菜,又拿了一小瓶今天上午才制作好的蚝油。

    生蚝这东西,放在这年头是实打实的奢侈品。

    光是从海边运送到关中的成本,就比生蚝本身贵了十几倍!

    这小小的一瓶子,若是不卖个二三十贯,非亏本不可。

    柳叶让小安子把青菜切碎,滴上几滴香油,再淋上一点酱油,最后取一小勺蚝油,充分和匀之后,端到薛万彻的面前。

    薛万彻狐疑的闻了闻,眼前忽然一亮。

    夹起筷子塞进嘴里,大嚼特嚼,惊奇的说道:“还真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意思,青菜竟然也能变得如此鲜美!”

    柳叶掂了掂手中的耗油瓶子,笑道:“等晚上吃饭的时候,让采薇用这几种调料炒几个菜吃一吃,我还叫了李老头过来,咱们小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