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 第168章 这回,天真要塌了!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168章 这回,天真要塌了!

    这两天许敬宗算是露大脸了!

    他暂时放下了竹叶轩差事,按照柳叶的吩咐,专门游走于各位老帅的府上,给他们讲解文章该如何撰写。

    许敬宗过得可谓是如梦似幻,简直如在云端一般!

    鄂国公府!

    满桌子的美酒佳肴,并未堵住许敬宗的嘴。

    他端起酒杯,小小的吸溜了一口,斜眼瞅了瞅对面正在抓耳挠腮的尉迟恭,悠悠的说道:“写文章最忌讳心浮气躁,一定要心神气定,思路才能畅通!”

    尉迟恭笨手笨脚的拱了拱手,继续低头写。

    许敬宗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许某人也算是一朝翻身了,放在从前,这些手握重兵的老帅,哪里会对许某人如此的客气!”

    这两天他也终于算是琢磨明白了。

    教老帅们写文章,那是一等一的美差!

    想想前天自己还想拒绝,这是蠢到了家!

    好在公子有先见之明,强行让自己前来,这才有如此上等的待遇!

    写了半个时辰,尉迟恭吹干了纸上的墨迹,亲自起身拿给许敬宗看。

    许敬宗摆足了‘指导老师’的谱儿,慢条斯理的接过来看了一眼,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嗯...鄂公这两日来进境颇多,许某心中甚是安慰啊...”

    堂堂的无敌战将,军功能在诸位老帅之前排进前五之列的尉迟恭,竟然像个孩子一样,嘿嘿笑了几声,还挠了挠头。

    “也多亏了许掌柜教得好!”

    许敬宗哈哈一笑,道:“看来,鄂公已经成才了,许某还要去虢国公府上一趟,鄂公是不知道,他那文章做得才叫凄惨,让人不忍直视!”

    尉迟恭也跟着哈哈大笑,道:“他张士贵的资质,怎能比得上老夫!”

    两人一边谈笑着,一边往外走。

    尉迟恭很客气的将许敬宗,送到大门口,还吩咐自家的马车,将许敬宗送到张士贵的府上。

    回来之后,尉迟恭喜滋滋的捧着自己的文章,乐得都不行了。

    “看来,以后我也能走一走文官的路子了,许大掌柜真是个有本事的人,也不知当初是为何,在国子监混不下去了...”

    从身份地位上来看,他要超出许敬宗太多,而且当初一个武将,一个文官,因此尉迟恭并不知道发生在许敬宗身上的事。

    或者说,他一点都关心。

    尉迟宝林走进来,看着自家老子欢喜的模样,就知道许敬宗才来过。

    “爹,许掌柜走了?”

    “刚走,宝林,你快过来看看为夫写的文章!”

    尉迟宝林接过来一看,顿时被镇住了!

    这是一篇撰写军伍之事的文章,主要讲解了用兵之道,以及调配粮草之类的门道。

    有些地方,还专门画了图!

    而且辞藻讲究,虽然谈不上花团锦簇,但绝对挑不出大毛病来。

    只是字太丑了些...

    不过无关紧要,到时候找人誊抄一遍就好了。

    “这...这真是您写的?”

    尉迟恭得意洋洋的道:“那是自然!”

    “别看你在国子监读书,论起写文章来,还真不一定是老子的对手!”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当老子为何对许掌柜如此的客气?那是因为人家的确有真本事!”

    “咱家是将门出身,估计你老子未来十几年都捞不着仗打了,只能整日在朝中厮混,靠着写文章发在《大唐周刊》上,就能扬一扬名声!”

    尉迟宝林一直没琢磨透,自家老子如此积极投稿的原因。

    现在才算是终于明白了。

    “所以,段伯伯和张伯伯他们也如此积极?”

    尉迟恭让尉迟宝林坐下,把自己的文章拿回来,一边欣赏着上面排兵布阵的图画,一边道:“他们的情况跟你老子都差不多,除了混吃等死之外,干不了其他的事情。”

    “名声攒下来,就等同于是多了一层护身符,那些文官想动咱家,也要多掂量掂量,退一万步讲,你老子虽然深受陛下信任,但身为武将,就没有不受陛下猜忌的。”

    “能安安稳稳的写文章,博名声,陛下心里也舒坦!”

    “你瞧瞧李靖那狗东西,攻打突厥回来之后,担心陛下猜忌,连自家的影壁都拆了,大街上都能看见他老婆骂娘...”

    “还是你老子这个办法好,以后你就瞧着吧,越来越多的武将,会加入写文章的行列之中!”

    尉迟宝林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孩儿懂了!”

    ...

    第一期《大唐周刊》发布八天之后,第二期如约而至!

    皇宫,掖庭宫!

    由于工匠和其他人手比刚开始的多了一倍,不光产量上来了,连效率提升了不少。

    印刷作坊里,铁制的板隔被蹭得直冒火星子,张阿难跟着李泰在无数工匠之中来回游走。

    “今天的产量一定要上来,保底三千册,守住四千册,力争五千册!”

    张阿难不断的给工匠们鼓劲。

    大宝忽然匆匆的跑进来。

    “干爹,陛下急召!”

    张阿难不敢耽搁,向李泰请示了一声之后,连忙领着大宝朝宣政殿冲去。

    路上,张阿难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他以前经常被陛下急召,可自从印刷作坊的差事落在自己头上之后,只有白天当值的时候跟在陛下身边就够了。

    这七八天以来,还是头一次急召。

    “国子监乱套了!”

    张阿难一怔,道:“这都乱了七八天了,陛下今日才想起来解决?”

    《大唐周刊》发布之后,国子监内就在不断的争吵。

    支持《大唐周刊》和反对《大唐周刊》的人,越吵越激烈!

    “这回不一样,国子监里的监生们打起来了,一下子伤了三十多个,还有两个重伤的!”

    此言一出,顿时吓了张阿难一大跳!

    国子监里的监生,个个都是天之骄子,出身一个比一个高,不光如此,他们也是陛下心里的宝贝疙瘩,未来朝廷的储备人才。

    平时磕着碰着那可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伤了三十多个,还重伤两人...这回,天真要塌了!

    “快快!”

    张阿难加快脚步,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来到宣政殿。

    他站在大门口,让呼吸平稳一下,才小碎步走进去。

    刚一进门,就听见有人在声嘶力竭的大喊道:“祸国殃民!祸国殃民啊!”

    “《大唐周刊》害得我国子监争吵不断,今日更是发生了流血事件,还请陛下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