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第177章 长孙皇后送来的文章
热门推荐:
都市穿越之门
刚回国,反骨少爷被女大佬套牢了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全民觉醒:我能吞噬本源
修仙:做卧底开始
穿成侯府弃女我的人生我做主
绝世女皇:一人一剑杀穿万界
修仙家族:从词条开始
高级修仙界快没了?
昨天晚上被叫走的不只是许敬宗,柳叶和王玄策也不得不大半夜的爬起来,连宵禁都顾不上了,直接赶往东市的铺子。
好在柳叶跟长安县令左奎的交情不错,两块银锭子送出去,巡城武侯并没有为难他们。
确切的说,并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一个天大的机缘!
东市的铺子里,一夜未眠的众人依旧精神奕奕!
他们围着一张桌子,那张桌子上只有一张纸,上头写了一篇并不算长的文章。
文章并没有署名,只是盖了一枚印玺。
皇后之玺!
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事关重大,马周等人才不得不深夜跑去给柳叶他们传信。
皇后给《大唐周刊》投稿了!
“我看呐,还是要将皇后娘娘的文章,放在第三期的头版头条上!”
许敬宗脸色凝重的说道。
“皇后娘娘身份尊贵,若是不放在头版头条,很有可能好事变坏事,给咱们招来祸患,皇族的威严,可着实不容忤逆!”
已经痊愈的李义府苦着脸道:“可明日就是第三期发售的日子,张阿难那边都已经印好了上千册,这时候把头版头条改掉,第三期的发售时间就会耽搁,势必会影响咱们的信誉!”
上官仪一阵抓耳挠腮,好像身上长了虱子似的。
“我倒是觉得,皇后娘娘不会计较这些,她派人偷偷将文章放在铺子里,说不定就是不想袒露身份,但又担心咱们选不中这篇文章,才盖上了印玺,说白了这张纸只是给咱们看的而已。”
马周摇头,表示对上官仪的不认可。
“皇后娘娘这么大的人物,一向讲究个光明正大,不可能连身份都需要隐藏,我看呐,八成是皇后娘娘听说了咱们要开设女子专栏,特意想要给天下的女子都提一口气!”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各有各的看法。
如果皇后娘娘有意隐藏身份发表文章,结果《大唐周刊》不顾皇后娘娘的想法,不仅将她的文章放在头版头条,还署上了名字,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这本就是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们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去做就够了,完全不顾及底下的人有多为难。
刚刚赶来的尉迟宝林等人见状,也大感稀奇。
尉迟宝林笑嘻嘻的说道:“柳大哥,我娘和皇后娘娘的交情不错,不如我先回家一趟,求我娘去问问皇后娘娘的意思,回来之后咱们再行定夺!”
柳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点头答应下来。
“早去早回,咱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耽搁!”
尉迟宝林拔腿就走。
虽然说时间宝贵,但这一来一回也费了不少的时间。
一直到下午,尉迟宝林才把消息带回来。
“我娘说了,皇后娘娘是个随和的人,也是个有担当的女子,让咱们看着办就是了,不必在乎那么多条条框框之类的东西!”
此言一出,马周等人顿时兴奋了起来。
李义府更是搓着手,道:“公子,我看应该将这篇文章好好的利用起来,做到利益最大化!”
皇家的信誉和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篇皇后娘娘亲自撰写的文章,姑且不说其他的宣传作用,最起码,可以让女子专栏的地位彻底稳固下来!
看着几人摩拳擦掌的样子,柳叶放心了下来。
“好好干,明日就是给张阿难交稿的日子,等差事办完了,去登科楼好好吃一顿,解解乏!”
...
这几天,孔志玄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孔颖达撰写的奏折早就递入三省,上面说明了要将《大唐周刊》收编到国子监的利弊,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由国子监对《大唐周刊》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可这都好几天了,奏折如同泥牛入海一般,连点浪花都没翻起来,没有任何的动静。
院子里,四五个家丁被按在长条椅子上,施展家法的棍子,一下下敲在他们的屁股上。
“我再也不敢啦!”
“大少爷饶命啊!”
“轻点,轻点!”
四五个家丁叫得十分凄惨,看得周围那些下人全都恐惧万分!
孔志玄面色阴冷的拿着几本《大唐周刊》,高高的举起来,然后一把丢在旁边早已燃烧起来的炭盆里。
在任由几本《大唐周刊》被炭火吞没之后,孔志玄才冷冷的说道:“若是再让本少爷看见府中有人擅自购买,亦或者是私藏《大唐周刊》,轻则赶出府门,重则杖毙!”
“死一个下人,长安县也才罚铜五斤而已,我孔家赔得起!”
说完,孔志玄转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书房,他依旧气呼呼的,看什么都格外烦躁。
这时候,门外走进来几个人,都是儒生打扮。
这些人,是孔志玄在国子监中为数不多的朋友,也是反对《大唐周刊》最为激烈的几个人。
“《大唐周刊》的销量不降反升,连洛阳都出现了《大唐周刊》,这让我等的面子往哪搁?!”
“可笑,可笑,我等视《大唐周刊》为毒瘤,可百姓却争相购买,更可恨的是,我府中下人多数都购买过!”
“气死我了!”
“说什么买来《大唐周刊》是为了识字?一群泥腿子,凭什么有识字的资格!”
几人一进门就开始抱怨,语气之中带着浓浓的愤慨。
孔志玄一听,心情反而变好了一些。
原来,不止他家里的下人购买《大唐周刊》,各大府邸之中的情况都差不多。
《大唐周刊》的基础教育专栏,让许多泥腿子出身的人,都出现了不该有的心思。
“志玄兄,令尊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摆明态度?”
孔志玄苦笑一声,并未告诉他们,孔颖达早就写了一份奏折递上去,却没有任何回应。
这对孔家而言,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
“可能...家父考虑得多了一些。”
几人互相看看,异口同声的说道:“我等想要求见冲远先生!”
“临行之前,我等寻了一些朝中的官员,打算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当众诘问三省宰相,为何放任《大唐周刊》荼毒百姓!”
孔志玄一听,瞬间精神满满!
终于有人肯出头了!
“走,家父正巧在府中,我这便带几位兄台前去!”
好在柳叶跟长安县令左奎的交情不错,两块银锭子送出去,巡城武侯并没有为难他们。
确切的说,并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一个天大的机缘!
东市的铺子里,一夜未眠的众人依旧精神奕奕!
他们围着一张桌子,那张桌子上只有一张纸,上头写了一篇并不算长的文章。
文章并没有署名,只是盖了一枚印玺。
皇后之玺!
正是因为这篇文章事关重大,马周等人才不得不深夜跑去给柳叶他们传信。
皇后给《大唐周刊》投稿了!
“我看呐,还是要将皇后娘娘的文章,放在第三期的头版头条上!”
许敬宗脸色凝重的说道。
“皇后娘娘身份尊贵,若是不放在头版头条,很有可能好事变坏事,给咱们招来祸患,皇族的威严,可着实不容忤逆!”
已经痊愈的李义府苦着脸道:“可明日就是第三期发售的日子,张阿难那边都已经印好了上千册,这时候把头版头条改掉,第三期的发售时间就会耽搁,势必会影响咱们的信誉!”
上官仪一阵抓耳挠腮,好像身上长了虱子似的。
“我倒是觉得,皇后娘娘不会计较这些,她派人偷偷将文章放在铺子里,说不定就是不想袒露身份,但又担心咱们选不中这篇文章,才盖上了印玺,说白了这张纸只是给咱们看的而已。”
马周摇头,表示对上官仪的不认可。
“皇后娘娘这么大的人物,一向讲究个光明正大,不可能连身份都需要隐藏,我看呐,八成是皇后娘娘听说了咱们要开设女子专栏,特意想要给天下的女子都提一口气!”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各有各的看法。
如果皇后娘娘有意隐藏身份发表文章,结果《大唐周刊》不顾皇后娘娘的想法,不仅将她的文章放在头版头条,还署上了名字,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这本就是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们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只要去做就够了,完全不顾及底下的人有多为难。
刚刚赶来的尉迟宝林等人见状,也大感稀奇。
尉迟宝林笑嘻嘻的说道:“柳大哥,我娘和皇后娘娘的交情不错,不如我先回家一趟,求我娘去问问皇后娘娘的意思,回来之后咱们再行定夺!”
柳叶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点头答应下来。
“早去早回,咱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耽搁!”
尉迟宝林拔腿就走。
虽然说时间宝贵,但这一来一回也费了不少的时间。
一直到下午,尉迟宝林才把消息带回来。
“我娘说了,皇后娘娘是个随和的人,也是个有担当的女子,让咱们看着办就是了,不必在乎那么多条条框框之类的东西!”
此言一出,马周等人顿时兴奋了起来。
李义府更是搓着手,道:“公子,我看应该将这篇文章好好的利用起来,做到利益最大化!”
皇家的信誉和号召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篇皇后娘娘亲自撰写的文章,姑且不说其他的宣传作用,最起码,可以让女子专栏的地位彻底稳固下来!
看着几人摩拳擦掌的样子,柳叶放心了下来。
“好好干,明日就是给张阿难交稿的日子,等差事办完了,去登科楼好好吃一顿,解解乏!”
...
这几天,孔志玄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孔颖达撰写的奏折早就递入三省,上面说明了要将《大唐周刊》收编到国子监的利弊,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由国子监对《大唐周刊》进行全方位的监管,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可这都好几天了,奏折如同泥牛入海一般,连点浪花都没翻起来,没有任何的动静。
院子里,四五个家丁被按在长条椅子上,施展家法的棍子,一下下敲在他们的屁股上。
“我再也不敢啦!”
“大少爷饶命啊!”
“轻点,轻点!”
四五个家丁叫得十分凄惨,看得周围那些下人全都恐惧万分!
孔志玄面色阴冷的拿着几本《大唐周刊》,高高的举起来,然后一把丢在旁边早已燃烧起来的炭盆里。
在任由几本《大唐周刊》被炭火吞没之后,孔志玄才冷冷的说道:“若是再让本少爷看见府中有人擅自购买,亦或者是私藏《大唐周刊》,轻则赶出府门,重则杖毙!”
“死一个下人,长安县也才罚铜五斤而已,我孔家赔得起!”
说完,孔志玄转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书房,他依旧气呼呼的,看什么都格外烦躁。
这时候,门外走进来几个人,都是儒生打扮。
这些人,是孔志玄在国子监中为数不多的朋友,也是反对《大唐周刊》最为激烈的几个人。
“《大唐周刊》的销量不降反升,连洛阳都出现了《大唐周刊》,这让我等的面子往哪搁?!”
“可笑,可笑,我等视《大唐周刊》为毒瘤,可百姓却争相购买,更可恨的是,我府中下人多数都购买过!”
“气死我了!”
“说什么买来《大唐周刊》是为了识字?一群泥腿子,凭什么有识字的资格!”
几人一进门就开始抱怨,语气之中带着浓浓的愤慨。
孔志玄一听,心情反而变好了一些。
原来,不止他家里的下人购买《大唐周刊》,各大府邸之中的情况都差不多。
《大唐周刊》的基础教育专栏,让许多泥腿子出身的人,都出现了不该有的心思。
“志玄兄,令尊为何到现在还没有摆明态度?”
孔志玄苦笑一声,并未告诉他们,孔颖达早就写了一份奏折递上去,却没有任何回应。
这对孔家而言,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
“可能...家父考虑得多了一些。”
几人互相看看,异口同声的说道:“我等想要求见冲远先生!”
“临行之前,我等寻了一些朝中的官员,打算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当众诘问三省宰相,为何放任《大唐周刊》荼毒百姓!”
孔志玄一听,瞬间精神满满!
终于有人肯出头了!
“走,家父正巧在府中,我这便带几位兄台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