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灾年屯粮心不慌 > 第84章 深夜密谈(2)

四合院:灾年屯粮心不慌 第84章 深夜密谈(2)

    所以说,对于像孙星辰这样背景显赫却又懂得分寸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加明白一个道理:

    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巧妙地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去实现目标,而不是盲目地依赖于人脉给予的优势。

    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唯有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才是最为可靠的生存之道。

    更何况,孙星辰在军队中的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们,以及曾经给予他无数教诲、指引方向的各级领导们,早已在岁月流转中纷纷脱下了军装,转业回到了地方。

    这些从军营走出的英雄豪杰,如今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的成为了军队精英,有的则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他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星辰,照亮了各自领域的夜空。

    这样一笔庞大而深厚的人脉资源,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对于孙星辰而言,却是可以轻易调动起来的力量。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回忆起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份深厚的战友情便如同陈年老酒一般愈发醇厚。

    因此,当需要帮助时,只需轻轻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那些分布在各行各业的老友们便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古老谚语。

    正是基于这样一份难以估量的价值所在,即使面对再复杂棘手的问题,孙星辰也总能找到解决之道。

    毕竟,在这世上没有什么困难是靠朋友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找几个朋友来帮忙吧!通过这种方式所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成为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

    更何况,孙星辰手中还握有一张足以颠覆传统农业与养殖业的王牌——那便是神秘莫测的空间力量。

    这股力量,若是得以完全释放并应用于种植与养殖之上,其潜力之巨大,简直堪比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试想一下,在这片由他掌控的独特空间里,作物生长周期大幅缩短,产量却能呈几何倍数增长;畜禽繁衍速度加快,肉质更加鲜美健康。

    如此奇迹般的变化,若说能够养活整个国家或许还有些夸张,但若要确保京城四九城内数百万民众餐桌上的丰盛佳肴,则完全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之事。

    然而,深知时代背景局限性及个人能力范围的孙星辰明白,在当前环境下贸然行事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现阶段最明智的选择莫过于低调行事,如同冬眠中的巨龙般静待时机成熟。唯有等到改革开放春风拂过大江南北之时,才是真正属于他的舞台拉开帷幕之际。

    届时,凭借手中掌握的独特资源和技术优势,再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定能在新的历史浪潮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直到那时,整个世界都将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这一切背后的关键推手正是眼前这位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年轻人——孙星辰。

    “李叔,您以为仅凭傻柱那区区一个月的薪资,杨厂长便能轻松购置一头肥硕健壮之猪吗?此事若成真,恐怕非得调动八方资源,方能有望实现。其间所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犹如愚公移山般艰巨;而所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则好比是精卫填海般漫长无期。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为了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杨厂长必将广结善缘,四处奔走呼号,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求得他人相助。如此看来,这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定是非同小可啊!”

    “唉,那也实属无奈之举,谁让他心之所向之人竟为他带来如此棘手之难题。然而,你若具备此等能力,何不为我们厂引进一位烹饪技艺超群的大厨?否则,小灶这边的饭菜质量恐怕难以维持,我亦会全力以赴,共同寻觅这位厨艺精湛的大厨。”

    提到愿意来的大厨,孙星辰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身影便是那位技艺超群的南易。然而,现实却如冷水浇头,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这并非影视综合世界,而是真实存在的时空。

    在这个没有南易的时代里,要寻找一位同样出色的大厨无异于大海捞针。至于从其他地方招聘大厨,孙星辰此刻心中一片茫然,毫无头绪。他只能一边走一边看,期待着命运的眷顾能为他带来一丝转机。

    “李叔,不知您是否在勤行内有着深厚的人脉与广泛的交际?若想烹制出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恐怕非得求助于勤行中的佼佼者方可实现。

    我听闻傻柱昔日曾在鸿宾楼担任学徒一职,那里的主厨定是技艺非凡、名满京城的大师傅。

    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位鸿宾楼的主厨入手,倘若他无法亲自前来相助也无妨,让他为我们引荐几位同样身怀绝技的大师傅,定能为我们的餐桌增添几分色彩,让我们的味蕾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盛宴。

    如此这般,方能不负我们对美食之追求,亦能彰显我们厂对员工福利之重视,岂不是一桩美事?”

    李怀德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缓缓说道:“你这般提议,倒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如此,明日午时,你可前往鸿宾楼一探究竟,若能有幸请得大厨出山,自然是最好不过。然而,倘若此路不通,我们还需另谋他法,以解燃眉之急。”

    说罢,李怀德眉头微蹙,似乎在盘算着什么,“只是,咱们轧钢厂虽非小可,却也受限于体制之内,最高只能提供六级厨师的薪资待遇,即便加上岗位补贴,总计也不过五十余元。这般条件,想要吸引真正的烹饪大师加盟,恐怕是难如登天啊!”

    李怀德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忧虑,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无法逾越的现实鸿沟。在这个物价飞涨、人才难得的年代,想要用有限的资源换取无限的可能,无疑是一场艰难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