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 第24章 他爹叫什么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第24章 他爹叫什么

    刘栓柱、李兰香和刘敏走后,刘根来也去了五道岭。

    他没进深山,今天有点晚,进了深山,天黑之前多半回不来。

    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刘根来架起了铁锅,煮了一锅米饭,切了点肉、辣椒和土豆放进去,煮好以后,再用酱油一拌,小香味嗷的一下就上来了,吃的刘根来一脸满足。

    饿肚子的问题解决了,锻炼身体的强度也要相应增加,这副豆芽菜似的小身板实在太弱了,必须尽快强壮起来。

    ……

    刘栓柱披着军大衣,拎着黄瓜,回到那片向阳的山坡时,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拴住,你的军大衣哪儿来的?”

    “卧槽,拴住叔,你手里拿的是黄瓜?”

    ……

    刘栓柱大步走到人群中间,高高的昂起头颅,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吆喝着。

    “根来身上的那套军装,还有这件军大衣,还有那一麻袋的东西,都是他用野猪跟那边部队换的,这个混小子,不声不响的就抓了两头大野猪。”

    说着,咔嚓一声,刘栓柱咬了一口黄瓜,大口的嚼着。

    人群一下安静下来,整个山坡上只有刘栓柱咔咔的咀嚼声。

    下一刻,人群又一下子炸开了。

    “我的个乖乖,你家根来咋那么厉害!”

    “拴住,根来都给你家换回什么东西了?”

    “我说柱子,别站那儿,过来跟六叔我好好说说。”

    ……

    李兰香和刘敏回来的时候,也被一大群老娘们围住了。

    刘根来生病的那段时间,怕刘家跟他们借粮借钱,都是有多远躲多远,这会儿却恨不得把刘家人拉到自家去。

    想沾光,最好跟刘家沾亲带故,想沾亲带故,最直接的就是结亲家。

    刘根来还小,还得几年才能成亲,许多人就盯上了刘敏。

    刘根来这么孝顺,刘敏这个二姐对他又那么好,他对刘敏肯定不会小气了。

    ……

    军营,团长办公室,赵部长推门走了进来。

    “团长,刘根来的身份背景都查清楚了。”

    “这么快?”团长指了指办公桌前的座椅,示意赵部长坐下说。

    赵部长坐下之后说到:“刘根来的身份背景很简单,没什么好深挖的,他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在生产队出大力干大活,累趴下了,病了三个月,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爬起来就看淡了生死,一个人跑他们村后的深山里去打猎了。

    觉得我们不会坑他,打到了野猪,首先想到了我们,就给送过来了。”

    “嗯,”团长点点头,又问,“他最近有没有跟可疑的人接触?”

    “没有,他病的下不了炕,一直在家呆着,除了家里的几个人,就没接触过别人。”

    “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听说是吃了他奶奶从庙里求来的香灰,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应该是他家里人照顾的好,他又年轻,底子厚,这才扛过来了。”赵部长笑道。

    “香灰?呵呵……”团长笑了笑,“他家庭关系呢?”

    “也很简单。”赵部长答道:“刘家是四九年三月从北省西县一路逃荒过来的。他爷爷刘铁蛋老两口带着一儿两女,两个女儿嫁到了外村,男人都是老实的庄稼人,没有什么复杂的社会关系。

    儿子刘栓柱,儿媳李兰香,一共养了六个孩子,刘根来排行老三,是家里的长子。

    哦,对了,刘根来不是他们亲生的,是养子,这一点,刘家人也没瞒他,具体怎么收养的,他们村里人也不清楚,要不要我再让人查一查?”

    “你等等。”团长忽然想起了什么,“你说刘根来的养父叫什么?”

    “刘栓柱,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赵部长一怔。

    “他是从哪儿逃荒来的?”团长又问。

    “北省西县。”

    “北省……西县……刘栓柱。”团长一边嘟囔着,一边拉开抽屉,取出了一个记事本,翻到最后一页,两眼立刻一亮,“竟有这么巧的事……”

    赵部长好奇的伸过脑袋一看,也愣住了。

    团长的笔记本上清晰的写着“北省、西县、刘栓柱”几个字。

    “团长,你认识这个刘栓柱?”赵部长忍不住问道。

    团长收起笔记本,穿上外套就往外走,“他是老团长要我帮忙留意的人。”

    “老团长?”

    赵部长更糊涂了,见团长要走,急忙追上去汇报道:“团长,那两头猪的肉已经用狗做过试验了,狗吃了没事,那就应该没毒,晚上要不要给战士们加个餐?”

    “先不急,在我回来之前,那两头猪谁都不要动。”

    团长匆匆上了吉普车,直奔四九城而去。

    ……

    一个多小时之后,团长来到了四九城公安局副局长办公室,又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了副局长。

    “小马,你看我忙的,都快脚不沾地了,你来看我,我都没空见你。”副局长的脚步风风火火,显然是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点时间来见马团长。

    “老团长好!”马团长立正敬礼。

    “跟我就不用客气了。”副局长摆摆手,往椅子上一坐,“自己倒水喝,有事说事儿,没事儿就赶紧回去,我这段时间都很忙,没空跟你扯别的,等我忙完了,咱们再好好坐坐。”

    “老团长,您让我找的那个刘栓柱好像找到了。”马团长直接汇报道。

    “你确认?”副局长神色没啥变化。

    刘栓柱这个名字太普通了,重名的有的是,他找了十多年,也失望了十多年,好不容易找到的几个刘栓柱都不是他要找的人。

    “应该错不了。”马团长挺直了腰杆,“这个刘栓柱祖籍是北省西县,有个十五岁的养子,还有两个比养子大的女儿,这些消息都对上了。”

    “哦?”副局长来了兴趣,“知道他爹叫什么吗?”

    “我想想,”马团长回忆了一下,“好像叫刘铁蛋。”

    啪!

    副局长猛地一拍桌子,吓了团长一跳。

    “对上了,对上了,终于对上了!”

    副局长兴奋的一边搓着手,一边来回转着圈,“这个刘栓柱应该就是当年收养我老搭档儿子的那个刘栓柱!十多年了,我终于找到他了,总算能给我老搭档一个交代了。”

    转了几圈,副局长忽然停了下来,“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大病一场,在炕上躺了三个多月,病好了,长本事了,今天抓了两头大野猪送到了咱们团。”马团长汇报着。

    “哈哈哈哈……”副局长大笑几声,“好小子,有点他老子当年的风采。”

    “老团长,要不要我把他接到您这儿来?”马团长请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