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 第45章 人之初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第45章 人之初

    “你想用这只鸡换粮食?”刘根来看了一眼篮子里的母鸡。

    “是啊,是啊。”老太太忙不迭的点着头,“可我问了那么多人,他们都没粮食,只想用钱买。”

    “你想换多少粮食?”刘根来不动声色的问着。

    “十斤棒子面,你要没有那么多,八斤也行。”

    刘根来笑了,“你都能喂的起下蛋的母鸡,还差这点粮食?你最好跟我说实话,我最讨厌人家骗我。”

    老太太看着可怜,要是用野鸡换十斤粮食,刘根来说不定就跟她换了,可她拿的是老母鸡,喂好了,一天能下一个蛋,用下蛋的老母鸡换这么点粮食,想想都可疑。

    前世的刘根来,十几岁的时候,在汽车站被一个哭滴滴的中年人拉着袖子骗了身上仅有十几块钱,这事儿,他后来想想都觉得丢人。(作者君的亲身经历,来来来,说说你们有没有被骗的经历)

    穿越过来了,又遇到了一个可疑的老太太——被骗几斤棒子面是小事儿,关键是糟心。

    “我真不是骗你,这鸡本来就是我家的,后来上交生产队集体养,我家老头子挖丰产沟闪了腰,不能挣工分了,家里的粮食要断顿了。我去生产队借粮,队里也没有。队长就把我家养的老母鸡还给我了,又给我了五分钱,让我来鸽子市换粮食。”

    “公社的大夫说我家老头子的腰要养一个月才能干活,十斤棒子面再混点花生壳花生蔓野菜啥的,差不多够我一家人吃一个月了。”

    老太太叽里咕噜的说了原委。

    “这是你孙子吧?你儿子呢?他不管你?”刘根来发现了疑点。

    他这一说,老太太掉眼泪了,“我儿子前年开山被石头砸死了,儿媳妇也改嫁了,家里就剩下我跟老头子带着孙子。”

    “你家是哪儿的?”刘根来不动声色。

    “大岭公社烟墩村,我家老头子叫王有才。”老太太答道。

    这么巧,遇到一个公社的人了。

    刘根来看了老太太一眼。

    烟墩村离岭前村也就五里地,前身小时候还去玩过。

    “你们村的生产队大队长是叫张德发吧?”刘根来问道。

    “你咋知道?”老太太一惊。

    “我在烟墩村有亲戚,你说的事是真是假,我一问就知道了。”刘根来试探着老太太。

    其实,在老太太说到烟墩村的时候,他已经相信老太太不是骗他的了,他家也经历过从生产队借不出粮食,他刚穿越来那天,刘栓柱不就拿回了一个空麻袋?

    “真的,真的,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不信你就去问。”老太太有点着急了。

    刘根来想了想,冲老太太招了招手,“拿你的老母鸡跟我来。”

    他决定帮帮这个老太太,同样的经历让他起了恻隐之心。

    “哎哎。”老太太犹豫都没犹豫,从地上爬起来,一手拎着篮子,一手牵着小孩,跟上了刘根来。

    出了鸽子市,刘根来继续朝四九城外走着。

    老太太跟着跟着,忽然有点害怕,就停下脚步,抱住了孙子,“小兄弟,你要带我们去哪儿?”

    这小伙子不是拍花子的吧?

    儿子没了,他们老两口就指着孙子活着了,孙子要是被拍了花子,就等于要了他们老两口的命。

    “我的粮食在城外放着。”刘根来解释道:“再说,我现在就把粮食给你,你敢拿吗?”

    老太太不傻,稍稍一想,又跟上了刘根来。

    十斤棒子面可不算少,鸽子市周围人又这么多,她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孩,万一被坏人盯上,失去的可能不止十斤棒子面。

    出了四九城,刘根来带着老太太朝大岭公社方向走着,走出去不远,前面就有个树林。

    刘根来指着树林冲老太太说道:“我的粮食就在前面那片树林里,你们先在这儿等着,我拿出粮食就喊你们。对了,老母鸡先给我,你放心吗?”

    “放心,放心,你拿去吧!”老太太把篮子递给了刘根来。

    都跟到这儿了,荒山野岭的,这小伙子要是坏人,他们祖孙俩根本保不住老母鸡。

    “等着,一会儿就好。”刘根来笑了笑,拎着篮子进了树林。

    再出来的时候,篮子已经被他收进了空间,手里拎着一根长棍、两只野鸡和两个面袋子。

    把东西放到路边,刘根来回到老太太祖孙身前。

    “我还有事儿回四九城,粮食给你放路边了,你拿了赶紧回家,别让坏人盯上了。”

    “好,好,谢谢小兄弟,谢谢小兄弟。”老太太忙不迭的道着谢,带着孙子朝那堆东西走去。

    等走到近前,看清地上的东西,一直没有开口的小孙子忽然喊道:“奶奶,怎么有两个袋子,还有两只野鸡?”

    老太太也奇怪,急忙查看。

    黑灯瞎火的,看是看不清,只能用手摸,用鼻子闻,等她弄明白两个袋子装的什么,两手都哆嗦了。

    一个袋子里装着玉米面,一个袋子里装的大米,沉甸甸的,每个袋子都有二十多斤。

    “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狗蛋儿,咱们遇到好人了。”

    老太太抹着眼泪看着刘根来离去的方向,却早就看不到人影了。

    “狗蛋,快,给恩人磕个头,奶奶岁数大了,给他磕头,会给他折寿的。”

    ……

    刘根来其实并没有走远,他找了个地方藏起来了,他在导航地图上标记了祖孙俩,一直看着他们远离四九城,确认周围没啥危险,才把祖孙俩的标记取消了。

    老太太看着挺老,其实年龄并不太大,顶多五十岁,这个年纪的农村妇女挑四十斤担子并不压肩。

    那二十斤玉米面是给他们自己吃的,那二十斤大米是让他们跟生产队换粗粮。

    只要老太太不傻,二十斤大米换的粗粮,加上二十斤玉米面,足够他们祖孙三人吃到明年开春。

    送走了祖孙俩,刘根来又溜溜达达朝四九城走去。

    来之前他就想好了,逛完了鸽子市,就找个旅店住一晚。

    家是肯定不能回的,现在应该是九十点钟,回家差不多要半夜,这么晚回家,爹妈问起来,瞎话怎么编都编不圆。

    住招待所要介绍信?

    那是别人,他一个穿越过来挂逼,还能让一封介绍信难住了?

    在导航地图上找了个距离最近的国营招待所,刘根来溜溜达达的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