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第54章 刘老头
热门推荐:
舰娘改造,提督去宪兵队忏悔吧
综武:我有群芳谱,从黄蓉开始!
六零不下乡,家长里短
人到晚年系统激活,我能证道全靠徒儿们内卷
因为我善,中了蓝星大小姐的圈套
四合院把空间之门上交国家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
里面的门一开,爷爷披着衣服,跻拉着旱涝英雄鞋走了出来。
别看老头都快六十了,腰不弯背不驼,一身的精气神儿,除了瘦点,身体没别的毛病。
“爷爷,您不用出来,别再闪着。”刘根来对这个从小就疼爱他的爷爷还是很尊敬的。
“我看看你小子哪儿来的劲儿抓野猪。”
刘老头抓着刘根来的胳膊捏了捏,刘根来配合着鼓起了肱二头肌。
“不错不错,”刘老头笑得满脸褶子,“有点我年轻时候的意思。”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年轻的时候,啥时候抓到过野猪?”奶奶毫不客气的拆着台。
“我是没抓过野猪,可我打死过小鬼子,小鬼子还比不过野猪?”刘老头不服气道。
“就那么点破事儿,你念叨了一辈子,也不怕大孙子笑话你。”奶奶笑骂着。
“这你就不懂了,我要是没打死过小鬼子,人家能把这么好的孩子托付给我?”
刘老头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前身的父母可是队伍上的人,如果刘老头不可靠,他们绝不可能在被包围的时候,把唯一的儿子托付给他。
“行了,你就占便宜吧!摊上个这么好的大孙子,你们老刘家的祖坟都得冒青烟。”奶奶还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嘿嘿……我孙子不是你孙子?”刘老头干笑两声,拉着刘根来就要进里屋。
“爷爷,等等,我拿的东西还没给奶奶呢!奶奶,我想吃南瓜玉米面饼子。”刘根来把袋子递给了奶奶。
“好好好,我的大孙子想吃,奶奶就给你做。”奶奶接过袋子,开始忙活起来。
“咦,根来,这是什么?”
奶奶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饭盒。
“这是卤肉和花生米,我带来给爷爷下酒的。”
说着,刘根来又从怀里掏出一瓶茅台酒,递给了爷爷,“爷爷,你尝尝这酒咋样?”
“茅台!好酒啊,我倒是听过,就是没喝过,今儿个跟着大孙子享口福了。”刘老头接过茅台酒,坐上炕头,来回翻看着。
刘根来从奶奶手里接过两个饭盒,又把爷爷奶奶吃饭的小桌子搬到炕上,打开饭盒,摆在爷爷面前。
“爷爷,您尝尝这卤肉,这是我请国营饭店的大厨帮忙做的,可香了。”
“你这孩子,净说大实话,肉哪有不香的?”老刘头捏了一片猪头肉,边吃边点头,“别说,这卤肉就是不错,比我十多年前吃的那次味道还好。”
“十多年前吃的肉味您还记得?”刘根来笑道。
“你爷爷这辈子就吃过那一次卤肉,能忘了吗?”奶奶拿着碗筷进来了,“根来,你到里边坐,一会儿陪你爷爷喝点。”
“嗯嗯。”刘根来答应着,脱鞋上炕,挨着刘老头盘腿儿坐下,打开酒瓶,给他倒了一碗酒,又给自己倒了小半碗。
“这酒真香,闻着就好喝。”刘老头吸了吸鼻子,没等刘根来敬他,就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
“不错不错,喝这么好的酒,吃着卤肉,就着花生米,这小日子就是神仙过的。”
“爷爷,您要喜欢这酒,回头我多给您买点。”刘根来也端起碗喝了一口。
他不好酒,也品不出好坏,只觉得这酒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喝下去还挺舒服的。
“你快拉倒吧!这么好的酒,爷爷尝尝味就行了,你要真想孝敬我,下次来就给爷爷带点散酒,爷爷的酒可不多了——听说四九城的二锅头挺够劲儿,你下次去的时候,给我带点尝尝。”
知道这酒是大孙子抓野猪换来的,刘老头怎么可能为了喝口好酒让大孙子冒险?
“我下次给您带。”
知道老头是啥意思,刘根来就没多说什么,心里打定主意,下次再来,茅台和二锅头一起带,老头爱喝什么就给他喝什么。
他一个挂逼还管不起一个老头的茅台酒?
“大孙子,你先喝点粥垫垫肚,奶奶给你做贴饼子,一会儿就好。”奶奶又送来了一碗粥和一个咸菜碟。
粥是玉米面粥,加了不少地瓜干,咸菜碟里装着一片腌的泛白的疙瘩头。
“奶奶我还没问您呢,咱家怎么还有铁锅?”
刘根来一进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家灶膛上是一口大铁锅,这在现在的农村里可是稀罕物。
“这得问你爷爷。”奶奶指了指拿起了咸菜疙瘩的刘老头,又去忙活了。
“那帮小兔崽子想把咱家的锅摘了,菜刀收了,都拿去炼铁,你爷爷我拎着菜刀堵在门口,谁敢摘我的锅,我就跟谁拼命。”刘老头咬了口咸菜疙瘩,喝了口酒,说的轻描淡写。
“爷爷,落后思想可要不得。”刘根来玩笑道。
“你爷爷我这是不糊涂,他们的思想倒是先进了,可结果呢,家里的锅和菜刀都练成了钢铁厂都不要的铁疙瘩,做饭用罐子,切菜用柴刀,到现在,没有不羡慕我的。”刘老头后背往墙上一靠,一脸的惬意。
“还是您厉害。”刘根来夸着刘老头,又问道:“又有卤肉,又有花生米,您喝酒怎么还吃咸菜疙瘩?”
“咸菜疙瘩可是个宝,当年,我带着全家逃荒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盐?可人不吃盐就没力气,别说拿东西,路都走不了,正是靠着从老家带的一个咸菜疙瘩,咱们一家人才有力气来到这岭前村安顿下来。”
刘老头回忆着往事,“这做人啊,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
刘根来点点头,表示受教了。
又喝了几口酒,刘老头忽然起身下了炕。
“对了,大孙子,你经常进山打猎,爷爷给你点东西防身。”
刘老头进了旁边的房间,出来的时候,拿着一个老旧的小木匣子。
打开一看,木匣子里放着一把手枪和一把刺刀。
手枪是刘根来前世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匣子枪,也叫盒子炮,一般都是当官的拿着,子弹打不完的那种,威风极了。
刺刀就是普通的刺刀,前端有血槽,后端带个把,油光锃亮的,显然是经常保养。
“这是你爷爷我当年在村里当民兵,打小鬼的时候用的,小鬼子被打跑了,我就收起来了,一直留到现在,以后我也用不着了,就给你吧!”刘老头把木匣子放到刘根来身边,上了炕,继续喝酒。
刘根来拿起驳壳枪和刺刀看了看,刺刀还能用,驳壳枪就不好说了,这么老的枪,万一在关键时刻卡了壳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不过,既然爷爷给他的,他就收下了,留着当个纪念也好。
别看老头都快六十了,腰不弯背不驼,一身的精气神儿,除了瘦点,身体没别的毛病。
“爷爷,您不用出来,别再闪着。”刘根来对这个从小就疼爱他的爷爷还是很尊敬的。
“我看看你小子哪儿来的劲儿抓野猪。”
刘老头抓着刘根来的胳膊捏了捏,刘根来配合着鼓起了肱二头肌。
“不错不错,”刘老头笑得满脸褶子,“有点我年轻时候的意思。”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年轻的时候,啥时候抓到过野猪?”奶奶毫不客气的拆着台。
“我是没抓过野猪,可我打死过小鬼子,小鬼子还比不过野猪?”刘老头不服气道。
“就那么点破事儿,你念叨了一辈子,也不怕大孙子笑话你。”奶奶笑骂着。
“这你就不懂了,我要是没打死过小鬼子,人家能把这么好的孩子托付给我?”
刘老头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前身的父母可是队伍上的人,如果刘老头不可靠,他们绝不可能在被包围的时候,把唯一的儿子托付给他。
“行了,你就占便宜吧!摊上个这么好的大孙子,你们老刘家的祖坟都得冒青烟。”奶奶还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嘿嘿……我孙子不是你孙子?”刘老头干笑两声,拉着刘根来就要进里屋。
“爷爷,等等,我拿的东西还没给奶奶呢!奶奶,我想吃南瓜玉米面饼子。”刘根来把袋子递给了奶奶。
“好好好,我的大孙子想吃,奶奶就给你做。”奶奶接过袋子,开始忙活起来。
“咦,根来,这是什么?”
奶奶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饭盒。
“这是卤肉和花生米,我带来给爷爷下酒的。”
说着,刘根来又从怀里掏出一瓶茅台酒,递给了爷爷,“爷爷,你尝尝这酒咋样?”
“茅台!好酒啊,我倒是听过,就是没喝过,今儿个跟着大孙子享口福了。”刘老头接过茅台酒,坐上炕头,来回翻看着。
刘根来从奶奶手里接过两个饭盒,又把爷爷奶奶吃饭的小桌子搬到炕上,打开饭盒,摆在爷爷面前。
“爷爷,您尝尝这卤肉,这是我请国营饭店的大厨帮忙做的,可香了。”
“你这孩子,净说大实话,肉哪有不香的?”老刘头捏了一片猪头肉,边吃边点头,“别说,这卤肉就是不错,比我十多年前吃的那次味道还好。”
“十多年前吃的肉味您还记得?”刘根来笑道。
“你爷爷这辈子就吃过那一次卤肉,能忘了吗?”奶奶拿着碗筷进来了,“根来,你到里边坐,一会儿陪你爷爷喝点。”
“嗯嗯。”刘根来答应着,脱鞋上炕,挨着刘老头盘腿儿坐下,打开酒瓶,给他倒了一碗酒,又给自己倒了小半碗。
“这酒真香,闻着就好喝。”刘老头吸了吸鼻子,没等刘根来敬他,就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
“不错不错,喝这么好的酒,吃着卤肉,就着花生米,这小日子就是神仙过的。”
“爷爷,您要喜欢这酒,回头我多给您买点。”刘根来也端起碗喝了一口。
他不好酒,也品不出好坏,只觉得这酒有一股特别的香气,喝下去还挺舒服的。
“你快拉倒吧!这么好的酒,爷爷尝尝味就行了,你要真想孝敬我,下次来就给爷爷带点散酒,爷爷的酒可不多了——听说四九城的二锅头挺够劲儿,你下次去的时候,给我带点尝尝。”
知道这酒是大孙子抓野猪换来的,刘老头怎么可能为了喝口好酒让大孙子冒险?
“我下次给您带。”
知道老头是啥意思,刘根来就没多说什么,心里打定主意,下次再来,茅台和二锅头一起带,老头爱喝什么就给他喝什么。
他一个挂逼还管不起一个老头的茅台酒?
“大孙子,你先喝点粥垫垫肚,奶奶给你做贴饼子,一会儿就好。”奶奶又送来了一碗粥和一个咸菜碟。
粥是玉米面粥,加了不少地瓜干,咸菜碟里装着一片腌的泛白的疙瘩头。
“奶奶我还没问您呢,咱家怎么还有铁锅?”
刘根来一进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家灶膛上是一口大铁锅,这在现在的农村里可是稀罕物。
“这得问你爷爷。”奶奶指了指拿起了咸菜疙瘩的刘老头,又去忙活了。
“那帮小兔崽子想把咱家的锅摘了,菜刀收了,都拿去炼铁,你爷爷我拎着菜刀堵在门口,谁敢摘我的锅,我就跟谁拼命。”刘老头咬了口咸菜疙瘩,喝了口酒,说的轻描淡写。
“爷爷,落后思想可要不得。”刘根来玩笑道。
“你爷爷我这是不糊涂,他们的思想倒是先进了,可结果呢,家里的锅和菜刀都练成了钢铁厂都不要的铁疙瘩,做饭用罐子,切菜用柴刀,到现在,没有不羡慕我的。”刘老头后背往墙上一靠,一脸的惬意。
“还是您厉害。”刘根来夸着刘老头,又问道:“又有卤肉,又有花生米,您喝酒怎么还吃咸菜疙瘩?”
“咸菜疙瘩可是个宝,当年,我带着全家逃荒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买盐?可人不吃盐就没力气,别说拿东西,路都走不了,正是靠着从老家带的一个咸菜疙瘩,咱们一家人才有力气来到这岭前村安顿下来。”
刘老头回忆着往事,“这做人啊,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
刘根来点点头,表示受教了。
又喝了几口酒,刘老头忽然起身下了炕。
“对了,大孙子,你经常进山打猎,爷爷给你点东西防身。”
刘老头进了旁边的房间,出来的时候,拿着一个老旧的小木匣子。
打开一看,木匣子里放着一把手枪和一把刺刀。
手枪是刘根来前世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匣子枪,也叫盒子炮,一般都是当官的拿着,子弹打不完的那种,威风极了。
刺刀就是普通的刺刀,前端有血槽,后端带个把,油光锃亮的,显然是经常保养。
“这是你爷爷我当年在村里当民兵,打小鬼的时候用的,小鬼子被打跑了,我就收起来了,一直留到现在,以后我也用不着了,就给你吧!”刘老头把木匣子放到刘根来身边,上了炕,继续喝酒。
刘根来拿起驳壳枪和刺刀看了看,刺刀还能用,驳壳枪就不好说了,这么老的枪,万一在关键时刻卡了壳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不过,既然爷爷给他的,他就收下了,留着当个纪念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