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 第176章 这个谎可不好圆

年代1959从病秧子开始的美好 第176章 这个谎可不好圆

    刘根来操控着鱼钩鱼线继续在深水区寻找着,又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两条四五十厘米长的大鲈鱼。

    四五十厘米是成年鲈鱼的正常大小,但很难钓上来,能被钓上来的都是十几二十厘米的小鲈鱼。

    要是有谁能钓到一条四五十厘米的大鲈鱼绝对会成为整个海边最靓的仔,别说刘根来还钓到一条米级的鲈鱼王。

    但刘根来并不满意,他可是挂逼,大老远的跑一趟岛城,就钓到三条鱼,那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海水这么深,海面这么大,这里又是背风的港湾,海里的鱼绝对不该这么少,我找不到,一定是有问题,问题在哪儿?”

    刘根来思索了一会儿,决定改变策略,不再继续在深海海底寻找,而是把鱼钩鱼线伸到了石缝里。

    太平角这边的海底岩石遍布,岩石里面绝对藏着不少鱼。

    海底的岩石对普通钓鱼的人来说就是噩梦,鱼钩挂上去了,等着切线就行了,对刘根来却没半点影响。

    他不需要往上拉鱼,鱼钩鱼线碰到鱼直接收进空间就行,根本不存在鱼钩挂住岩石的问题。

    策略一改变果然有收获,没一会儿,刘根来就接连抓到了十几条真鲷。

    真鲷,又叫老虎鱼,加吉鱼,个大味美,比鲈鱼好吃多了。

    只可惜,这些真鲷都不大,都只有二三十厘米,三四斤重,刘根来有点不过瘾。

    正想着能不能找条大的,鱼钩在穿过一片岩石之后,忽然碰触到一片暗红色的鱼鳞,刘根来心念立刻一动,把那条鱼收进空间。

    “我去,这么大!”

    用意念一感应,刘根来就是一阵狂喜。这条真鲷足有半米多长,十多斤重。

    “过瘾!”

    刘根来劲头更足了。

    又过一个多小时,刘根来空间里的真鲷没多几条,却多了另外几种鱼。

    银鲳鱼、石斑鱼、比目鱼,还有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黄花。

    “差不多了。”

    刘根来心满意足的收起了鱼线,开始琢磨这些鱼的吃法。

    银鲳鱼不用说,肯定是清蒸,他记得后世一条两三斤的银鲳鱼在饭店能卖好几百;石斑鱼红烧好了,这玩意在南方人挺认,北方人吃的不多;比目鱼还是红烧好,晒干了油炸也很好吃。

    至于那条五斤重的大黄花,他压根没打算自己吃。

    这条鱼的价值能顶那一大堆,过年的时候,让石唐之拿去请客,请谁谁都得把嘴乐歪了。

    把身后的火堆收进空间,刘根来爬下巨石,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又把火堆放出,炒了个菜,填饱肚子,刘根来便骑上自行车,优哉游哉的朝火车站骑去。

    进站的时候他还空着手,到了那辆火车边上,他手里已经拎着那条米级的鲈鱼和六条三四斤的真鲷。

    邱车长、金茂,还有那些列车员早就回来了,他们都没去海边受冻,只在火车站附近找人换了东西。

    至于鸽子市,岛城当然也有,但要晚上才会有人,那个时候,列车已经开了。

    现在天还没黑,列车上的乘务员基本都聚在餐车里闲聊,刘根来拎着鱼走进餐车的时候,一个眼尖的乘务员一眼就看到了那条大鲈鱼,立刻惊呼一声。

    “卧槽!这么大的鱼!”

    刷!

    十几双眼睛齐齐落在刘根来身上,刘根来把那条大鲈鱼举了起来,一脸的骚包。

    “邱车长,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吗?我钓的。”

    “你钓的?”

    邱车长几步迎了上来,从刘根来手里接过那条大鲈鱼,掂了掂重量,“这得有二十多斤了,你用什么钓的?”

    “当然是鱼钩鱼线。”

    刘根来觉得邱车长的问题有点蠢,很快就发现蠢的是他自己。

    “啥鱼钩鱼线,拿出来我看看。”

    拿给你看看?

    就我那鱼钩鱼线拿出来,还不得把你的大牙笑掉了。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按照常理,他的鱼钩鱼线根本钓不上来这么大的鱼。

    不对,闫数的鱼钩鱼线也在他空间里放着呢!

    刘根来心念一动,假装把手往衣兜里一掏,再拿出来的时候,已经握着闫数的鱼钩鱼线。

    “你是用这个鱼钩鱼线钓的这条鱼?”邱车长看了看鱼钩鱼线,又看了看那条鱼,目光最终落在刘根来脸上。

    “是啊。”刘根来神色不变。

    闫数的鱼线比他的粗多了,差不多是他的三根鱼线拧在一起,应该能钓上来二三十斤的鱼。

    就是鱼线有点短,才二三十米……这个谎可不好圆。

    早知道邱车长会问这么多,就不把这条大鲈鱼拿出来显摆了。

    “你怎么钓的,说来听听,让我也学学。”

    邱车长拎着鱼,带着刘根来来到一张餐桌旁,示意他坐下,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你个老银币这是不信啊!

    也是,要换成我,我也不信。

    看着周围人那好奇的目光,刘根来便知道,要是不把谎编圆了,肯定会被笑话——不用猜也知道,他们肯定以为这条大鲈鱼是他买的。

    蛋的,怎么就被邱车长这个老银币牵着鼻子走了,现在掉头不理他也不合适,那更坐实了这条鱼是他买的了。

    想了想,刘根来决定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我刚到海边就碰到一个卖虾的,都是这么长的大海虾,有十多个。”刘根来比划着大半扎的长度,“我一想,这么大的虾正好拿来当鱼饵,我就都买下了。”

    果然,他的话刚一出口,众人的注意力就偏移了。

    “你用这么大的虾当鱼饵?”李婶儿一脸的疼惜,“拿回去过年,绝对是一盘好菜。”

    “是啊,冬天能捕到这么大的虾也不容易。”

    “我也碰到一个卖虾的,他想换的粮食太多,我就没理他。”

    “你也碰到了?我也碰到了一个,我想直接用钱买,他不卖我。”

    ……

    唉哟,海边还真有卖虾的,没想到还歪打正着了。

    刘根来暗乐着。

    “根来,你用什么换的那些虾?”金茂问道,他是怕自己徒弟吃亏了。

    “用两张烙油饼换的。”刘根来胡咧咧着。

    “多大的烙油饼?有这么大吗?”

    “你哪儿来的烙油饼?”

    “岛城海边还有卖烙油饼的?我怎么没看到?”

    ……

    众人又是一片议论,彻底被带偏了。

    大概除了邱车长,没人好奇那条大鲈鱼究竟是刘根来钓的,还是买的了。

    利用这点时间,刘根来也想好了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