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金榜现世,我苟不住了 > 第39章 大公子去 作乐

大秦:金榜现世,我苟不住了 第39章 大公子去 作乐

    这仿佛经过了上千乃至数万次提纯的过程,仅凭散逸出来的一缕气息,便足以抵得上十几个家族成员合力形成的皇道真气。

    “看样子,以后应该试着施展一次‘皇道集结’的秘术,看看究竟能达到怎样的壮观境界。”秦澜在心中默默思考。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天。自从家族榜单的结束,咸阳城再次恢复了平静,仿佛在敬畏着获得了皇道真气的嬴氏家族。

    咸阳宫内,兵士云集。大秦的黑甲战士们护卫着章台宫,他们是吞并六国的雄兵,始皇帝只需一声令下,就能东征千里,气吞山河。

    “报!报!报!”

    “蒙恬将军送来紧急情报!”

    一名穿着黑色盔甲的传令兵手持紧急报告,迅速跑进了咸阳宫。情报通过层层传递,最终送达嬴政的案前。

    赵高站在始皇帝身旁,心中充满忧虑。最近这段时间,他连续遭遇重创。蒙恬和章邯等人的功勋不断,势力也日益壮大,而他所掌管的罗网却屡遭厄运,六名重要手下相继陨落。

    罗网在其他势力中精心布局的棋子,因为**榜的出现,已经被大部分拔除,损失惨重。

    他花费十数年心血经营的罗网,眼看即将毁灭,这让他痛心疾首。尤其是被剑圣伤及肩胛骨,让他更加痛苦不堪。

    尤其是在家族榜公布之际,医仙得到了“长寿丹”的丹方,为博取陛下的欢心,他自愿前去寻找,但却是徒劳无功。

    这种失败,让他在始皇帝面前更加难以抬头。就在此时,他暗自担忧自己的地位会被动摇。

    “啪!”

    突然间,一封十万火急的情报出现在了嬴政面前。他合拢了蒙恬递来的奏折,脸上显现出激动和振奋之情,握奏折的手微微颤抖。

    赵高见到这一幕,心中暗自吃惊:“蒙恬呈上的奏折到底写了什么?居然能令陛下如此失态。”

    这一刻,他十分想知道具体内容,但由于始皇帝没有表示,他不敢询问也不敢猜测。

    有始皇帝在身边,他仿佛依附于高山之上的松树,全然依赖始皇帝的支持。

    “赵高……”

    “微臣在……”

    “老大呢?”

    始皇帝的这一句“老大”显然是指秦澜。“启禀陛下,大公子他……”

    “怎么了?”

    嬴政将蒙恬的奏折收入怀中,瞥了赵高一眼,这一眼仿佛猛虎俯视,赵高顿时感到全身一紧:“陛下,大公子去 ** 作乐,宿醉于酒楼中……”说罢,他偷瞥了一眼始皇帝的脸色。

    原本赵高认为提起秦澜的不良行为会让陛下勃然大怒,没想到嬴政不仅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真是个洒脱的人,不愧是寡人的长子,处事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赵高在一旁听着,脸色煞白。

    陛下对长公子殿下的宠爱实在是太多了。前几天胡亥出去喝酒,陛下大怒,命令打了胡亥三十板子,并命他在一年内不得出宫!

    为何同样的情况在秦澜这里,却被形容成“处事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样的偏袒,未免太过明显了!

    蒙恬的奏报究竟说了些什么?让陛下如此高兴?

    难道是因为蒙恬清剿了匈奴的领地吗?

    他无从得知。

    “陛下,要不要召秦澜公子进宫?”

    “不用了。”

    嬴政站起身,手握天问剑,走向章台宫前,俯瞰着这座宏伟的宫殿,独自傲立于天地间。

    赵高跟在始皇帝的身后,隐隐听到始皇帝自言自语:“算了,我还是亲自去秦澜府上一趟吧。”

    这话一出,赵高瞪大了眼睛,心中惊呼:“什么?陛下竟然要亲自前往秦澜府邸?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如果要见秦澜公子,直接传召不就行了吗!”除了震惊,他还充满了疑惑和猜测。但很快,他明白了原因——一定是蒙恬传来的十万火急的奏报。

    “那奏报里到底写了什么?”

    赵高暗自思索着,但又迅速抛开这些念头。他不敢想,也不敢猜!

    章台宫前,始皇帝嬴政缓缓走下石阶,赵高紧随其后。“你不必再跟了。”

    “是,陛下。”

    赵高刚准备离去,嬴政吩咐道:“让李斯入宫。”

    “遵命。”

    当赵高离开后,始皇帝一步一步踏下石阶,抚摸着天问剑,仿佛他是在丈量着整个天下的疆域!

    他的目光遥望着西北方向,神色凝重。

    “天竺国?除了大秦之外,竟然还有其他帝国,这些事情秦澜是从哪里得知的?”声音虽轻,但却饱含着气吞山河的气势。

    丞相府内。

    李斯正忙碌于整理国库的事务。

    六国已被征服,天下统一,车轨相同,书写同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功绩堪称千古伟业。

    这样的成果,将在未来的千年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

    不论朝代如何更迭,大一统的思想将一直延续下去。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深感震撼——剑神竟然是嬴氏家族的顶级战斗力者。作为丞相,尽管对此感到惊讶,但他更加关注帝国的治理。

    暗夜组织和剑神的身份虽然也引起了他的思考,但这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他的使命是辅佐始皇帝治理大秦帝国。

    大秦的强盛,就是他李斯的无上荣耀!就在此时,他正翻阅天下九州的粮食和赋税资料。

    赵高走进了丞相府。

    “相国,陛下请您入宫。”

    “哦,我这就去。”

    李斯往外走时,回头看了看赵高:“赵府令,本相劝你一句,好自为之,不要与秦澜公子为敌。”

    “秦澜公子是长公子,受到陛下的宠溺,并且与王离交情深厚。”

    “据传,剑圣曾受到长公子的恩惠,以剑圣鬼谷传人的身份和实力,再加上多方势力的帮助,长公子或许能在排行榜上占据首位。”

    “如此这般,未来的 ** 便是那位继承人,而公子胡亥只是第十八位!”赵高闻言,深谙宫斗之道的他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见赵高如此顺从,李斯并未再做过多规劝,而是驱车前往了章台宫。赵高注视着李斯离去的背影,抚摸着肩膀上的伤痕,脸色阴沉。那剑圣的一剑,穿透了他的肩胛骨。

    若那剑锋当时直取咽喉,他早已魂归西天。

    赵高的眼中泛起猩红,声音沙哑地说:“相国大人说不要与秦澜公子为敌?若有一日秦澜继承大统,纵使天地之广,我赵高亦无立足之地!”

    “胡亥公子对我言听计从,我要将他扶持为新的 ** ,谁若阻碍,绝不轻饶。”言辞中满是杀机与野心。

    李斯抵达咸阳宫,正巧遇见始皇帝嬴政在章台宫外舞剑,剑影横飞,斩破重重困难。

    李斯没有打断他,等嬴政收剑后才拍手道:“陛下,真乃神妙之剑法!”嬴政听到称赞,挥手示意:“将蒙恬的加急奏报交给相国。”

    “是!”随即有太监将蒙恬送来的急报递给了李斯。这正是赵高一直渴望看到的,却最终未能如愿的那份急报。李斯进入宫内,嬴政立即将奏报交付给他,可见在始皇帝心中,李斯的地位远超赵高,毕竟他是相国!

    早在消灭六国的战争中,李斯运筹帷幄,助力始皇帝统一中原。

    蒙恬的急报中记载了他在西北草原抓获了一支西域骑兵,并将其押回咸阳。根据骑兵供述,他们是孔雀王朝的一部分,负责镇守天竺国。

    这表明,除了大秦帝国,西北方向还有其他王国存在。此外,蒙恬还在奏报中提到,秦澜公子曾在闲谈中谈及此事,当时并未在意。直到抓获这支队伍,才回想起秦澜的提醒。他在奏报最后请求始皇帝向秦澜询问,秦澜虽然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智慧过人。

    李斯看完奏报,面不改色地合上奏折。令他略感意外的是,急报的结尾处,蒙恬竟高度评价了秦澜公子。虽然蒙恬与秦澜未见过面,却在此表达了敬意。

    这意味着什么呢?

    唯一的解释是:蒙恬及所率领的黄金火骑兵已偏向长公子秦澜!这看似小事,

    不过对于其他王子而言,这是极其不利的消息。

    蒙恬与蒙毅两兄弟,一个是新任的上卿,能够与始皇帝同车出行;

    另一个,领导帝国四大军团之一的黄金火骑兵,战斗力惊人。

    现而今,蒙恬已站在秦澜这边,

    意味着整个黄金火骑兵都成为秦澜的支持者。

    况且,蒙毅作为弟弟,不可能不支持哥哥蒙恬,自然也会跟随其立场。

    长公子秦澜得到了这两位的支持,就像有了一个可怕的后盾。

    “看来,长公子确实有过人之处,否则怎会受到蒙恬将军的赏识。”

    “特别是,长公子是怎么知道大秦帝国之外还有其他帝国的?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是李斯的内心想法。

    当他正在暗自思索时,始皇嬴政换了一件新袍子。“李斯,我们走吧,随朕一起去秦澜府。”

    李斯恭敬地行礼:“是,陛下。”然后紧随始皇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