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主 第134章 提前准备
热门推荐: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成为反派,我该做什么?
勾帝心,坐凤位!神医嫡女赢麻了
年代:从农村到四合院
丫鬟清锁
官道之临危受命连载
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
悍匪掠夺,掠天、掠地、掠众生
穿越之我在异世界捉鬼
汉军与辽军鏖战,辽军大败。
汉军阵亡九千多人,辽军被斩杀五万多人。
江易派唐汉率领三万汉军前去支援刘狄他们,当赶到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汉军打扫了战场,缴获了很多战利品。
守在崎霞关外的黑狼铁骑被汉军击退,这个消息很快会在大梁以及周边国家传开。
黑狼铁骑是辽国三大精锐铁骑之一,自创建以来,少有败绩。
那些阵亡的汉军将士遗体运回来了,将他们安葬了。
虽然这次获得了胜利,江易并没有显得太高兴。
在面对强敌之时,个个奋勇杀敌。
他们不怕战死,也相信江易能厚待他们的家人。
江易亲自主持了祭奠阵亡将士的葬礼,也感动了活着的将士。
给那些阵亡将士家属送去丰厚抚恤金,而且每个月可以领取五斗小米,一贯钱。
每年缴的赋税减半,阵亡将士家中青壮年可以优先参军。
不能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也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从四月开始,招募一些新兵入伍,以补充缺少的兵力。
自从江易掌控三州,就实行轻徭薄赋。
不仅重视农业发展,也重视商业发展。
提高地方经济,让当地百姓生活过得更好。
三月下旬,江易得到一个可靠消息,辽国即将入侵汉定二州。
打算跟莫黎国和高戎国部分势力联手,三国合力攻打江易所控制的领地。
暂时不知道永康帝是什么态度?他也许会派兵从西面攻打定州和晋州。
只要跟辽国谈好条件,是有机会夺回汉定晋三州。
以三州的力量抵抗四个国家,对江易来说压力巨大,而且极其危险。
他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输了就意味着生命走到尽头。
将易处理完汉州与定州边防事务,回到了晋安。
跟刘峥商议应对之策,以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
“辽国是打算对我们发兵,联合莫黎国和高戎国。也有可能跟大梁合作。四个国家若是来打我们,兵力至少三到五十万。该如何应对?”
“大王可派人带着厚礼前往莫黎国和高戎国,说服他们不要跟辽国合作。再派人去镐京请求张信德帮忙,让他说服永康帝不与辽国合作。”
张信德在大梁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有很大可能说服永康帝。
至于莫黎国和高戎国,说服的难度有点大,还是有必要派人去。
“让莫黎国和高戎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我们跟他们交战,辽国有可能从中渔翁得利。”
一旦两国跟江易的势力开战,原本算友好的关系,会结下矛盾。
更不利于两国以后的贸易往来,战争对莫黎国和高戎国有害无益。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至于张信德那边,派人去送信就行。”
至于辽国那边,就没必要派人去了。
辽国贵族没有一个认识的,派人游说收效甚微。
“若大王信得过,臣愿带着厚礼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
“我正有此意,让你出使他国,有一定的危险。”
江易不希望刘峥出意外,难得有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谋士。
“只要大王允许,臣明天带着厚礼前往高戎国。出使莫黎国的使者,臣推荐邓守辉。”
邓守辉跟刘峥是同乡,前几天来到静安,想在江易身边效力。
“邓守辉能力如何?为何要推荐他?”
“不瞒大王,他是成了同乡,也是科举不中。此人有些才能,希望大王给他个机会。”
“既然你推荐了他,那就让他出使莫黎国,希望不要把事情办砸了。”
对于刘峥的办事能力,江易还是很信任的,只是不太放心邓守辉能把这事办好。
“臣为他做担保,初始重任不会办砸了。若事不成,臣愿受罚。”
毕竟是他推荐的人,如果真的没办好,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你们就准备一下,择日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
出使两国这是宜早不宜迟,虽然知道辽国即将对汉定二州发兵,但不知道具体时间和兵力。
若莫黎国与高戎国执意出兵,江易只能全力一搏。
只希望张信德能说服永康帝不出兵,而曹彰必然会极力说服永康帝跟辽国联手。
“臣告退。”
刘峥也清楚姜毅面对的压力很大,但愿能度过这次危机。
创业之初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对江毅来说,或许是一举成名的好机会。
增强对周边的影响力,同样能削弱周边国家的实力。
等刘峥走了之后,述律妘来到江易面前。
“大王,臣前来感谢你,臣的家人接到了晋安城。他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再也不用在草原上吃不饱,穿不暖。”
就在前几天,江易派人去把述律妘的家人接到晋安城。
给他们安排了住处,也给他们一些生活物资。
“这样你就可以安心为我做事,他们不知道你是枢密使的身份吧?”
“他们不知道,这几天我并没有与他们见面。”
述律妘很聪明的,知道江易把他的家人接过来。
既可以保护他们,也能让述律妘不敢轻易反叛。
“他们会慢慢适应这边的生活,总比待在草原上好多了。你尽心尽力为我做事,我也不会亏待你和你的家人。”
“臣保证绝不会背叛大王,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述律妘真不敢背叛,家人在晋安城,自己和家人的命被他拿捏着。
他对江易发自内心的畏惧,知道他是一个沙发果断的人,折磨人也很厉害。
不得不说,江易对手下人真的很大方。
听说前几天跟辽国一战,双方兵力差不多。
辽国全军覆没,而汉军只损失了数千人。
也清楚江易将来必然是一位枭雄,凡跟他为敌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最近可有新的情报?”江易问道。
“关于辽国那边的情报收集的不是很多,我们的情报人员渗透进去不久,还不能获知更多绝密情报。”
前段时间得知辽国要跟周边国家联手对付江易,这个情报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
“你来这里就是为了感谢我。”
“臣感谢大王只是其一,其二是禀报关于朝廷在莱州和永州集结十多万兵力,估计他们是要对付你。”
这是非同小可,大梁可能跟辽国达成了协议。
就算没有前几天那场战争,两国合作还是会生效的。
“你派一些机灵的人去打探更详细的情报,我要知道莱州与永州集结的大军最终目的。”
“此事非同小可,请大王准许臣前往探查情报。”
述律妘本就擅长刺探情报,她绝对能把事情办好。
“你要去就去吧,一定要多加小心。出发之前需要什么,可以跟我说。”
既然让述律妘等人去办事,所需要的条件尽量满足,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
汉军阵亡九千多人,辽军被斩杀五万多人。
江易派唐汉率领三万汉军前去支援刘狄他们,当赶到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汉军打扫了战场,缴获了很多战利品。
守在崎霞关外的黑狼铁骑被汉军击退,这个消息很快会在大梁以及周边国家传开。
黑狼铁骑是辽国三大精锐铁骑之一,自创建以来,少有败绩。
那些阵亡的汉军将士遗体运回来了,将他们安葬了。
虽然这次获得了胜利,江易并没有显得太高兴。
在面对强敌之时,个个奋勇杀敌。
他们不怕战死,也相信江易能厚待他们的家人。
江易亲自主持了祭奠阵亡将士的葬礼,也感动了活着的将士。
给那些阵亡将士家属送去丰厚抚恤金,而且每个月可以领取五斗小米,一贯钱。
每年缴的赋税减半,阵亡将士家中青壮年可以优先参军。
不能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也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从四月开始,招募一些新兵入伍,以补充缺少的兵力。
自从江易掌控三州,就实行轻徭薄赋。
不仅重视农业发展,也重视商业发展。
提高地方经济,让当地百姓生活过得更好。
三月下旬,江易得到一个可靠消息,辽国即将入侵汉定二州。
打算跟莫黎国和高戎国部分势力联手,三国合力攻打江易所控制的领地。
暂时不知道永康帝是什么态度?他也许会派兵从西面攻打定州和晋州。
只要跟辽国谈好条件,是有机会夺回汉定晋三州。
以三州的力量抵抗四个国家,对江易来说压力巨大,而且极其危险。
他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输了就意味着生命走到尽头。
将易处理完汉州与定州边防事务,回到了晋安。
跟刘峥商议应对之策,以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
“辽国是打算对我们发兵,联合莫黎国和高戎国。也有可能跟大梁合作。四个国家若是来打我们,兵力至少三到五十万。该如何应对?”
“大王可派人带着厚礼前往莫黎国和高戎国,说服他们不要跟辽国合作。再派人去镐京请求张信德帮忙,让他说服永康帝不与辽国合作。”
张信德在大梁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有很大可能说服永康帝。
至于莫黎国和高戎国,说服的难度有点大,还是有必要派人去。
“让莫黎国和高戎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我们跟他们交战,辽国有可能从中渔翁得利。”
一旦两国跟江易的势力开战,原本算友好的关系,会结下矛盾。
更不利于两国以后的贸易往来,战争对莫黎国和高戎国有害无益。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至于张信德那边,派人去送信就行。”
至于辽国那边,就没必要派人去了。
辽国贵族没有一个认识的,派人游说收效甚微。
“若大王信得过,臣愿带着厚礼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
“我正有此意,让你出使他国,有一定的危险。”
江易不希望刘峥出意外,难得有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谋士。
“只要大王允许,臣明天带着厚礼前往高戎国。出使莫黎国的使者,臣推荐邓守辉。”
邓守辉跟刘峥是同乡,前几天来到静安,想在江易身边效力。
“邓守辉能力如何?为何要推荐他?”
“不瞒大王,他是成了同乡,也是科举不中。此人有些才能,希望大王给他个机会。”
“既然你推荐了他,那就让他出使莫黎国,希望不要把事情办砸了。”
对于刘峥的办事能力,江易还是很信任的,只是不太放心邓守辉能把这事办好。
“臣为他做担保,初始重任不会办砸了。若事不成,臣愿受罚。”
毕竟是他推荐的人,如果真的没办好,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你们就准备一下,择日出使莫黎国和高戎国。”
出使两国这是宜早不宜迟,虽然知道辽国即将对汉定二州发兵,但不知道具体时间和兵力。
若莫黎国与高戎国执意出兵,江易只能全力一搏。
只希望张信德能说服永康帝不出兵,而曹彰必然会极力说服永康帝跟辽国联手。
“臣告退。”
刘峥也清楚姜毅面对的压力很大,但愿能度过这次危机。
创业之初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对江毅来说,或许是一举成名的好机会。
增强对周边的影响力,同样能削弱周边国家的实力。
等刘峥走了之后,述律妘来到江易面前。
“大王,臣前来感谢你,臣的家人接到了晋安城。他们得到了妥善安置,再也不用在草原上吃不饱,穿不暖。”
就在前几天,江易派人去把述律妘的家人接到晋安城。
给他们安排了住处,也给他们一些生活物资。
“这样你就可以安心为我做事,他们不知道你是枢密使的身份吧?”
“他们不知道,这几天我并没有与他们见面。”
述律妘很聪明的,知道江易把他的家人接过来。
既可以保护他们,也能让述律妘不敢轻易反叛。
“他们会慢慢适应这边的生活,总比待在草原上好多了。你尽心尽力为我做事,我也不会亏待你和你的家人。”
“臣保证绝不会背叛大王,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述律妘真不敢背叛,家人在晋安城,自己和家人的命被他拿捏着。
他对江易发自内心的畏惧,知道他是一个沙发果断的人,折磨人也很厉害。
不得不说,江易对手下人真的很大方。
听说前几天跟辽国一战,双方兵力差不多。
辽国全军覆没,而汉军只损失了数千人。
也清楚江易将来必然是一位枭雄,凡跟他为敌的人,不会有好下场。
“最近可有新的情报?”江易问道。
“关于辽国那边的情报收集的不是很多,我们的情报人员渗透进去不久,还不能获知更多绝密情报。”
前段时间得知辽国要跟周边国家联手对付江易,这个情报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
“你来这里就是为了感谢我。”
“臣感谢大王只是其一,其二是禀报关于朝廷在莱州和永州集结十多万兵力,估计他们是要对付你。”
这是非同小可,大梁可能跟辽国达成了协议。
就算没有前几天那场战争,两国合作还是会生效的。
“你派一些机灵的人去打探更详细的情报,我要知道莱州与永州集结的大军最终目的。”
“此事非同小可,请大王准许臣前往探查情报。”
述律妘本就擅长刺探情报,她绝对能把事情办好。
“你要去就去吧,一定要多加小心。出发之前需要什么,可以跟我说。”
既然让述律妘等人去办事,所需要的条件尽量满足,这样才能把事情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