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寒门枭主 > 第263章 众臣反对

寒门枭主 第263章 众臣反对

    江易跟妻子和三位大臣商议,最终决定把述律柔留下来。

    辽国派公主来和亲,也知道对方有所求。

    无非就是想多要一些粮食、茶叶、盐等生活用品,这些都是辽国目前最需要的。

    “朕同意你们辽国派公主来和亲,让他住在皇宫之中,让他学习宫中礼仪。”

    如果是辽国请求大汉派公主去和亲,江易绝对不会答应。

    “陛下,等决定了良辰吉日,我们大辽会送来公主的嫁妆。”

    作为北方大国,和亲的事不能马虎,给的嫁妆也不能太寒酸。

    虽然没有中原王朝那么富有,有些珍贵之物还是能给得起。

    辽国有富饶的金银铜矿,以往炼制的金银铜可以买到中原王朝很多商品。

    只是粮食是辽国目前最缺的,这些年大汉一直禁止粮食出口。

    可以借此机会,向大汉要一些粮食,缓解辽国燃眉之急。

    “你们有什么需求?说来听听。”

    江易猜到对方需要什么,先让他们说。

    “从去年秋到今年春,大辽受旱灾影响,粮食欠收。陛下可否卖一些粮食给我们?若是同意,陛下此举乃是积德行善。”

    粮食是天下根本,也是战略物资,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出口粮食有禁令。

    大梁如此,大汉亦如此。

    如果不实行这样的禁令,辽国就可以高价购买大量粮食。

    既可以解决了粮食危机,又有充足的战备物资。

    这对大汉来说是很大的威胁,江易不接受道德绑架。

    大汉目前国力强于辽国,对北方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

    “此事重大,朕明日早朝与大臣们商议。”

    这确实不是件小事,要跟文武百官商议才行。

    若他们不同意,对辽国出售粮食这事也就作罢。

    沈蓉带着述律柔回到后宫,让她沐浴更衣。

    述律延认为江易这不过是个借口,大汉一直不对辽国放松粮食出口禁令。

    辽国的一些商品能卖得大汉,对大汉来说,可有可无。

    “你们辽国牛羊无数,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按理说并不缺食物。”

    陈默对辽国那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他的印象中,辽国马牛羊遍地。

    “实不相瞒,由于草原上长期不下雨。青草长势不好,牛羊数量锐减。”

    有些地方沙漠化,辽国领土面积虽然大,能种地的面积却很小。

    述律齐裕和一些贵族真的很想控制中原大部分领土。

    如此一来,就可以不用为粮食发愁。

    “众所周知,无论是大汉还是大梁。每亩粮食产量也不多,两国人口众多,而粮食却不够吃。”

    刘峥说的也是事实,很多地方亩产粮食一百多斤。亩产达到三四百斤的,那就是丰产了。

    如今,大汉有四千多万人口,有些地方遭受各种天灾,粮食产量受到很大影响。

    绝不能开了出售粮食的禁令,不能让辽国人吃饱了。

    一旦他们有力气,就想着如何侵占大汉领土。

    辽国使者心里肯定在想江易很小气,果然是个冷血无情之人。

    而江易要为大汉利益考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

    跟辽国使者聊完关于和亲的后续事宜,给他们安排住处。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江易与众臣朝会。

    “辽国派使者来访大汉,述律齐裕把自己的妹妹送来和亲。朕已经答应了,他们请求朕解开禁令出售粮食给辽国,诸位意下如何?”

    “臣反对。”

    石建安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粮食对大汉来说很重要。

    一旦开了出售粮食禁令,大量粮食会外流。

    虽然大汉能赚不少钱,可一旦遭受巨大天灾。

    没有充足的粮食支撑,肯定会饿死不少人。

    如此一来,辽国肯定会趁虚而入,会给大汉造成严重的损失。

    “臣也反对,辽国不安好心。目前大汉实力强大,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江迪也站起来反对,其他大臣附和者。

    江易其实也不同意,这么大的事,当然要跟大臣们商议。

    “辽国派公主来和亲,陛下答应了。等良辰吉日定下来,就要送给对方丰厚的聘礼,他们肯定想要大量的粮食。”

    刘峥猜到辽国就是想要粮食作为聘礼,江易还不能拒绝。

    “如果用粮食作为聘礼,倒是可以给他们。出售粮食给辽国,此事重大。”

    “臣等反对。”

    众臣齐刷刷站起来,一同反对,对辽国出售粮食。

    江易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这正是他想要的。

    等到时候跟辽国使者说不是他不同意,而是大臣们不同意。

    他虽然是一国之君,也要采纳大臣的建议。

    大臣们说得对,为了大汉的安危考虑,不能对周边国家太心软。

    那些国家百姓的生死,与大汉无关,只能怪他们国家的君主无能。

    “若是其他国家派公主来和亲,你们认为朕要不要同意。”

    “陛下是否同意他国派公主来和亲,也要看这对大汉是否有利。”

    邓守辉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亲是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

    辽国想到和亲,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想让江易出手帮助,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相互和亲,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江易将此事跟大臣们商议,他们也不反对。

    这既是他的私事,也关乎到两国的利益发展。

    目前来讲,两国和亲对大汉是极为有利的。

    如果是辽国要求大汉派公主去和亲,大车们肯定反对。

    毕竟大汉是强国,不需要这么做。

    他国派公主来和亲,就是向大汉示弱,也表示一定的屈服。

    大汉周边的国家有没有和亲的打算,暂且不清楚。

    就算他们同意,江易还不一定答应。

    “数月前,辽国边军侵扰大汉边境。朕就等辽国一个交代,述律齐裕派使者来。并告诉朕,那些人受到了处罚,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这件事是不是树立奇遇暗中指使,暂且不清楚。

    如果事情没有闹大,江易不打算对辽国开战。

    这并不是怕了,而是没必要把事情严重化。

    昨天已经跟辽国使者说了,让他们回去告诉述律齐裕,不要再发生此类事件。

    若还是发生,汉军将会北上,用自己的方式惩罚入侵者。

    有时候做些事不能意气用事,不要以为江易很窝囊。

    他现在可是一国之君,掌控着数千万人的命运。

    一个决定,就会影响很多人,所以要三思而行。

    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固然很痛快。

    可频繁地发动战争也会把一个国家拖垮,这么做得不偿失。

    江易决定让汉军休整一下,专心管理国内经济民生。

    就是想让大汉国力达到鼎盛,尽力让天下百姓不再挨饿受冻。

    再想想自己刚穿越过来那会儿,生活非常困难。

    周边国家阳奉阴违,若是大汉国内出问题,他们必然会如饿狼般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