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明朱雄英 > 第152章 福建流民之乱(一)

穿越大明朱雄英 第152章 福建流民之乱(一)

    这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空湛蓝如洗,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宏伟壮丽的皇宫中,天朱雄英和朱元璋身着华丽的龙袍,按照严格的礼仪秩序,依次进入朝堂,准备开始早朝会议。

    朝堂上庄严肃穆,群臣们整齐地列立两旁,他们身着官服,神情庄重而肃穆。随着太监高声宣布皇帝驾临,全体朝臣纷纷跪地行礼,向两位皇帝表达敬意。

    天朱雄英和朱元璋稳步走上皇位,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展现出王者的威严与气度。待众人起身之后,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并开始主持早朝会议。

    在会议中各位大臣们逐一汇报国家政务、民生状况以及军事进展等重要事务。他们详细陈述着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朱元璋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认真思考并时不时提问或给予指示。

    这是你以为的场面吧,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如你想象的那样,但是现实却是开着开着会议的热情就减弱了,这个时候朱雄英有些纳闷了,说道:诸位大臣,你们这是在干嘛呢?议些朝政大事怎么议着议着就没了兴趣?

    有位大臣说道:微臣刚才的确是在议论朝政大事,但是,却发现皇长孙殿下,您没有打瞌睡!有些不习惯而已!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地看向了朱雄英,心中暗自感叹道:“确实如此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领悟。

    似乎在这一刻,他对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朱元璋作为一个有着丰富阅历和智慧的人,对于所听到的话语自然会加以思考和琢磨。

    而朱雄英,则静静地站在一旁,感受到了父亲那锐利的目光。他知道,自己刚才所言或许触动了朱元璋内心深处的某些想法。此时此刻,整个场面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朱元璋与朱雄英之间的对视,以及那沉默中的思考在空气中弥漫着。

    朱雄英听着大臣们对自己的质疑,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我皇爷爷让我来学习朝政大事,不能啥时候都去睡觉吧!

    就在这时,另一位大臣也开口了:“皇长孙殿下啊,您还是去歇息一会吧。毕竟我们这些人都还没有习惯这样的情况呢!”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关切。这位大臣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对眼前的局势感到有些担忧,但又不好直接表达出来。他希望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提醒皇长孙注意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暗示其他人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

    然而,皇长孙并没有立刻回应这位大臣的建议。他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周围的人们不禁暗自猜测起来,究竟是什么让皇长孙如此坚持不懈呢?是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还是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氛变得越发紧张起来。大臣们交换着眼神,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这场风波恐怕不会轻易平息......

    听到这里朱雄英都特么的怒了,说道:我好不容易认真听了一回朝政,你们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朱雄英歇斯底里的怒视朝臣!

    平日里,朱雄英总是展现出一副弥勒佛般的神态,对任何人都好言好语。然而,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此时此刻,朱雄英突然间展现出强硬的一面,这让众人惊愕不已,一时间竟无人敢于开口,整个太极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朱雄英表现出丝毫的软弱或者退缩,那么他将难以获得大臣们的认可和信任,更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因此,他必须坚定地站在这里,以强大的气势和决心面对眼前的挑战。

    这个大臣被朱雄英的气势给吓到了,只得被迫下跪认错,说道: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朱雄英继续追问道: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大臣们见到朱雄英这么不依不饶的,有些得理不饶人!有些愠怒了。

    海瑞文出来说道:皇长孙殿下,你这么得理不饶人有失你的宽大风度吧!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是一乐,也开始了吃瓜,看看朱雄英怎么处理这事儿?

    朱雄英见此也是冷笑道:那么按你的意思是我对他太过得理不饶人了?

    海瑞文听到这里脸上冷汗直冒,连忙摆手说道:不是这样的!…

    朱雄英见此依旧怒视着他,说道:我呢,之前不懂朝政,也不愿意过多介入朝政,所以这也是我为啥喜欢在朝堂上睡觉!现在咱好心好意的做一回好学生!你们反而觉得不习惯!现在我就想问问你们,你们是希望我这个皇长孙,向好的地方转变,还是向坏的地方转变?

    此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一个身着华丽朝服的大臣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

    见此时此刻,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火势似乎还未到达巅峰,必须抓住这个绝佳时机!”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那逐渐升腾的火焰,仿佛能洞察到其中隐藏的奥秘。他深知,要想让计划完美实施,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犹豫。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就在这时,一阵微风拂过,火舌猛地窜起,舔舐着空气,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朱元璋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知道,机会来了……

    朱元璋正色道:咱的大孙子说的对啊,他现在开始知道转变态度了,咱们也该鼓励了不是?

    朱元璋这话一说全场顿时让大臣们认可了自己,又让朱雄英在朝臣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大臣们知道这是把朱雄英给逼急了,于是乎有人开始趁机落井下石参奏这个大臣!

    ……

    朱雄英深知此时此刻应该施展一些怀柔手段了,于是他缓缓开口道:“其实,在此之前,我曾经提及过自己对于朝政大事并不了解,也缺乏学习的意愿。然而,如今的我却突然间恍然大悟,这并非意味着我对你们的善意视而不见。”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众人纷纷抬起头来,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的皇子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

    朱雄英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过去的我或许有些年少轻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许多事情。我意识到作为皇室成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逃避或者忽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虽然我对于朝政之事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摸索的地方,但我愿意努力去尝试、去理解。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我一些耐心和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角色。”

    说完这些话,朱雄英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决心。周围的人们似乎被他的言辞所打动,原本紧张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他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这位年轻皇子的转变感到惊讶与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