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从地府开始 > 第30章 食堂开张了

四合院从地府开始 第30章 食堂开张了

    散会后,刘德水阴沉着脸,背着手,低着头往家赶,他媳妇樊秋燕在旁边低声嘀咕道:

    “当家的,咱家那些粮食和山货真的要上交吗?”

    刘德水瞪了一眼樊秋燕,

    “你瞎嚷嚷什么?生怕别人听不见吗?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一回到家,刘德水叫儿子将大门关上,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

    “吃大食堂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我跟你们讲,这事儿绝对长不了。

    你们想一想,咱们队里和村民家里能有多少粮食?

    如果敞开了吃,能吃多久?”

    刘德水的小儿子则忍不住的问道。

    “ 爹,大队的粮食吃完了,上面不会拨粮食下来吗?

    我听说全国的粮食多的没地方放了。”

    刘德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小儿子。

    “你傻啊,别人这么说,你就信,

    你想想,我们上交的粮食都是供给那些城里人,如果粮食多的没地方放,城里人吃粮每月为什么还要定量供应?

    现在城里又扩招了那么多工人,城里的粮食需求肯定增加,绝对不可能有多的粮拨下来。”

    大儿子刘洪强则急忙的说道。

    “爹,如果真如您所说的那样,等食堂的粮食吃完了,咱们还不得挨饿,那咱们这粮食可不能上交,

    可是海叔说了,不能私藏粮食,要是被查到了,可不好交代啊。”

    刘德水皱着眉头,默默的点点头,沉声说道:

    “是啊,得想个法子存些粮食,

    按今年这天气,收成肯定不好,年底交了公粮后,大队应该剩不了多少粮食。

    我前几天算过,未来几年的光景可能都不好,咱们要早做准备,必须要留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小儿子又着急的说道。

    “爹,如果被查到了怎么办?那可是要坏名声的。”

    刘德水瞪了一眼小儿子,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只要藏好了不被发现,不就没事儿了。”

    这时候,坐在一旁的大儿媳开口了。

    “爹,咱家的粮食最多的就是红薯,

    我听老一辈的人讲,荒年的时候,有人为了藏粮食。

    将红薯煮熟和麦糠一起做在篱笆墙里,

    咱们家后院桃林不是有篱笆墙吗,咱们可以把它推倒重做。”

    刘德水听到后眼前一亮,心想,

    是啊,最近几个月,这老天一直没下雨,天气又热又燥,红薯蒸熟后放在外面做成篱笆墙,其中的水分很快就蒸发掉,不会变质,可以保存很久。

    “老大媳妇儿说的这个办法好,咱们顺便放一点打碎的玉米芯和麦秸秆。”

    这时候小儿子又忐忑的说道:

    “爹,红薯做的篱笆墙,别人看不出来吗?”

    刘德水又坐在那里沉思片刻,突然他抬起头。

    “到时候蒸红薯的时候,红薯皮不要刨掉,一起打烂,再加上玉米芯的碎片,红薯的颜色就跟泥土的颜色差不多。”

    大儿子刘洪强有些兴奋的说道:

    “爹,要不咱们先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再做决定。”

    “行,咱们先蒸一锅试试。”

    半个小时后,由打烂的熟红薯、玉米芯碎末和秸秆末做成的泥巴块展现在大家眼前,大儿子刘洪强忍不住说道。

    “爹,这泥巴块的颜色和篱笆墙还真的相似,只是这味道太香了,很容易被人发现?”

    刘德水白了一眼刘洪强。

    “你傻呀,咱们外面还是要涂一层泥土的,再说了,风干后味道也会变淡,

    赶快都行动起来,老大和老三,你们去把篱笆墙推倒,重新合泥巴。

    媳妇,你们几个女人赶快将所有的红薯全部蒸熟。”

    而此时刘星的家里,大伯刘德才和幺叔刘德福都来了,刘德福忍不住问道。

    “星宝啊,没想到你还真猜对了,可是咱们以后吃大食堂啊,那些粮食留着有什么用?”

    刘德才没好气的说道。

    “万一食堂的粮食都吃完了呢?难道大家都要一起去讨饭?”

    郭淑芬也忍不住的问道。

    “应该不会吧,不是说提前进入大同社会了吗?上面应该不会让大家挨饿吧。”

    刘星则低声说道:

    “大伯说的对,如果大家都敞开了吃,咱们村这点地,每年产出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大家挥霍的,更不说还要交公粮。

    我估计啊,这食堂最多办个一年就办不下去了。”

    刘德才有些担忧的看着刘星。

    “星宝啊,那些粮食你藏好了吗?别到时被查到了。”

    刘星信心满满的说道:

    “放心吧,大伯,粮食我早就藏好了,就是挖地三尺他们也找不到。

    还有啊,你们将家里的锅和铁器也交给我保管,到时候有人问起来,你就说吃食堂了,就把锅和刀都卖掉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村里的一些积极分子背着粮食和山货急匆匆的往祠堂赶,

    刘星背着两大袋红薯沿着小路向祠堂走去,边走边用神识扫描着各家的情况。

    还别说,真是人间百态,有的人家正在想着办法藏粮食,有的因为上交多少粮食意见不统一,正在家里争吵拉扯。

    走到刘德水家里的时候,刘星感觉奇怪,刘德水一家人竟然在后院糊篱笆墙,

    难道他们将粮食藏在篱笆墙里,可是刘星扫描过去,并没有在篱笆墙里发现粮食,

    再仔细的感应,刘星这才发现端倪,他不由的摇摇头。

    【这种办法都能想到,真是了不起。】

    到了第三天,食堂终于开张啦,只见食堂门口贴着两条大标语:

    “吃饭不花钱,努力干生产。”

    公社的姚书记也赶过来庆祝。

    这一餐的菜品非常丰盛,还杀了一头猪和几只鸡,

    每个餐桌上,除了两个青菜之外,还有猪杂汤,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纯玉米面窝窝头管够。

    村民们过年都没有这么好的生活,

    等姚书记讲完话,刘德海宣布开饭的时候,大家都急不可耐的开吃,那吃饭看起来就像打仗一样。

    五分钟不到,除了队长那桌外,其他桌上的窝头和菜全部一扫而空。

    有的人吃完后,摸着鼓鼓的肚皮,心满意足的感叹道:

    “哎哟,今天是我吃的最饱的一次,要是天天能这样,让我死,我都愿意。”

    “是啊,要是每天都这样吃,多好啊。”

    “做梦吧,要是这样吃下去,咱们仓库的粮食迟早要吃空,到时候没吃的怎么办?”

    大家说的话,刘德海也听到了,村里有多少粮食,他心里当然有数,

    照这样吃下去,熬不过三个月,大家就得饿肚子,

    虽然三个月后有收成,但是交了公粮以后,留下来的粮食也熬不到明年的夏收。

    从今天上交的粮食名单来看,他知道,很多村民都没有将粮食全部上交,得来个突击检查,多收点粮食上来,万一上面来人查出来了,还真不好交差。

    就在这时,另外一张桌子传来求救声,

    “快来人啊,救救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