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摆烂女配很难哄,高冷世子心尖宠 > 第114章 若能考官 青州李府

摆烂女配很难哄,高冷世子心尖宠 第114章 若能考官 青州李府

    德妃深知在这宫中,有恩宠能得几时风光,有个儿子,才是有了指望。

    陛下的后妃基本上都出身世族,若非二皇子出生,她不会坐上妃位。

    若非衡安有望夺位,家里不会拼尽全力扶持她们。

    原本德妃也想给永宁出气,敲打一番李青溪。

    可在召人入宫前,衡安同她说前朝有人私吞盐铁,还派人行刺官员。

    而岑世子查明真相上报,其中涉事官员,可能牵扯到大皇子。

    萧衡安:“母妃,从前我与大哥都多番拜访,侯府的态度却始终很冷淡,没有站队的意思。”

    “如今李家同侯府结亲,听闻岑浮舟钟爱未婚妻,不惜为她告御状,这便是有了突破口。”

    “岑世子查明刺杀案,拖大哥下水,于我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若是能拉拢侯府,便是对儿子最大的帮扶,所以母妃,你一定要找机会将李家小姐掌握在手中。”

    也正是因为这一番话,才让德妃改变了敲打李青溪的心思。

    得罪侯府,并非什么好事。

    得知李家还有个二小姐,同李青溪姐妹情深,她便索性将人一道召进宫。

    侯府没有适龄的未婚女子,但李家这位二小姐尚且未曾婚配。

    李青溪嫁给岑浮舟那是板上钉钉,同李家有亲,便是同侯府有亲。

    一时间,德妃已经在想,是不是该给家中传信,让他们寻摸个庶出子侄出来,同李芷兰定亲了。

    她丝毫没想过,李家会不愿意。

    毕竟她的母家是上京高门,而李家不过是边县来的,压根不在一个阶级,哪能拒绝婚事。

    李青溪与李芷兰对德妃的企图丝毫不知,此时此刻,她们正在听姜眠抱怨自己的婚事。

    赵苑苑眼睛都瞪大了:“你是说,你极有可能嫁给大皇子或者二皇子,而我要跟你共侍一夫?!”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觉得天都塌了:“这怎么会呢?”

    “如何不会,你不会真以为宫中此举是在选伴读吧?你一个武将之女,又是京城里出了名的不通诗书,让你伴读可能吗?”

    姜眠说话虽然耿直,但是事实。

    “可、可是我爹娘说,绝不会不会让我入宫的。”

    赵苑苑真心将姜眠当朋友,所以连家中父母说过的私房话,也在此刻尽数吐露。

    姜眠只觉得好笑:“你觉得你父母说了算,还是陛下说了算?”

    赵将军掌着兵权,明德帝就不可能放任他的儿女自由婚配。

    否则来个文武将官联合,他夜里都睡不安稳。

    恰逢立储的关键时刻,赵苑苑的归宿,极有可能是进皇子后院。

    眼下就看大皇子与二皇子,谁争得过谁了。

    李青溪也一时无言。

    这情况前世也发生过。

    当时赵苑苑是被定为二皇子侧妃,只不过她不愿意嫁,阴差阳错之下,毁了自己名节,差点落得个出家为尼的结局。

    赵家因此彻底还得罪了二皇子,屡屡受到针对。

    姜眠这一番话,彻底打击到了赵苑苑。

    她向来明媚的笑容消失不见,唉声叹气:“我不想嫁。”

    姜眠也跟着暗叹一声,自嘲道:“如我们这般家庭,自古以来的婚嫁决定权,从来不在自己手中,不是从父,便是从君。”

    世族要用婚嫁联合姻亲,皇权要用婚嫁压制臣属。

    说来说去,大家背负家族责任的同时,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罢了。

    李芷兰听了这话,便想起自家父亲,想要用她的婚姻,谋求仕途的事,不由得跟着心中泛苦。

    见她们情绪低落,李青溪试着安慰道:“这事还没定呢,何必早早烦心。”

    像她当初被赐婚给岑浮舟时,也觉得十分绝望。

    到如今,情况也在慢慢好转。

    前路未卜,谁知道结局如何呢。

    “若是我能考武举,上战场,哪还用烦心这件事?”赵苑苑不由得生出恼意,“我自幼习武,可比有些男儿郎还能打,偏偏只能待在闺阁里,憋屈死了。”

    她看向姜眠:“要是你能当家,哪里还用得着嫁给皇子啊,他们巴结你还来不及。”

    眼下只有她们几个人,赵苑苑说话也没了顾忌:“再说芷兰,才情在京都都是一等一的,她要是能考官,宰辅也是可以够得着的,结果现在就因为家世差了些,在京都择婚还要被挑三拣四,真是没劲!”

    李芷兰心中微微一颤。

    是啊。

    若是她能考官,李家二房也不至于立不起来。

    若是她能考官,父亲至少不会逼着她,去用婚事为他铺路。

    “还有青溪,聪明伶俐,能打架也会读书,什么都做得好,但她现在被赐婚给岑世子,旁人还说她高攀,岑世子除了好看一无是处,咱们要是有他那样的出身跟机会,不比他讨喜多了!”

    李青溪:“……”

    一无是处,那倒也不是。

    姜眠忍不住笑,截住话头:“好了好了,再说下去,咱们赵大小姐就该拳打侯府,脚踢皇城了,毕竟是在宫中,出了这扇门,这些话就当没说过。”

    姜家在宫中有些人脉,她倒不担心隔墙有耳,只提醒赵苑苑,不要向外人再提。

    抱怨归抱怨,皇权由不得她们反抗。

    这日之后,赵苑苑一直蔫蔫的,提不起精神来,只想尽快出宫。

    李青溪清楚她的想法,只能言语安抚一二。

    京都中风起云涌之时,岑浮舟从甸州转到了青州。

    几年前他曾在这里落难,也待过些许时日,如今再来,便是要寻求个真相。

    跟在他身边的护卫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昨日入住客栈之后,便将青州的情况一一道来。

    清早的街市虽比不得京都繁华,但各种货物应有尽有,食肆早早就开了,饭食的香味能传出好远。

    岑浮舟行在街上,姿态如竹,矜贵清俊,惹得不少小娘子回望。

    待到一处宅院门口,他才停下了脚步。

    宅邸门前挂着的牌匾上,写着李府二字,门口处的老管家见他们来了,赶忙迎客:“贵人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