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79章 拉拢王二
热门推荐:
开局躺平峰主,和万物五五开
末世:抱紧丧尸男友大腿吃香喝辣
得不到,不如选择放手
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
穿越次异世界的情缘2
同桌说:你压到我头发了
天命诗武
萌宝寻爱:破茧成蝶之旅
御兽:从青藤妖开始
二毛接着道:“二哥他爹是个读书人,他自然也识得字。老东家因自己草莽出身,对读书人比较看重,便培养二哥管理账目。二哥自幼体弱,常受欺负,对老东家这般武艺高强之人很是向往,二人相处情同父子。后来老东家病逝,临终前托付二哥照顾沈锦,二哥承蒙恩情,自是应允。当时沈锦才十五岁,赌坊里有不少人不服他。有个跟随老东家多年的兄弟,想独吞赌坊,起了杀心,也是二哥替沈锦挡了刀,沈锦才保住了性命。如此一来,二哥的恩义也算是偿还完了。”
芳霏听了,心想这王二重情重义,守信用,若能将他拉拢过来,想来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二毛说到此处,情绪又激动起来,愤慨道:“二哥多次救沈锦,帮他稳住赌坊里的那些人,如今沈锦站稳了脚跟,却越发看二哥不顺眼,竟要把他一脚踢开,连住处都要收回。二哥对他如同兄弟一般,他却如此狠心。” 说罢,二毛忍不住咬牙切齿。
芳霏心中暗自盘算,觉得拉拢王二这件事可行。此人有武艺傍身又重情重义,如今自己得防着沈锦使坏,身边有个了解他的人帮衬,心里能踏实不少。
被尿憋醒的不止二毛一人,在拐角处听了好一会儿的王二,轻咳一声走了出来。
王二可不像二毛那般没脑子,昨晚听姜老爹提起县城的两个铺子是芳霏在操持,今日又见芳霏堵住二毛问东问西,心里便明白她定有意图。
王二走上前几步,直截了当地问道:“小丫头,你这般打听,可是有什么想法?”
芳霏被看透心思,尴尬地笑了笑,坦率说道:“这不是觉着王二叔武艺高强,想拉拢您,我们势单力薄,好不容易经营两个铺子,谋口饭吃,如今被沈锦盯上了,实在害怕,不知二叔愿不愿意?”
王二心里清楚沈锦心狠手辣,虽说吃人嘴短,对姜家人也有几分同情,但却不愿与沈锦作对。思考一番后,回答道:“我可以暗中照看你们一二,但不会与沈锦明面上起冲突。”
二毛小声嘟囔道:“二哥就是心软,他那般行事,早把咱们当成眼中钉了。”
王二听了二毛嘟囔,瞪了他一眼,二毛立刻收声,不敢再吱声。
芳霏听了王二这话,心里总算踏实了些,说道:“二叔,有您这句话,我可就安心多了。往后您在县城的饭食,包在我们身上。”
说完,还朝二毛眨眨眼,笑着道:“当然,二毛叔也有份。”
如此一来,也算是把王二拉拢过来了,准确地说,是沈锦把王二推到了他们这边。
王二和二毛在姜家小院蹭了顿早饭,才悠悠地朝镇上走去。
昨儿个如意家的麦子收割完了,今儿个老宅的麦子就被拉到了打谷场上。骡小伙这几日可出了大力,眼瞅着都正午了,姜老爹还牵着它,拉着碌碡在压麦子。
老宅里剩下的几个人和刘氏,都在场上翻弄麦秆。
这会儿用不上如意和芳霏,她俩就在家操持一家人的饭食。
姜长业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已经能下地溜达溜达,正牵着杉子往后院走,去瞅瞅鹌鹑养殖房的笼子搭得牢不牢固。
从养殖房出来,姜长业又溜达到菜园,走到如意的宝贝辣椒秧跟前。
他指使杉子:“仔细翻翻叶子,瞅瞅下头藏没藏青虫,别让虫子把辣椒秧咬坏了。”杉子干这活儿熟门熟路,听了爹的吩咐,立马蹲下忙活起来。
姜长业瞧了瞧四周,看着后院的栅栏,心里琢磨:等腿彻底好了,得把这栅栏加固加固。后院里有辣椒、鹌鹑养殖房,还有花大价钱弄的蹲便器和洗澡房,可都是值钱玩意儿,一定得护好了。
越想这后院的值钱物件,他心里越发着急,觉得这事儿耽搁不得。不成,今天就得跟老爹提一嘴,还得麻烦老人家,等过几天种上水稻,赶紧来把后院栅栏加固一下。
这会儿姜老爹不在,要是听到自家儿子又给他安排活儿,保不准会说:“我可谢谢你咧,儿子啊,你爹就不能歇会儿。”
不光姜长业盘算着修后院栅栏,这会子在厨房的如意和芳霏,正商量盖青砖瓦房的事儿呢,打算把前院后院都砌上青砖墙。
可眼下钱不够,一家人刚解决温饱,接下来就想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芳霏出主意:“咱们可以照着京城四合院的模样盖房子。”
如意一直向往四合院,忙不迭回应:“行,你画画功底好,回头先画个图,给咱阿爷瞅瞅。这事靠咱爹不靠谱,还得麻烦阿爷。”
姜老爹在打谷场上连着打了三个喷嚏,心里纳闷:这是谁惦记我这把老骨头呢?
夏收时节,乡下人都趁着日头好,急着把粮食收回家,姜家人也不例外,中午都不回家吃饭。
如意和芳霏做好饭食,就提着饭盒,一道往打谷场送。
姜家的饭菜香便在打谷场上飘扬开,隔壁的姜广田母亲张兰忍不住夸赞:“如意、芳霏这俩丫头真能干,饭菜做得可真香。”
这话刚落,另一边的钱小芬听了,酸溜溜地开口:“人家又是肉又是鸡的,咱穷人家哪能比得过。”
芳霏拨出一小碗红烧鸡块和红烧肉,走到张兰跟前,笑着说:“婶子,您尝尝。”边说边把菜拨到张兰正端着的碗里。
接着,芳霏下巴一扬,脆生生地说:“咱们就是有肉有鸡,谁让咱们自己能挣呢。”说完,还朝钱小芬那边翻了个白眼。
又补了一句:“有些人眼红,就只能干瞪眼,哼,她就是捞不着。”
钱小芬气得拿筷子直戳碗,跟碗有仇似的。她婆婆赵氏瞧见了,大声训斥:“不吃拉倒,碗又没招你惹你。”
钱小芬憋屈得眼眶泛红,起身就要往家跑。钱小芬丈夫见状,赶忙起身拉她,被她一把甩开,还骂骂咧咧:“没用,就知道伺候那几亩破地,能挣啥钱?”
芳霏听了,心想这王二重情重义,守信用,若能将他拉拢过来,想来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二毛说到此处,情绪又激动起来,愤慨道:“二哥多次救沈锦,帮他稳住赌坊里的那些人,如今沈锦站稳了脚跟,却越发看二哥不顺眼,竟要把他一脚踢开,连住处都要收回。二哥对他如同兄弟一般,他却如此狠心。” 说罢,二毛忍不住咬牙切齿。
芳霏心中暗自盘算,觉得拉拢王二这件事可行。此人有武艺傍身又重情重义,如今自己得防着沈锦使坏,身边有个了解他的人帮衬,心里能踏实不少。
被尿憋醒的不止二毛一人,在拐角处听了好一会儿的王二,轻咳一声走了出来。
王二可不像二毛那般没脑子,昨晚听姜老爹提起县城的两个铺子是芳霏在操持,今日又见芳霏堵住二毛问东问西,心里便明白她定有意图。
王二走上前几步,直截了当地问道:“小丫头,你这般打听,可是有什么想法?”
芳霏被看透心思,尴尬地笑了笑,坦率说道:“这不是觉着王二叔武艺高强,想拉拢您,我们势单力薄,好不容易经营两个铺子,谋口饭吃,如今被沈锦盯上了,实在害怕,不知二叔愿不愿意?”
王二心里清楚沈锦心狠手辣,虽说吃人嘴短,对姜家人也有几分同情,但却不愿与沈锦作对。思考一番后,回答道:“我可以暗中照看你们一二,但不会与沈锦明面上起冲突。”
二毛小声嘟囔道:“二哥就是心软,他那般行事,早把咱们当成眼中钉了。”
王二听了二毛嘟囔,瞪了他一眼,二毛立刻收声,不敢再吱声。
芳霏听了王二这话,心里总算踏实了些,说道:“二叔,有您这句话,我可就安心多了。往后您在县城的饭食,包在我们身上。”
说完,还朝二毛眨眨眼,笑着道:“当然,二毛叔也有份。”
如此一来,也算是把王二拉拢过来了,准确地说,是沈锦把王二推到了他们这边。
王二和二毛在姜家小院蹭了顿早饭,才悠悠地朝镇上走去。
昨儿个如意家的麦子收割完了,今儿个老宅的麦子就被拉到了打谷场上。骡小伙这几日可出了大力,眼瞅着都正午了,姜老爹还牵着它,拉着碌碡在压麦子。
老宅里剩下的几个人和刘氏,都在场上翻弄麦秆。
这会儿用不上如意和芳霏,她俩就在家操持一家人的饭食。
姜长业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已经能下地溜达溜达,正牵着杉子往后院走,去瞅瞅鹌鹑养殖房的笼子搭得牢不牢固。
从养殖房出来,姜长业又溜达到菜园,走到如意的宝贝辣椒秧跟前。
他指使杉子:“仔细翻翻叶子,瞅瞅下头藏没藏青虫,别让虫子把辣椒秧咬坏了。”杉子干这活儿熟门熟路,听了爹的吩咐,立马蹲下忙活起来。
姜长业瞧了瞧四周,看着后院的栅栏,心里琢磨:等腿彻底好了,得把这栅栏加固加固。后院里有辣椒、鹌鹑养殖房,还有花大价钱弄的蹲便器和洗澡房,可都是值钱玩意儿,一定得护好了。
越想这后院的值钱物件,他心里越发着急,觉得这事儿耽搁不得。不成,今天就得跟老爹提一嘴,还得麻烦老人家,等过几天种上水稻,赶紧来把后院栅栏加固一下。
这会儿姜老爹不在,要是听到自家儿子又给他安排活儿,保不准会说:“我可谢谢你咧,儿子啊,你爹就不能歇会儿。”
不光姜长业盘算着修后院栅栏,这会子在厨房的如意和芳霏,正商量盖青砖瓦房的事儿呢,打算把前院后院都砌上青砖墙。
可眼下钱不够,一家人刚解决温饱,接下来就想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芳霏出主意:“咱们可以照着京城四合院的模样盖房子。”
如意一直向往四合院,忙不迭回应:“行,你画画功底好,回头先画个图,给咱阿爷瞅瞅。这事靠咱爹不靠谱,还得麻烦阿爷。”
姜老爹在打谷场上连着打了三个喷嚏,心里纳闷:这是谁惦记我这把老骨头呢?
夏收时节,乡下人都趁着日头好,急着把粮食收回家,姜家人也不例外,中午都不回家吃饭。
如意和芳霏做好饭食,就提着饭盒,一道往打谷场送。
姜家的饭菜香便在打谷场上飘扬开,隔壁的姜广田母亲张兰忍不住夸赞:“如意、芳霏这俩丫头真能干,饭菜做得可真香。”
这话刚落,另一边的钱小芬听了,酸溜溜地开口:“人家又是肉又是鸡的,咱穷人家哪能比得过。”
芳霏拨出一小碗红烧鸡块和红烧肉,走到张兰跟前,笑着说:“婶子,您尝尝。”边说边把菜拨到张兰正端着的碗里。
接着,芳霏下巴一扬,脆生生地说:“咱们就是有肉有鸡,谁让咱们自己能挣呢。”说完,还朝钱小芬那边翻了个白眼。
又补了一句:“有些人眼红,就只能干瞪眼,哼,她就是捞不着。”
钱小芬气得拿筷子直戳碗,跟碗有仇似的。她婆婆赵氏瞧见了,大声训斥:“不吃拉倒,碗又没招你惹你。”
钱小芬憋屈得眼眶泛红,起身就要往家跑。钱小芬丈夫见状,赶忙起身拉她,被她一把甩开,还骂骂咧咧:“没用,就知道伺候那几亩破地,能挣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