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104章 如意受赏
热门推荐:
洪荒:杀敌爆修为,阐教崩溃了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九州风云变
量子传奇
开局躺平峰主,和万物五五开
末世:抱紧丧尸男友大腿吃香喝辣
得不到,不如选择放手
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
穿越次异世界的情缘2
这场雨下得那叫一个尽兴!上等水田里刚冒芽的麦苗,得了畅快,身体随着水流跳动着。中等旱田里的大豆和苞谷也都得了好处,精神抖擞的。就连下等田地里的粟和黍,也都喝了个水饱,长势看着都比之前强了不少。
可在清平县通往姜家村的官道上,林捕头和身旁的两名衙役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被这雨浇了个透心凉。
三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林捕头护着身下的包裹,用手抹了把脸,扯着嗓子喊了句:“痛快!” 喊完,便又继续扬鞭策马前行。
等到了清平县通往姜家村的那条岔路口时,天空已经放晴了。林捕头瞧着眼前这条被修整过的小路,上面还均匀地撒着些石子,心里顿时感到十分讶异。不过,他一想到怀里揣着的那个包裹,再想想姜家村近来发生的事儿,也就觉得没那么奇怪了。
原来,这两日每到山地快要收工的时候,姜老爹和老姜头就会赶着自家的爱车,到山地那儿,把从山上捡下的碎石,拉到村口这条小路上。
村里收工的汉子们也都很自觉,每人都带上铁锨,一块儿过来平整路面,把石子均匀地铺开,然后使劲夯实。
所以今天下过雨后,这条路走起来就不像以前那样深一脚浅一脚的了。林捕头他们三人的马,倒成了头一批受益的。
正坐在家中皂角树下择菜的如意,忽然听到门口传来马鸣声,她赶忙放下手中的菜,快步走到门口。
一名衙役刚下马准备敲门,如意已经从里面打开了一条门缝。一看是林捕头和两名衙役,如意立刻快速打开了大门。就听下马的林捕头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姜如意接旨!”
如意一听,二话不说,“扑通” 一声立马就跪在了地上,那速度快得很。如意心里还暗自嘀咕:在这时代生活,就得守这儿的规矩啊。不过她心里也好奇,还真想瞧瞧这圣旨到底啥模样。
林捕头这一嗓子可不小,在后院忙活的三位老伙计都被招来了。三个小老头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姜老爹和姜里正一人架着老姜头的一条胳膊,急急忙忙就往院门口赶。
隔壁在家的张翠花,听到是官爷来宣读圣旨,心里害怕,也不敢出来往前凑,只能透过门缝偷偷往外瞧。
林捕头等三位老爷子都跪下了,又瞧了瞧,见没别人再出来,料想其他家人不在家,这才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农女姜如意,聪慧过人,改良农具,兴农有功,特赐良田五十亩、白银百两,望汝再接再厉,造福一方。钦此!”
如意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心里头满是惊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用所学做了些改变,竟能得到这般丰厚的赏赐。
姜老爹激动得眼眶都红了,盯着如意手中的圣旨,心里直念叨:赶明儿得多买些香烛纸钱,去祖坟那儿好好拜拜,把这喜事告诉爹娘。
姜里正和姜老爹看着如意手中的圣旨,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跟自己得了赏赐似的,满脸的骄傲。
林捕头把怀中的包裹递给如意,笑着说道:“这便是皇上的赏赐,姑娘可一定要收好。”
姜如意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心里想着:这皇帝还真不错,他是真给实在东西啊,不像曾经穿越小说中看到的,就给些字画,还不能变卖,或者给个空名头,随便就把人打发了。
见旨意已经传达到了,林捕头便打算带着衙役回衙门复命。如意赶忙上前挽留,笑着说道:“林捕头,您几位这一路赶来也辛苦了,不如留下吃了午食再走。” 林捕头假意推脱了一番,可他身边的两位衙役,一听如意这话,眼睛都亮了起来。
自从上次在姜家小院吃了顿丰盛的午食后,这三人就一直惦记着。这次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差事,林捕头便自告奋勇,带着自己的亲信来了。
三位老伙计那可都是人精,一听林捕头推脱时那不太强硬的语气,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毕竟之前大家一起同桌吃过饭,这三位小老头对这几位官爷也没多少畏惧。于是,他们一人拉着一个,就把林捕头和衙役往姜家小院里拽。
如意见人都进院子了,也转身准备回院。这时候,远远跟在林捕头后面听宣读圣旨的村民们,还有隔壁的张翠花,一下子拉开门,快步围了过来。
大家嘴里都是对如意的恭喜话,大家伙都没见过圣旨,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如意手中那明黄色的布料,眼里满是渴求。
如意一看大家这模样,知道他们心里在想啥,便大大方方地把圣旨打开,让大家轮流观摩。
众人也都知道这圣旨珍贵无比,谁都不敢伸手去摸,只是一个个睁大眼睛,恨不得把圣旨的模样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好回去跟别人好好讲讲。
姜家小院内,林捕头到底还是把在姜家村口看到的路况问了出来。这一问,可就打开了三位老伙计的话匣子。
他们又说起了山地的事儿,还提到如意出的铺路主意,说什么 “要想富,先修路”,接着又把村里打算建造私塾的事儿拿出来讲。总之,村里的每一点发展,都让这三位小老头打心眼里感到自豪,觉得特别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
门口这边,如意结束了让大家观摩圣旨的事儿,便拉住最后要离开的张翠花,央求道:“婶子,我家里来客人了,麻烦您去山地那边给我阿奶他们说一声。回头我给您送盘红烧肉。”
张翠花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这有啥麻烦的,婶子我可不是贪图你家东西的人。” 说完,咂吧着嘴,喜笑颜开地往后山走去。
如意转身回到院子里,把皇帝赏赐的东西归置好,然后一头扎进厨房,准备再次大显身手。
可在清平县通往姜家村的官道上,林捕头和身旁的两名衙役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被这雨浇了个透心凉。
三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林捕头护着身下的包裹,用手抹了把脸,扯着嗓子喊了句:“痛快!” 喊完,便又继续扬鞭策马前行。
等到了清平县通往姜家村的那条岔路口时,天空已经放晴了。林捕头瞧着眼前这条被修整过的小路,上面还均匀地撒着些石子,心里顿时感到十分讶异。不过,他一想到怀里揣着的那个包裹,再想想姜家村近来发生的事儿,也就觉得没那么奇怪了。
原来,这两日每到山地快要收工的时候,姜老爹和老姜头就会赶着自家的爱车,到山地那儿,把从山上捡下的碎石,拉到村口这条小路上。
村里收工的汉子们也都很自觉,每人都带上铁锨,一块儿过来平整路面,把石子均匀地铺开,然后使劲夯实。
所以今天下过雨后,这条路走起来就不像以前那样深一脚浅一脚的了。林捕头他们三人的马,倒成了头一批受益的。
正坐在家中皂角树下择菜的如意,忽然听到门口传来马鸣声,她赶忙放下手中的菜,快步走到门口。
一名衙役刚下马准备敲门,如意已经从里面打开了一条门缝。一看是林捕头和两名衙役,如意立刻快速打开了大门。就听下马的林捕头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姜如意接旨!”
如意一听,二话不说,“扑通” 一声立马就跪在了地上,那速度快得很。如意心里还暗自嘀咕:在这时代生活,就得守这儿的规矩啊。不过她心里也好奇,还真想瞧瞧这圣旨到底啥模样。
林捕头这一嗓子可不小,在后院忙活的三位老伙计都被招来了。三个小老头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姜老爹和姜里正一人架着老姜头的一条胳膊,急急忙忙就往院门口赶。
隔壁在家的张翠花,听到是官爷来宣读圣旨,心里害怕,也不敢出来往前凑,只能透过门缝偷偷往外瞧。
林捕头等三位老爷子都跪下了,又瞧了瞧,见没别人再出来,料想其他家人不在家,这才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农女姜如意,聪慧过人,改良农具,兴农有功,特赐良田五十亩、白银百两,望汝再接再厉,造福一方。钦此!”
如意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心里头满是惊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用所学做了些改变,竟能得到这般丰厚的赏赐。
姜老爹激动得眼眶都红了,盯着如意手中的圣旨,心里直念叨:赶明儿得多买些香烛纸钱,去祖坟那儿好好拜拜,把这喜事告诉爹娘。
姜里正和姜老爹看着如意手中的圣旨,脸上都笑开了花,就跟自己得了赏赐似的,满脸的骄傲。
林捕头把怀中的包裹递给如意,笑着说道:“这便是皇上的赏赐,姑娘可一定要收好。”
姜如意接过沉甸甸的银子,心里想着:这皇帝还真不错,他是真给实在东西啊,不像曾经穿越小说中看到的,就给些字画,还不能变卖,或者给个空名头,随便就把人打发了。
见旨意已经传达到了,林捕头便打算带着衙役回衙门复命。如意赶忙上前挽留,笑着说道:“林捕头,您几位这一路赶来也辛苦了,不如留下吃了午食再走。” 林捕头假意推脱了一番,可他身边的两位衙役,一听如意这话,眼睛都亮了起来。
自从上次在姜家小院吃了顿丰盛的午食后,这三人就一直惦记着。这次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差事,林捕头便自告奋勇,带着自己的亲信来了。
三位老伙计那可都是人精,一听林捕头推脱时那不太强硬的语气,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毕竟之前大家一起同桌吃过饭,这三位小老头对这几位官爷也没多少畏惧。于是,他们一人拉着一个,就把林捕头和衙役往姜家小院里拽。
如意见人都进院子了,也转身准备回院。这时候,远远跟在林捕头后面听宣读圣旨的村民们,还有隔壁的张翠花,一下子拉开门,快步围了过来。
大家嘴里都是对如意的恭喜话,大家伙都没见过圣旨,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如意手中那明黄色的布料,眼里满是渴求。
如意一看大家这模样,知道他们心里在想啥,便大大方方地把圣旨打开,让大家轮流观摩。
众人也都知道这圣旨珍贵无比,谁都不敢伸手去摸,只是一个个睁大眼睛,恨不得把圣旨的模样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好回去跟别人好好讲讲。
姜家小院内,林捕头到底还是把在姜家村口看到的路况问了出来。这一问,可就打开了三位老伙计的话匣子。
他们又说起了山地的事儿,还提到如意出的铺路主意,说什么 “要想富,先修路”,接着又把村里打算建造私塾的事儿拿出来讲。总之,村里的每一点发展,都让这三位小老头打心眼里感到自豪,觉得特别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
门口这边,如意结束了让大家观摩圣旨的事儿,便拉住最后要离开的张翠花,央求道:“婶子,我家里来客人了,麻烦您去山地那边给我阿奶他们说一声。回头我给您送盘红烧肉。”
张翠花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这有啥麻烦的,婶子我可不是贪图你家东西的人。” 说完,咂吧着嘴,喜笑颜开地往后山走去。
如意转身回到院子里,把皇帝赏赐的东西归置好,然后一头扎进厨房,准备再次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