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54章 小院炊烟
热门推荐:
开局躺平峰主,和万物五五开
末世:抱紧丧尸男友大腿吃香喝辣
得不到,不如选择放手
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
穿越次异世界的情缘2
同桌说:你压到我头发了
天命诗武
萌宝寻爱:破茧成蝶之旅
御兽:从青藤妖开始
这天气一热,啥吃食都不好存放,没辙,只能寻个阴凉地儿。姜老三被分出去单过的时候,虽说只搭了个茅草屋子,可在吃水这件事儿上,倒还真没含糊。专门花了钱,请人打了口井,就打在后院。就冲这点,刘氏都忍不住赞许,说他也就干成了这么一件靠谱事儿。
在成意小哥帮衬下,仨人就着油灯亮光,忙得脚不沾地。剥羊的剥羊,拔鸡毛的拔鸡毛,切好块,再仔细分装了,一股脑儿全吊到后院井里保鲜。等这一通忙活完,天都快亮了。
如意到底还是个半大孩子,小身子骨累得直打晃,上下眼皮直打架,可还是强撑着,抬起眼皮瞅了瞅顾成意,有气无力地嘟囔:“我说,成意小哥,下回咱要送礼,可赶早不赶晚,大白天的动手,夜里也能睡个安稳觉。”话还没说完,一个长长的哈欠就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顾成意心里也清楚,这事儿办得确实不妥,都怪他那不拘小节的亲娘,把他忽悠来干这活儿了。其实,他也是有些想念如意做的菜肴,这才应下的。
也不知为何,他娘不让他出村子,从小他的活动范围就被圈在后山附近。小时候,见娘去镇上卖东西,他就缠着要跟着去,可每次都被娘严词拒绝。等长大些,被泼了太多冷水,他也就没那股子凑热闹的劲头了。
所以,从小到大顾成意只能偶尔吃到娘从集市上带来的糕点,以及娘烤的焦糊的肉,上次吃到如意的饭菜,他也是惊为天人。
因此,在娘让他半夜送礼之时,他没多想就径直扛着猎物,从山上飞身而下。
此时,听到如意那带着困意的埋怨,顾成意脸上一热,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应道:“我记住了。”
好吧,言语简短,还是那个寡言的顾成意。
如意这边话音刚落,又扭头冲着刘氏说道:“娘啊,您闺女我这会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这一整天折腾下来,浑身累得散了架,太需要好生歇一歇了,今个我想睡到自然醒。”
说完,如意脚下已经朝着自己房间挪去,整个人迷迷糊糊的,边走还边扬起手,有气无力地摆了几下,算是跟顾成意和刘氏打了招呼,示意自个儿先走一步了。
刘氏瞧着如意那晃晃悠悠、迷迷糊糊的模样,心里又是一阵心疼,这孩子累成啥样了;可看着她那副强撑着困意还不忘摆手告别的小模样,又忍不住发笑。再一寻思,这事儿的源头不还是自家那口子嘛,当下心里就埋怨起此刻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竖着耳朵偷听外头动静的姜长业来。
这边姜长业在屋里,冷不丁打了个喷嚏,赶忙拢了拢披在肩头的单衣,嘴里嘟囔着:“啧,咋还有点凉飕飕的。”边说边侧身,又给身旁小杉子的薄单子往上拉了拉。
院里的顾成意,看着没啥需要自己帮忙的了,便恭恭敬敬朝刘氏行了个礼,开口告辞。
刘氏站在院里,就瞧见顾成意“刷刷”两下子的工夫,人就稳稳站到了墙头之上,紧接着又是“刷刷”几下,眨眼间,人就消失得不见了。
刘氏不禁咂咂嘴,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她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人生里,仅能记得的几个词儿当中的一个——“神出鬼没”。
看成意没了踪影,她抬手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转身回了屋子。
一进屋,就瞅见姜老三躺在床上,眼睛亮晶晶的,也不知在想啥呢。刘氏一想到如意累成那样,心里就来气,当下就不想搭理他,自顾自地脱了鞋,从床尾那儿慢慢挪到床上,背对着姜老三躺了下来。
姜老三没察觉他媳妇的情绪,开口道:“成意那小子来啦?听着是给送的羊和鸡,那明日有口福了。”说着,想到如意那手艺,眼泪就要从嘴巴里流出来。
刘氏本就一肚子气,听他这话,更懒得搭理,一翻身,手摸了摸杉子的后脑勺,触手一片湿漉,全是汗,再瞅瞅被拉到脖颈子的薄单子,火“噌”地就冒起来了,扭过身对着姜老三就吼:“姜长业,你咋这么没谱呢!给孩子盖这么严实,是生怕他不长痱子咋的?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眼睛里咋就看不到如意丫头累成啥样了?不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就不知道心疼!”
姜老三瞅着一向好脾气的媳妇今儿个跟炮仗似的,心里一哆嗦,再一寻思,媳妇说得在理啊,得想法子哄哄。
(此处省略一万字哄媳妇的过程)
总之呢,姜老三身残志坚,自有他的方法。
到了第二天,姜家小院里的人都睡到了日晒三竿,头一个醒的是被尿憋得直蹬腿的杉子。
小家伙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就往床下爬,这一爬可不得了,一脚正正地踩到姜长业那条受伤的腿上。
姜长业“嗷”的一嗓子,那叫声惨烈得哟,把刘氏和如意都给震醒了。杉子也吓傻了,杵在那儿,不知所措。
姜长业疼得嘴唇直哆嗦,吐出两个字:“你……你……”
还是刘氏清醒,手脚麻溜,一把揪住杉子的后脖领子,轻轻巧巧地把他拎下床。
这一通忙活后,一家四口总算是吃上了一顿不早不午的饭。
下晌,如意跟往常一样,到后院菜园瞅了瞅长得茁壮的辣椒苗,又摘了些熟透的蔬菜,这才回了前院。
如意和刘氏一块儿,把吊在井里保鲜的全羊捞出来,准备做晚食。
如意手脚麻利,先把羊耳切成细丝,热水里焯一焯,捞出来,浇上香醋、蒜末、生抽这些调料,三两下拌匀了,装盘,顺手拿个盖子扣上,搁在一旁。
嘴馋的小杉子哪肯挪窝啊,眼巴巴地围着厨房转,扯着嗓子喊:“大姐,需不需要帮忙呀?你看杉子能干啥,尽管吱声!”喊完,还煞有介事地学大人模样,作了个揖。
在一旁切羊里脊肉的刘氏瞧着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说道:“去去去,外面玩去,等好吃的做出来,少不了你的份儿。”
杉子瞅着那扣着盖子的羊耳盘,心里不甘,如意瞅见了,笑着逗他:“小弟,这羊耳你要不要尝尝?就是有点费牙,得多嚼几下才能下肚。”
杉子一听有吃的,哪还管得了别的,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直说要。如意笑着夹了两根放进杉子嘴里,打发他去找爹。
等刘氏把羊里脊肉切好,装进碗里,如意这边手脚也不停,打进蛋清,再搁上酱油、酒这些调料,下手抓匀了,又撒上一把面粉,接着抓,抓得匀匀实实的,放那儿腌上一小会儿,手又伸向别的要腌制的食材。
没一会儿,刘氏开始往灶膛里添柴,火苗“噌”地一下蹿起来,烧得旺旺的。如意瞅准时机,往锅里倒上热油,紧接着把葱段、蒜末、姜丝一股脑儿扔进去,“噼里啪啦”一阵响,香味立马就从厨房飘出去了。
爆炒羊肉可得拿捏火候,眼瞅着羊肉变色,稍微翻炒几下,片刻工夫,这道菜就出锅装盘了。
接着就是炖羊腩,这可得耐着性子,小火慢慢煨。羊腩切成小块,先下热锅煎,煎到两面金黄,再加上各种调料、冬瓜块,盖上锅盖,慢慢炖,直炖到肉质软烂,汤汁醇厚,这才能盛出来。
烤羊排和烤羊头更是一绝,用足了各种香料腌制,腌得透透的,架到院子里新升起来的火堆上,姜长业拖着伤腿在旁边守着,时不时拿个刷子给它们翻翻面、刷上点油。
小杉子像个小陀螺似的,围着烤架转个不停,扯着姜长业的衣角问:“爹,能吃了吗?”问得姜长业头晕脑胀。
这会儿,厨房里刘氏和如意母女俩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一道道菜肴就这么展现了出来:
冷盘有凉拌羊耳丝、酱香羊腱子;
热盘有葱爆羊肉、炖羊腩、手抓羊肉、红焖羊肉,末了还炖了一锅羊杂汤。
如意还贴心地搭配着全羊宴做了几道清爽解腻的新鲜时蔬。这一顿忙活下来,虽说又热又累,可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心里那成就感,满满当当的。
就在这时,姜家小院的门“砰砰”响了两声,只听门外传来一个老头的声音:“如意啊,开门喽!”
在成意小哥帮衬下,仨人就着油灯亮光,忙得脚不沾地。剥羊的剥羊,拔鸡毛的拔鸡毛,切好块,再仔细分装了,一股脑儿全吊到后院井里保鲜。等这一通忙活完,天都快亮了。
如意到底还是个半大孩子,小身子骨累得直打晃,上下眼皮直打架,可还是强撑着,抬起眼皮瞅了瞅顾成意,有气无力地嘟囔:“我说,成意小哥,下回咱要送礼,可赶早不赶晚,大白天的动手,夜里也能睡个安稳觉。”话还没说完,一个长长的哈欠就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顾成意心里也清楚,这事儿办得确实不妥,都怪他那不拘小节的亲娘,把他忽悠来干这活儿了。其实,他也是有些想念如意做的菜肴,这才应下的。
也不知为何,他娘不让他出村子,从小他的活动范围就被圈在后山附近。小时候,见娘去镇上卖东西,他就缠着要跟着去,可每次都被娘严词拒绝。等长大些,被泼了太多冷水,他也就没那股子凑热闹的劲头了。
所以,从小到大顾成意只能偶尔吃到娘从集市上带来的糕点,以及娘烤的焦糊的肉,上次吃到如意的饭菜,他也是惊为天人。
因此,在娘让他半夜送礼之时,他没多想就径直扛着猎物,从山上飞身而下。
此时,听到如意那带着困意的埋怨,顾成意脸上一热,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应道:“我记住了。”
好吧,言语简短,还是那个寡言的顾成意。
如意这边话音刚落,又扭头冲着刘氏说道:“娘啊,您闺女我这会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这一整天折腾下来,浑身累得散了架,太需要好生歇一歇了,今个我想睡到自然醒。”
说完,如意脚下已经朝着自己房间挪去,整个人迷迷糊糊的,边走还边扬起手,有气无力地摆了几下,算是跟顾成意和刘氏打了招呼,示意自个儿先走一步了。
刘氏瞧着如意那晃晃悠悠、迷迷糊糊的模样,心里又是一阵心疼,这孩子累成啥样了;可看着她那副强撑着困意还不忘摆手告别的小模样,又忍不住发笑。再一寻思,这事儿的源头不还是自家那口子嘛,当下心里就埋怨起此刻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竖着耳朵偷听外头动静的姜长业来。
这边姜长业在屋里,冷不丁打了个喷嚏,赶忙拢了拢披在肩头的单衣,嘴里嘟囔着:“啧,咋还有点凉飕飕的。”边说边侧身,又给身旁小杉子的薄单子往上拉了拉。
院里的顾成意,看着没啥需要自己帮忙的了,便恭恭敬敬朝刘氏行了个礼,开口告辞。
刘氏站在院里,就瞧见顾成意“刷刷”两下子的工夫,人就稳稳站到了墙头之上,紧接着又是“刷刷”几下,眨眼间,人就消失得不见了。
刘氏不禁咂咂嘴,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她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人生里,仅能记得的几个词儿当中的一个——“神出鬼没”。
看成意没了踪影,她抬手捂着嘴,打了个哈欠,转身回了屋子。
一进屋,就瞅见姜老三躺在床上,眼睛亮晶晶的,也不知在想啥呢。刘氏一想到如意累成那样,心里就来气,当下就不想搭理他,自顾自地脱了鞋,从床尾那儿慢慢挪到床上,背对着姜老三躺了下来。
姜老三没察觉他媳妇的情绪,开口道:“成意那小子来啦?听着是给送的羊和鸡,那明日有口福了。”说着,想到如意那手艺,眼泪就要从嘴巴里流出来。
刘氏本就一肚子气,听他这话,更懒得搭理,一翻身,手摸了摸杉子的后脑勺,触手一片湿漉,全是汗,再瞅瞅被拉到脖颈子的薄单子,火“噌”地就冒起来了,扭过身对着姜老三就吼:“姜长业,你咋这么没谱呢!给孩子盖这么严实,是生怕他不长痱子咋的?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眼睛里咋就看不到如意丫头累成啥样了?不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就不知道心疼!”
姜老三瞅着一向好脾气的媳妇今儿个跟炮仗似的,心里一哆嗦,再一寻思,媳妇说得在理啊,得想法子哄哄。
(此处省略一万字哄媳妇的过程)
总之呢,姜老三身残志坚,自有他的方法。
到了第二天,姜家小院里的人都睡到了日晒三竿,头一个醒的是被尿憋得直蹬腿的杉子。
小家伙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就往床下爬,这一爬可不得了,一脚正正地踩到姜长业那条受伤的腿上。
姜长业“嗷”的一嗓子,那叫声惨烈得哟,把刘氏和如意都给震醒了。杉子也吓傻了,杵在那儿,不知所措。
姜长业疼得嘴唇直哆嗦,吐出两个字:“你……你……”
还是刘氏清醒,手脚麻溜,一把揪住杉子的后脖领子,轻轻巧巧地把他拎下床。
这一通忙活后,一家四口总算是吃上了一顿不早不午的饭。
下晌,如意跟往常一样,到后院菜园瞅了瞅长得茁壮的辣椒苗,又摘了些熟透的蔬菜,这才回了前院。
如意和刘氏一块儿,把吊在井里保鲜的全羊捞出来,准备做晚食。
如意手脚麻利,先把羊耳切成细丝,热水里焯一焯,捞出来,浇上香醋、蒜末、生抽这些调料,三两下拌匀了,装盘,顺手拿个盖子扣上,搁在一旁。
嘴馋的小杉子哪肯挪窝啊,眼巴巴地围着厨房转,扯着嗓子喊:“大姐,需不需要帮忙呀?你看杉子能干啥,尽管吱声!”喊完,还煞有介事地学大人模样,作了个揖。
在一旁切羊里脊肉的刘氏瞧着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说道:“去去去,外面玩去,等好吃的做出来,少不了你的份儿。”
杉子瞅着那扣着盖子的羊耳盘,心里不甘,如意瞅见了,笑着逗他:“小弟,这羊耳你要不要尝尝?就是有点费牙,得多嚼几下才能下肚。”
杉子一听有吃的,哪还管得了别的,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直说要。如意笑着夹了两根放进杉子嘴里,打发他去找爹。
等刘氏把羊里脊肉切好,装进碗里,如意这边手脚也不停,打进蛋清,再搁上酱油、酒这些调料,下手抓匀了,又撒上一把面粉,接着抓,抓得匀匀实实的,放那儿腌上一小会儿,手又伸向别的要腌制的食材。
没一会儿,刘氏开始往灶膛里添柴,火苗“噌”地一下蹿起来,烧得旺旺的。如意瞅准时机,往锅里倒上热油,紧接着把葱段、蒜末、姜丝一股脑儿扔进去,“噼里啪啦”一阵响,香味立马就从厨房飘出去了。
爆炒羊肉可得拿捏火候,眼瞅着羊肉变色,稍微翻炒几下,片刻工夫,这道菜就出锅装盘了。
接着就是炖羊腩,这可得耐着性子,小火慢慢煨。羊腩切成小块,先下热锅煎,煎到两面金黄,再加上各种调料、冬瓜块,盖上锅盖,慢慢炖,直炖到肉质软烂,汤汁醇厚,这才能盛出来。
烤羊排和烤羊头更是一绝,用足了各种香料腌制,腌得透透的,架到院子里新升起来的火堆上,姜长业拖着伤腿在旁边守着,时不时拿个刷子给它们翻翻面、刷上点油。
小杉子像个小陀螺似的,围着烤架转个不停,扯着姜长业的衣角问:“爹,能吃了吗?”问得姜长业头晕脑胀。
这会儿,厨房里刘氏和如意母女俩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一道道菜肴就这么展现了出来:
冷盘有凉拌羊耳丝、酱香羊腱子;
热盘有葱爆羊肉、炖羊腩、手抓羊肉、红焖羊肉,末了还炖了一锅羊杂汤。
如意还贴心地搭配着全羊宴做了几道清爽解腻的新鲜时蔬。这一顿忙活下来,虽说又热又累,可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心里那成就感,满满当当的。
就在这时,姜家小院的门“砰砰”响了两声,只听门外传来一个老头的声音:“如意啊,开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