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第84章 五十两
热门推荐:
开局躺平峰主,和万物五五开
末世:抱紧丧尸男友大腿吃香喝辣
得不到,不如选择放手
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
穿越次异世界的情缘2
同桌说:你压到我头发了
天命诗武
萌宝寻爱:破茧成蝶之旅
御兽:从青藤妖开始
平日里,姜家村口那棵大槐树下,都是村里的妇人们聚在一块儿唠家常。可眼下,坐着的却是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
为啥呢?这不正是夏收刚过,又要忙着耕种的时候。但凡还能出把力气的,都下田干活儿去了。剩下这几位,走路都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平日里只能在祠堂后墙根儿靠着忆往昔。
难得啊,他们也迎来了一年里没几天的好日子,能占着大槐树下这绝佳的位置,舒舒服服地乘乘凉。
几位老人里头,有个眼神还算灵光的,瞧见前面小路上来了一行人。隔得远,瞧不太清楚,就赶忙招呼身旁的老伙计们一块儿看。这几个老头,立马伸长了脖子,齐刷刷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转瞬间,一行人就到了跟前。几位老人在这世上活了大半辈子,哪能不认得官家的服饰。
一时间,心里头又是害怕,又是敬畏,当然,对这些官差为啥来村里,也满是好奇。
还是那个眼神好点的老头,壮着胆子往前迈了一步,正打算开口问问,就见后面马车里下来个人,正是姜长盛。
紧接着,姜长盛伸手搀扶着被颠得差点吐出来的张主簿下了车。
姜长盛快步走到大槐树下,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对那位眼睛好点的老人说道:“二爷爷,主簿大人特意来咱们村,视察些事。”
几位老人一听,来的竟是县衙的主簿,慌得赶忙颤颤巍巍地要上前见礼。这时,缓过那阵恶心劲儿的张主簿,赶忙摆了摆手,说道:“几位老人家,不必多礼。”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虽听到张主薄免礼之言,但是一生经验还是驱使他们恭敬地拱手作揖。
随后,姜长盛带着一行人匆匆直奔如意家而去。
几位老人站在大槐树下,目光追随着姜长盛一行人的身影,直至其渐渐远去。
老人们难掩激动之情,一位老人开口说道:“咱姜家村,有长盛这一大家子在,怕是要迎来好日子喽!”
此时,如意正与刘氏在院子里忙着浸泡稻谷。
忽听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唯一闲着的小杉子,欢快地蹦跳着跑去开门。门开后,只见大伯领着一群人站在门外,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杉子小朋友,自然不认得那些官差的服饰,嘴里喊着:“大伯!”,眼睛却不住地往旁边一位大叔的佩刀上瞟。
刘氏和如意听到杉子的呼喊声,便知是姜长盛来了,心中不禁纳闷,早上不是刚回县城去了吗?二人齐齐转头向门外望去。
此刻,站在门口的姜长盛,轻轻摸了摸杉子的头,应了一声:“唉。”
接着,便朝着望过来的如意说道:“如意啊,主簿大人前来,说是要看看咱那曲辕犁。”
刘氏和如意抬眼看到门口众人的官服,便赶忙起身,迅速脱下身上用旧衣改制的围裙,在围裙上随意擦了擦手,然后将围裙挂在院中的绳子上,快步朝门口走来。
刘氏和如意赶忙一同向张主簿行礼见礼。刘氏虽说不是头一回见张主簿了,可到底是乡下百姓,心里头怕官,紧张得话都不敢多说。
如意见状,赶忙开口道:“主簿大人,真是让您见笑啦!咱庄户人家,院子里乱糟糟的,您可千万别怪罪。” 说着,便伸手要将张主簿一行人往院子里迎。
张主簿此趟前来,主要是为了瞧那曲辕犁,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如意啊,听姜文书讲,这曲辕犁是你琢磨着改造出来的,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 ?”
姜长盛心里明白主簿着急得很,毕竟来的时候,车跑得飞快,都快把人颠吐了,主簿也没说降降车速。
当下便开口道:“如意啊,咱先办正事要紧。这会儿那曲辕犁在啥地方呢?”
如意忙应道:“阿爷不在家,我们也没法子犁地,就把那曲辕犁借给里正爷爷家了。”
姜老爹要是听到此话,定会心中嘀咕:没我在,这家还真就转不起来咯。
听到如意的回答,主簿一行人,在姜长盛的带领下,大步朝着姜里正家的田里走去。
如意瞧着被安排拴在门口的几匹马,还有把村路都堵住的马车,和刘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奈。她们俩哪里会赶马进院子啊,这时候,如意心里头可想念自家阿爷了。
而此刻,在后面院子养殖房里照料鹌鹑的姜长业,压根不知道前院发生了啥事儿。就算知道了,他那条腿走路都不利索,还要担心被马踩到,也帮不上啥忙。
且说张主簿一行人到了姜里正家的田边。要说这群人里,就属赵吏员最为兴奋激动。
他眼疾手快,一下子就从姜里正的大儿子姜长全手里把犁夺了过来,嘴里嚷嚷着就要耕地。姜长全哪敢反抗,只能乖乖地站在一旁。
姜家村的田地都集中在一块儿。这会儿,大部分姜家村的人都在田里忙活。大家瞧见有官老爷来了,纷纷围过来行礼。
众人随后便目睹了主簿那略显笨拙的犁地模样。主簿打小在书香门第长大,对农耕之事本就不太熟悉。
可他这人好胜心强,瞧见赵吏员轻轻松松地赶着老牛,在田里走了个来回,嘴里不停地称赞:“这犁可真是好用!”
张主簿见状,也按捺不住,心想自己也得体验一番,这样也好写折子向上级报告。
不得不说,咱们的主簿大人确实兢兢业业。他那不服输的性子一上来,二话不说,就赶着老牛下了田。只见他歪歪扭扭地在田里走了个来回,众人敢看不敢笑。
主簿这一番亲力亲为的举动,可把姜家村的人给折服了,一下子收获了不少 “粉丝”。
要说主簿大人到底体验出这犁好不好用,还真不太清楚。毕竟没有个对比,他唯一的感受大概就是农耕着实不容易。
不过,听到姜家村用过这犁的人,还有赵吏员一个劲儿地夸赞,主簿心里对这犁的好处已是深信不疑。
只见他大手一挥,开口道:“姜如意当赏,赏银五十两!” 说罢,便转头示意文书姜长盛,让他赶紧把这事儿记下来,安排下去。
姜家村众人听闻主簿大人口中的银两,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为啥呢?这不正是夏收刚过,又要忙着耕种的时候。但凡还能出把力气的,都下田干活儿去了。剩下这几位,走路都晃晃悠悠、颤颤巍巍的,平日里只能在祠堂后墙根儿靠着忆往昔。
难得啊,他们也迎来了一年里没几天的好日子,能占着大槐树下这绝佳的位置,舒舒服服地乘乘凉。
几位老人里头,有个眼神还算灵光的,瞧见前面小路上来了一行人。隔得远,瞧不太清楚,就赶忙招呼身旁的老伙计们一块儿看。这几个老头,立马伸长了脖子,齐刷刷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转瞬间,一行人就到了跟前。几位老人在这世上活了大半辈子,哪能不认得官家的服饰。
一时间,心里头又是害怕,又是敬畏,当然,对这些官差为啥来村里,也满是好奇。
还是那个眼神好点的老头,壮着胆子往前迈了一步,正打算开口问问,就见后面马车里下来个人,正是姜长盛。
紧接着,姜长盛伸手搀扶着被颠得差点吐出来的张主簿下了车。
姜长盛快步走到大槐树下,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对那位眼睛好点的老人说道:“二爷爷,主簿大人特意来咱们村,视察些事。”
几位老人一听,来的竟是县衙的主簿,慌得赶忙颤颤巍巍地要上前见礼。这时,缓过那阵恶心劲儿的张主簿,赶忙摆了摆手,说道:“几位老人家,不必多礼。”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虽听到张主薄免礼之言,但是一生经验还是驱使他们恭敬地拱手作揖。
随后,姜长盛带着一行人匆匆直奔如意家而去。
几位老人站在大槐树下,目光追随着姜长盛一行人的身影,直至其渐渐远去。
老人们难掩激动之情,一位老人开口说道:“咱姜家村,有长盛这一大家子在,怕是要迎来好日子喽!”
此时,如意正与刘氏在院子里忙着浸泡稻谷。
忽听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唯一闲着的小杉子,欢快地蹦跳着跑去开门。门开后,只见大伯领着一群人站在门外,没怎么见过世面的杉子小朋友,自然不认得那些官差的服饰,嘴里喊着:“大伯!”,眼睛却不住地往旁边一位大叔的佩刀上瞟。
刘氏和如意听到杉子的呼喊声,便知是姜长盛来了,心中不禁纳闷,早上不是刚回县城去了吗?二人齐齐转头向门外望去。
此刻,站在门口的姜长盛,轻轻摸了摸杉子的头,应了一声:“唉。”
接着,便朝着望过来的如意说道:“如意啊,主簿大人前来,说是要看看咱那曲辕犁。”
刘氏和如意抬眼看到门口众人的官服,便赶忙起身,迅速脱下身上用旧衣改制的围裙,在围裙上随意擦了擦手,然后将围裙挂在院中的绳子上,快步朝门口走来。
刘氏和如意赶忙一同向张主簿行礼见礼。刘氏虽说不是头一回见张主簿了,可到底是乡下百姓,心里头怕官,紧张得话都不敢多说。
如意见状,赶忙开口道:“主簿大人,真是让您见笑啦!咱庄户人家,院子里乱糟糟的,您可千万别怪罪。” 说着,便伸手要将张主簿一行人往院子里迎。
张主簿此趟前来,主要是为了瞧那曲辕犁,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如意啊,听姜文书讲,这曲辕犁是你琢磨着改造出来的,能不能让我们见识见识 ?”
姜长盛心里明白主簿着急得很,毕竟来的时候,车跑得飞快,都快把人颠吐了,主簿也没说降降车速。
当下便开口道:“如意啊,咱先办正事要紧。这会儿那曲辕犁在啥地方呢?”
如意忙应道:“阿爷不在家,我们也没法子犁地,就把那曲辕犁借给里正爷爷家了。”
姜老爹要是听到此话,定会心中嘀咕:没我在,这家还真就转不起来咯。
听到如意的回答,主簿一行人,在姜长盛的带领下,大步朝着姜里正家的田里走去。
如意瞧着被安排拴在门口的几匹马,还有把村路都堵住的马车,和刘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奈。她们俩哪里会赶马进院子啊,这时候,如意心里头可想念自家阿爷了。
而此刻,在后面院子养殖房里照料鹌鹑的姜长业,压根不知道前院发生了啥事儿。就算知道了,他那条腿走路都不利索,还要担心被马踩到,也帮不上啥忙。
且说张主簿一行人到了姜里正家的田边。要说这群人里,就属赵吏员最为兴奋激动。
他眼疾手快,一下子就从姜里正的大儿子姜长全手里把犁夺了过来,嘴里嚷嚷着就要耕地。姜长全哪敢反抗,只能乖乖地站在一旁。
姜家村的田地都集中在一块儿。这会儿,大部分姜家村的人都在田里忙活。大家瞧见有官老爷来了,纷纷围过来行礼。
众人随后便目睹了主簿那略显笨拙的犁地模样。主簿打小在书香门第长大,对农耕之事本就不太熟悉。
可他这人好胜心强,瞧见赵吏员轻轻松松地赶着老牛,在田里走了个来回,嘴里不停地称赞:“这犁可真是好用!”
张主簿见状,也按捺不住,心想自己也得体验一番,这样也好写折子向上级报告。
不得不说,咱们的主簿大人确实兢兢业业。他那不服输的性子一上来,二话不说,就赶着老牛下了田。只见他歪歪扭扭地在田里走了个来回,众人敢看不敢笑。
主簿这一番亲力亲为的举动,可把姜家村的人给折服了,一下子收获了不少 “粉丝”。
要说主簿大人到底体验出这犁好不好用,还真不太清楚。毕竟没有个对比,他唯一的感受大概就是农耕着实不容易。
不过,听到姜家村用过这犁的人,还有赵吏员一个劲儿地夸赞,主簿心里对这犁的好处已是深信不疑。
只见他大手一挥,开口道:“姜如意当赏,赏银五十两!” 说罢,便转头示意文书姜长盛,让他赶紧把这事儿记下来,安排下去。
姜家村众人听闻主簿大人口中的银两,纷纷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