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还珠之倾世之恋 > 第597章 瑞妃告状

还珠之倾世之恋 第597章 瑞妃告状

    青鸾和蜜罐对视一眼,心领神会,立刻身形一闪,如鬼魅般隐身在暗处,眨眼间便没了踪迹,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萧云整了整衣衫,抬头望向养心殿的方向,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纤细却坚韧的身形。

    她迈着沉稳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朝着养心殿走去,裙摆随风轻轻摆动,似带着几分笃定,一步一步,渐行渐远。

    漱芳斋

    紫薇用过午膳以后。

    她紧攥着手中的丝帕,犹豫再三,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神色冷峻地对身旁的明月下着命令,“明月,去侍卫所将尔康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她的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唯有此刻直面尔康,才能稍稍解开心中那团乱麻。

    明月微微俯身,轻声应道:“奴婢这就去。”

    说罢,匆匆转身,脚步轻快地出了门。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瑞妃,此刻正憋了一肚子火,肺都要气炸了。

    她原以为自己封了妃位,成了这万寿宫的一宫主位。

    往后在这宫中便有了十足的说话的话语权,走到哪儿都能被人高看一眼,尽享尊荣。

    可没成想,今日在萧云面前,却似那跳梁小丑一般,被狠狠打脸,这般不堪一击,真是让她恨意难消。

    瑞妃乘坐着那顶金碧辉煌的步辇,一路晃晃悠悠地来到了慈宁宫外。

    到了地方,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下了步辇。

    只见她莲步轻移,站在宫门外静静等着太后召见,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与不甘。

    慈宁宫

    太后正坐在那张雕花梨木书桌前,手持毛笔,专心致志地写着字。

    宣纸之上,墨香四溢,太后的笔法刚劲有力又不失温婉,一看便是浸淫书法多年。

    桂嬷嬷脚步匆匆从外间进来,微微欠身,轻声禀报,“老佛爷,瑞妃前来谢恩了。”

    太后微微抬眸,轻轻收了笔,不紧不慢地说道:“叫她去偏殿吧。”

    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瑞妃由宫女领着,沿着那长长的回廊,七拐八拐地去了慈宁宫的偏殿。

    过了一会儿,太后才在桂嬷嬷的搀扶下,不疾不徐地来到了偏殿。

    瑞妃看见太后,眼睛一亮,立刻十分恭敬地行礼,双膝跪地,上身前倾,双手伏地,声音轻柔婉转,“臣妾给老佛爷请安,愿老佛爷福寿绵延。”

    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试图展现出自己最乖巧柔顺的一面,期望能讨得太后欢心,好为自己今日的狼狈找回些许颜面。

    太后坐在上位,目光淡淡地在瑞妃身上一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在瑞妃的身上,太后似乎找到了那种颐指气使的感觉。

    太后稳步走向那雕龙刻凤的主位,衣袂轻拂,如云般飘动,周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太后缓缓落座后,目光淡淡地扫向下方,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免礼,找哀家有事?”

    瑞妃待听到太后开口,这才直起身来。

    她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眼中透着讨好与谄媚:“臣妾是来叩谢老佛爷恩典的。

    臣妾心中跟明镜似的,若不是老佛爷您老人家慧眼识珠。

    臣妾根本就不会有这个位分。

    这后宫佳丽如云,能得您垂青,实乃臣妾三生有幸,所以臣妾是定要来谢恩的。”

    说着,她又微微欠身,行了个万福礼,姿态优雅,尽显恭敬。

    太后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双眸,很是享受这种掌控别人命运的感觉。

    她轻轻抬手,示意瑞妃起身,语气里透着几分满意,“你为了皇室延绵子嗣,这是你应得的。”

    一提到子嗣,瑞妃眼中瞬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不自然。

    她下意识地抬手轻抚了一下微微隆起的腹部。

    好在殿内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太后身上,并没有人留意到她这细微的动作。

    瑞妃稍作镇定,随即开启了她的哭诉告状模式,眼眶微红,声音带着一丝委屈与愤慨:“老佛爷您是不知道,刚刚在来的路上,臣妾碰见了那萧云,她实在是嚣张至极!”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的场景,添油加醋地诉说着萧云的种种“嚣张行径”。

    什么故意挡路不让行啦,对她言语顶撞啦,甚至还歪曲事实,说萧云身边的护卫对她不敬,仿佛受了莫大的冤屈。

    太后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也顿觉头疼。

    她怎会不知萧云此人?这些日子以来,她不是没想过设法对付,可每次刚有动作,就发现各种方法都行不通。

    一来皇上对萧云护得太紧,简直如同稀世珍宝一般,不容有半点闪失;

    二来萧云那丫头确实有些能耐,行事滴水不漏,让人抓不住把柄。

    如今,她又被册封为国师,地位尊崇,在这宫中更是如日中天,根本就难以撼动,除非……

    太后正沉思间,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缓缓移到瑞妃的肚子上,盯着看了几眼。

    她嘴角不自觉地含笑,对她越发热情起来。

    瑞妃被太后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有些不明所以。

    但也不敢多问,只能顺着太后的话题,跟她聊着天。

    太后时不时看似关心地问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情况如何,眼睛却透着深意:“胎儿可还安稳?平日里可有什么不适?”

    瑞妃一一回禀,脸上洋溢着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太医说胎儿发育得很好,一切正常!

    臣妾也每日小心着,就盼着能给皇上诞下子嗣,为皇室尽份绵薄之力。”

    太后微微点头,随即扭头对身旁的桂嬷嬷轻声吩咐,“去,把库房里那几匹蜀锦、上好的燕窝,还有前些日子西域进贡的珍珠首饰,都拿些出来赏给瑞妃。”

    桂嬷嬷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太后又转过头,看着瑞妃,语重心长地安抚道:“你如今有孕在身,万不可动了胎气,好生养着便是。

    至于其他的事儿,哀家心里有数。”

    瑞妃心中虽然疑惑太后为何突然对自己这般慷慨,又为何不明言,要怎么处置萧云,但她也只是将萧云的行为,告诉了太后,并未提其他。

    毕竟,在这深宫里,有些心思只能藏在心底,彼此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