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 第111章 雁门太守行

都重生了谁抢皇位啊 第111章 雁门太守行

    时间又过了两天。

    春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此时已到了最后一天。

    宫里的回复已经下来了,李泽岳正为此事发愁。

    “张旭任镇抚司主官,刘洋任经历司主官,那绣春司呢……还真没合适的人选。”

    千秋楼顶层,李泽岳站在栏杆旁,看着楼下忙碌的探子们,一时有些无奈。

    他还真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做自己黑暗中的眼睛,既忠心又实力强劲,还能铁面无私,这人从哪里找啊。

    李泽岳摇了摇脑袋,看来此人还是得靠自己慢慢培养。

    刑部十三衙门最近的工作很多,既要负责贡院外围的安保,又得参与城门的登记事项,还得派人暗中监察那些准备参加一个月后武举的家伙们。

    还好衙门里的人不少,能勉强应付那么繁重的工作。

    “大人,大人。”

    匆匆的脚步声自楼梯处传来,让李泽岳皱起眉头。

    刘洋快步走进房间,拱手一礼。

    “如此着急忙慌的,怎么了?”

    李泽岳还真未见过自家秘书什么时候那么不稳当过。

    “大人,北蛮使节进城了。”

    李泽岳挑了挑眉毛,问道:“鸿胪寺可有给他们安排驿馆?”

    “有的,还是安排在八方阁。”

    “不就是一群蛮子,用得着那么大惊小怪吗?”

    李泽岳拍了拍刘洋的肩膀,笑道:“你这马上就是五品大员了,若非你太过年轻,本该是和张旭一样,正四品官衔。如此着急忙慌的,成何体统?”

    “不是啊大人,北蛮使节来的人不少,连他们的枢密院副使都来了,还来了一个征南大都督吾侗的义子,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吾侗的……义子?”李泽岳双眼有些失神,口中喃喃道:“他怎么敢的?”

    “据衙门在北蛮的探子称,此人名为吾杨,武学天赋绝顶,甚有吾侗当年风采。”刘洋解释道。

    “我知道了,他们何时入宫面圣?”

    “鸿胪寺安排的是明日,当时我们也能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为何了。”

    李泽岳缓缓点头,面色有些阴沉。

    吾侗的义子啊……

    你敢来,你是那个。(大拇指朝上)

    我让你跑了,我就是这个。(大拇指朝下)

    ……

    贡院考场中。

    陆瑜坐在自家的小包间里,闻着考场内散发的脚臭头油味,只感觉一阵阵的反胃。

    “真受罪啊……”

    今天是春闱的最后一天,每天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呆着,除了动脑子写字便是吃饭,再然后就是睡觉,对很多平日锦衣玉食的公子来说就是折磨。

    策论经义已经完成了,

    陆瑜眼看着考卷的诗赋,一时有些犯了难。

    “要求写忠君报国的诗吗?”

    “这tm谁出的考题啊,当真不要脸皮!”

    陆瑜咂巴着嘴巴,心里痛骂着主考官。

    “以后谁再说那吴夫之是真正的读书人,老子撕烂他的嘴,这不溜须拍马挺有一套吗?”

    陆瑜叹息了一会,终究还是提起了笔。

    “总不能不考吧。”

    他脑海中静静思考着,回想着当今陛下的一生。

    幼时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在太傅座下读书;少年时入京封为太子,到军中历练;壮年即位,朝中尚不安稳,北蛮便三线南下,进犯中原。

    然后便是御驾亲征,大破敌军,班师回朝,坐稳皇位。接着设采律司、兴科举、改革税法、修水利……

    他的一生毋庸置疑是伟大的,且还在继续。

    当然,他这一生最为昭着的,还是马上的功绩。

    “马上的功绩……”

    陆瑜抓耳挠腮,脑海中止不住地回想起李泽岳在书房中喋喋不休地那些诗词。

    主要是那些千古名句,那家伙既然念出来了,对于他这种读书人来说,不用刻意去背,那些诗词就已经刻到脑海里了。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陆瑜还在挣扎着。

    “抄不抄呢?”

    “我可是陆家人,怎么能做这种苟且之事?”

    “没事吧,反正又没人知道,大不了被他笑话一顿。”

    “陆家藏雨剑,宁折不弯!”

    “你不想参加殿试,冲冲状元之位?”

    “哎呀,该死的李老二!”

    若非李泽岳整天在他面前絮叨,他也能写出来中规中矩的诗词,虽比不上其策论经义的质量,但通过春闱进入殿试是没事的。

    可现在他脑海中全是李泽岳诵出那那些千古佳句,他再想原创,实在是憋不出来。

    “罢了罢了……”

    陆瑜把脸皱成了苦瓜,勉为其难地提起笔来,在考卷上缓缓写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落笔,

    陆瑜。

    看着考卷上工工整整的字体,读着那气势磅礴的诗文,陆瑜唉声叹气地趴在了桌子上。

    “造孽啊——”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铜锣三声响,

    宣布了本次维持三天的春闱正式结束。

    这个丧失了全部理想信念的年轻人,陆家的嫡孙,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考场。

    “大哥!”

    远远的,陆瑜听到自家妹子的叫喊声。

    抬头看去,陆姑苏身边那一脸笑意的年轻人正朝自己挤眉弄眼。

    “怎么了,那么垂头丧气,莫不是我给你背的诗词不在考题范围内?”

    李泽岳笑容满面地上前,搂住了陆瑜的肩膀。

    “没事,以你的能力,诗词中规中矩也能过,到殿试再好好发挥呗,到时候我把我新写的诗词全给你背上一遍,我就不信他考不到!”

    李泽岳搂着陆瑜的膀子,边走边低声道。

    陆瑜皱着鼻子,不说话。

    “你干嘛啊,是不是馋酒了。

    走,春归楼,喝茅台去。”

    看着那人关切的眼神,陆瑜无奈地长叹一声,轻轻道:

    “黑云压城城欲摧。”

    “啥?”

    李泽岳好像没听清楚。

    “我说,黑云压城城欲摧!”

    陆瑜又大声说了一遍。

    李泽岳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这不是考着了吗,那你那么垂头丧气干什么?

    相信我,考官绝对得吓一跳,这诗绝对是本次春闱诗赋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