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 > 第83章 最佳人选

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 第83章 最佳人选

    窗外,天色渐晚,若不是腹中无食饥肠辘辘,只怕李明阳这会儿还没察觉到已是这个时候了。

    这年头的客栈不只包含住宿,还能提供三餐,若是舍得花钱,还能准备下一桌酒席。

    晌午来的时候,店里还没有多少人,这会儿就已经住满了。

    都是进京赶考的,能有这资格的,就足以吊打一众读书人了。文人相轻的劲儿也展现的淋漓尽致,还没下楼,就听见几个读书人在为几个词而争执着。

    “用行更好些。”

    李明阳听着几人的对子,喃喃念叨着,但没惊动任何人,就这么顺着楼梯下楼去了。

    楼下用餐的人也不少,李明阳找了个最角落的地方,只要了一碗面。

    只要能填饱肚子对李明阳而言就足够了。

    忽然,门外一个穿着打扮看似平凡,但布料却贵的惊人的男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对方也不知道给掌柜看了什么东西,随后压低嗓音:“我来这打听个人,可曾接过一个叫李明阳的客人?”

    找他的?

    李明阳警觉的抬起头来。

    此人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人家的家丁。

    他的名气再大也不可能传扬到京城来。

    莫非是吕畅?将他丢下还不够,还想要将事做得绝一些?

    吕畅接二连三的刁难让李明阳不得不防。

    看来入住的时候选择用假名字是对了。

    当看着那个来打听自己情况的人失望而归,李明阳低头吃着碗中的面,脸上仍是一片平静。

    那人离开后几步追上一辆马车,随后再不回话。

    “王爷,没有。”

    贤王蹙眉。

    莫非是路上耽误了时间,还没抵达京城?

    但只要知道李明阳会来,贤王就已经高兴许多了。

    马车从城里一直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此次前去北方四省视察,一来是了解本地民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赋税一事。

    皇上坐在书案前,头也不抬地处理着面前的这些奏折,眼神中只有疲惫。

    直到贤王已来到身前,皇上才吐出一句来。

    “此次北上还算顺利吗?”

    贤王点头,“北部的民情确实有所提升,但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旱灾,粮产虽较南方要高上许多,但调配到南方,也很难有余富。”

    皇上的面色变得更难看了。

    这消息不好不坏,仍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贤王本是皇上亲生兄弟,最是能理解皇上眼下的为难。

    可他却是什么都做不得。

    皇上将手中的卷轴放到一边,抬起头来:“赋税一事朕已在早朝上说了不知多少次,几位皇子也在处理,却始终没有进展。”

    皇上看着贤王:“依皇弟之见,此事应该如何化解?”

    见皇上问了,贤王没有丝毫隐瞒:“皇上只怕是没有用对人。太子之位虽然定下,但太子过去的五年之中表现平平,其他的皇子或权或名,都有自己的目的,依我看,只有一位九皇子,是全无私心的。”

    贤王的一句,还真是说中了皇上的心思.

    在众多皇子之中,九皇子虽然年纪虽小,但自幼就展现出超脱寻常皇子的气质来。

    不仅五岁就语出惊人,更是有着一颗爱民之心,能为国家之事而烦忧。

    若是日后当真将朝中之难交到九皇子的手上,倒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但正是因为九皇子心思在外,才会忘却眼下的许多麻烦。

    曾在宫中许久的皇上怎会不知后宫的那些争斗?

    九皇子根基不稳,若是毫无招架,年少有为就成了麻烦事。

    “眼下还不是时候。”

    皇上看到了贤王眼中的那一丝失落。

    “不过现在时机不成,不等于以后。皇弟此次云游四省,将来也见识过许多能人。在此次进京考中的才子之中选一人送到九皇子那。”

    皇上说着眼眸中更多了几分慈爱。

    那不是君王对待臣子的眼神。

    而是父亲在关心着儿子。

    “朝中的关系不可靠,还得选个可行之人。”

    贤王惊诧,脑海中立刻想起了李明阳的那张脸。

    论学识论才能李明阳绝不输给任何人。

    虽然如今还不清楚下落,但只要现世就一定能惊艳众人。

    只是,会试还没开始。

    结果未定,还是不要将话说得太满。

    “皇上尽管放心,此事包在我的身上。”

    皇上点点头:“此一番着实是辛苦你了。”

    他的眼中早已布满了血丝,已经疲惫的连说话的声音都是轻的,却仍无法休息,想到边关吃紧,想到国中灾害,皇上就夜不能寐。

    就连与王爷道别的时间都没有,只低头处理起手头上的卷宗。

    当贤王走出大殿之时,天色已经暗淡了许多。

    此时九皇子正从外面走进。

    瞧见贤王后,九皇子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一抹亲近的笑。

    “王叔回来了?”

    贤王嗯了一声:“九皇子近来成就不小,我这才刚回来,耳朵里就灌满了。”

    这本是一句夸赞的话,可落在九皇子的耳朵里,却好像是变了味道。

    “都是些表面,做不得实事。”

    说着九皇子长叹口气,脸色也沉了许多。

    “其他皇兄早已掌权,哪怕心思不在朝中,也仍有行动的能力。唯独我一人,空有一腔热血,却什么都做不得,只能处理一些杂事。”

    明明是一副少年的模样,可双眸中却写满了愁。

    贤王清楚,这正是九皇子与众不同之处。

    随即又想起方才与皇上说过的话。

    “九皇子还记得当年北上巡视时遇到的那个李明阳吗?”

    这名字九皇子记得。

    年仅七岁,他比自己还矮一头,愣是能处事不惊的站在马车前将当地的疾苦娓娓道来。

    这样的人世间难遇,九皇子是想忘也忘不了。

    “如今他已从北洲出发,正前往京城。不出意外,这次会试上便能瞧见他的成绩了。”

    想起那天晚上的相遇,贤王就更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说起话来更多了一丝偏向的味道。

    “等到此事会试结束,你可要尽快收编自己的势力了,这李明阳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将他收入麾下,绝对能帮上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