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 > 第53章 让我们试试

穿越农家子,科举当自强! 第53章 让我们试试

    “还不错,村口有一口水井,这附近还有一条小河,就算是不错了,可家家户户这么大一片地,光是靠人浇水肯定是不成,再说,家里有青壮年倒还好一些,要是家里只有老人那……”

    村里人的苦用不着多少,放眼一看就全明白了。

    楚鹤迁点点头,立刻跟随在村民的后面,去地里看看。

    这家村子足有四十多户人家,虽然比不了百户村,但也不算冷清。

    听说夫子愿意过来,一个个都跟着凑了过来。

    楚鹤迁一打眼,就大概知道情况了。

    要说这里吃水都成问题,情况要麻烦许多。

    可要说附近有水井和小河,情况就又不相同了。

    饱读诗书多年,楚鹤迁的脑海中瞬间多了好几种法子。

    这事要想解决倒也容易。

    “这村里……”

    “这村里就没想过要挖水渠么?”

    李明阳先行将话抢了过来,眨巴着眼睛。

    楚鹤迁满眼欣慰。

    这一点他们两个倒是想到一起去了。

    但村里人看李明阳不过是个孩子,说的话也不是太相信,况且……

    “谁说没有,这村里之前是挖过水渠的,没用。”

    “可不是,水虽然是流下去了,但很多都浪费了,地头的水太多,庄稼都要被淹死了,后面还不是啥也没有?”

    到底还是个孩子,说话不是那么顶用。

    几人依旧将希望寄托在楚鹤迁的身上。

    可李明阳身上还真就是有一股劲儿。

    这事没分析出个所以然来,绝对不能退缩的劲儿。

    “要真是那样,可就不是缺水的问题了,而是水渠用的不好。”

    说完也不管这些村里人是怎么看自己的,昂这头:“带我去地里再瞧瞧。”

    好歹是楚鹤迁带来的学生,这些人不敢耽误,立刻带到了有水渠的人家。

    这水渠挖的不深,里面只垫了石头,水流大的时候,还能顺着水渠一路向下,可要是水流慢一些,可就全都顺着石头缝流下去了。

    “难怪不行,原来是这水渠的建造方式不对。”

    见李明阳认真,村民们却没啥信心的样子,楚鹤迁决定帮他一把。

    这会儿故意抬高了声调。

    “李明阳,若是依照你的意思,这东西应该怎么改?”

    李明阳稍作思索,很快脑海中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

    “这水渠不光要留在地头,还得铺设出几条通向里面,这样才能确保所有的水都能送到里面,关键是要简单拆卸,不用的时候拆掉,也不妨碍开春翻地。”

    至于这材料,李明阳也很快有了想法。

    “用竹子,竹子砍开之后,里面能用来存水,这水就不会漏出去了,而且长度足够,一根接着一根,就算是弄坏了也不心疼,不用的时候就从地里搬出来,简单方便。”

    本来柳谦修在这方面是没什么思绪的。

    现在被李明阳一提醒,脑袋里也瞬间有了一个不错的注意。

    “对,而且村里人这些地都是挨着的,那就干脆做一个统一的,还要在里面用木头做上活动的阻拦,要是谁家的地不缺水,直接挡上就是了,旱灾来的时候,一救那就是一批地。”

    这样不光解决了一两家的问题,全家的问题就全解决了。

    这两个孩子是越说越热闹。

    村里人有听进去的也跟着频频点头,但大部分都只是呆在一边。

    眼睛一会儿看看两个少年,一会儿看看楚鹤迁。

    没有夫子点头,他们可不敢轻易相信两个少年。

    村长倒是有些动了心思:“楚夫子,他们两人说的,这……”

    楚鹤迁看向两人,眼睛里竟多了一丝欣赏的味道。

    “说的不错,确实是个不错的治理办法,但能不能成,还需要找村里人的地试试才行。”

    在实践成功之前,一切都是不作数的。

    一听说要找试验品,这些村里人个个都向后退。

    这可是关乎到他们秋天的收成问题,谁也不愿意拿自家的庄稼去冒险。

    还是村长一咬牙:“就用我家的。”

    旁边立刻有人提醒:“村长,这可不行,你家栓子明年不是还要娶媳妇呢,这要是秋收的时候……”

    “那总不能看着大家的地出事啊,大不了让我儿子多等两年。”

    李明阳听着,心里酸酸的。

    这还是一位不错的村长。

    很快几个身强力壮的就去附近的竹林砍竹子了。

    竹子这东西砍起来不算费劲儿,没一会儿,几个汉子就弄回来了好几根。

    将竹子横着切开,一份为二,这就是两片。

    李明阳立刻上前,叫他们先将曾经水渠里的石子拿开,随后按照自己所想的样子进行搭建。

    最关键的房是要留出漏水的孔洞。

    这个年头没有电钻,但好在庄稼人家里就是不缺这些干活儿的东西。

    用石锥在侧面敲打两下,一个能伸进指头的小孔就打好了。

    柳谦修则是带着几人丈量过尺寸之后,进行木块的加工。

    这些东西楚鹤迁没教过,但在农学类的书籍中却有少量记载。

    楚鹤迁站在田间地头看着自己的两位弟子忙忙碌碌的,心情都跟着好了不少。

    “这两个孩子,还真聪明啊,我看这法子多半能成。”

    “还没放水呢,你咋知道一定能成?万一不行,村长家的庄稼怕是……”

    两旁的议论声不断,却并没有影响到李明阳和柳谦修的进度。

    在两人的一番准备之下,一个最简单的水渠总算是做好了。

    现在只要开闸放水,马上就能知道结果了。

    现场的所有人都像是瞬间绷着一根神经似的。

    最紧张的人肯定是村长了。

    要是不成,还是和以前一样,那地头的庄稼就真的是白种了。

    很快有汉子将水倒了进来。

    水顺着竹子做成的管道流进了村长家的地里!

    不像曾经石头堆积的水渠那样容易渗水,这一次水流的很顺畅,从最前面到最后面都能统一进行浇灌!

    “成了!”

    李明阳心中激动。

    而柳谦修,这会儿也调试起了自己做好的开关。

    在木片下放之后,地头的水流果然被堵住了,一点也没有漏到外面。

    虽然这东西十分简陋,但确确实实是帮村长家将地浇灌好了。

    而这一切,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