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 第213章 由番邦人买单

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 第213章 由番邦人买单

    第 213 章 由番邦人买单

    在那天竺贵族识趣地道歉之后,胤礽当场叫人称了十两金豆子给摊主夫妇。

    他留下的三百两,都是金豆子,看着散碎,却省去了剪金块的麻烦。

    看着摊主夫妇手脚麻利地收起金豆子,胤礽询问他们是否原谅那天竺贵族。

    摊主夫妇两人脸上都要笑开花了,忙不迭地点头说着原谅。

    这十两金子换算成银子也就是一百两,够两人养着一家几口舒舒服服的过好几年了,而这几个番邦人就算把小摊全砸碎,也花不了十两碎银,何况只是掀了几个桌子。

    临走,胤礽又大声叮嘱摊主夫妇,若是有人敢打那金子的主意,就让他们去直接去五城察院找法士善。

    跟在一旁的法士善满嘴苦涩。

    他都能想象得到,五城察院接下来闹哄哄的,跟菜市场一般无二的日子了。

    而周边动了些小心思的人,则是眼神闪烁了一瞬,随即把小心思压了下去。

    一百两虽然不少,但是远没有到能让他们铤而走险的地步。

    接下来,胤礽挨家挨户的送温暖,直到最后一家赔礼道歉完了,怀里还剩下九十两黄金。

    后面那几家子,苦主都在,施暴的番邦贵族却已经离开京都了,气的胤礽直接踹了法士善一脚。

    那些番邦人道歉结束之后,胤礽大发慈悲的将他们放了。

    所有番邦人如蒙大赦,点头哈腰地赶紧开溜。

    胤礽朝着胤禛道,

    “日后交代底下的人手,不必惯着这些蛮夷!”

    胤禛点头应下。

    最后剩的这几十两黄金,胤礽也懒得往詹事府带了,于是就带着眼巴巴跟了一路的百姓,又回了广安门附近。

    先是让禁军向天空开了一枪示警,然后又叫禁军统领爬上马车顶,大声向着百姓宣布——

    今日在场的百姓,可以去此地任何小吃摊上吃东西,但不许争抢,不许外带,不许与人发生争执,否则就直接抓起来,送到五城察院关押一个月。

    最后由番邦人买单!仅限今日!

    在场百姓本来还有些畏惧禁军手里的火铳,想要偷偷溜走的也大有人在,但听到禁军统领说可以免费吃饭,又瞬间沸腾了起来。

    有胆子稍大一些的百姓向胤礽发问,

    “真的吗?大人?!”

    他们也能看得出来,所有人都是听从胤礽的命令行事的。

    “当然是真的,你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千万别给番邦人省钱!”

    胤礽笑眯眯的回答。

    这下子,所有百姓都开始信了,迅速四散开来,去找摊位点餐吃东西去了。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激动的神色,想起那些奇装异服的番邦人也不再排斥了——

    这哪是番邦蛮夷啊?这是财神爷!

    胤禛看着这一幕有些愣神,随即问出了自己自己疑惑了一路的问题,

    “二哥,只赔偿他们十两黄金吗?”

    他心中是有些不满的,这里百姓的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了,那卖馄饨的摊主夫妇,已经算是富裕的了。

    “你觉得少了?”

    胤禛沉默着点了点头。

    胤礽笑了一下,从装金子的小箱子里头取出一枚金豆子,大概一钱左右的重量,拿在手里掂了掂,

    “还记得孤曾跟你提过,民间鸡蛋的价格吗?”

    胤禛愣了愣,随即脸色难看下来,

    “当然记得!”

    内务府那群蛀虫竟将主子们当猴耍,他记得一清二楚,并打定主意日后要是有能力,下狠手清理一番。

    “那今日孤就带你见识一下,民间的物价究竟是怎么样的。”

    胤礽说着,找了一个方向抬脚往前走,

    “跟上!”

    胤礽首先在一家包子铺前头停住了脚,外头排起了老长的队,看到胤礽和胤禛过来,都热情的给他让出了位置。

    胤礽嘴里一边跟百姓们寒暄,一边毫不客气的走到了队伍最前边——

    “老板,给我来四个大肉包子!”

    胤禛:“……”

    他有些脸热,觉得自己该谴责这种素质低下的行为的,但莫名的,他心里还有些小优越是怎么回事?

    怪不得当年在港口上,柳二吃饭天天插队。

    “得嘞!”

    包子铺老板看着眼前的财神爷,脸都要笑出花来了,手脚麻利的给胤礽包了四个大肉包子。

    胤礽接过包子,又把手中的金豆子往蒸笼顶上一扔,

    “一钱金子,买你今天所有的包子,可够?”

    包子铺老板眼睛盯着那枚金豆子,闻言连连点头,

    “够了够了!”

    一钱金子换算成银子有十两呢,他一天的营业额顶多三两银子,还得是逢年过节,人流量特别充足的时候,才能卖这么多。

    寻常时候大多只能卖二两出头。

    在后面排队等包子的百姓瞧见这一幕,心中的忐忑瞬间平复了下去。

    这位爷说请吃饭,那是真请啊!

    “肉包子虽然好,但也得留点肚子尝尝别的,不然不是亏大发了?”

    胤礽提醒一句,而后笑眯眯的拿着包子往人群外走去。

    百姓们都热切的与他搭话,

    “公子说的不错!”

    “等我们拿到包子,再去吃别的!”

    走到胤禛跟前儿,胤礽将两个包子递给他,

    “尝尝。”

    随即自己先啃了起来,边啃边道,

    “肉包子三文一个,素包子一文一个,这条街道人来人往,就算每日卖出一千个包子,包子铺的收入也就二两多银子。”

    肉包子居然也才三文?

    胤禛心中琢磨了一瞬,还没反应过来,就又听见自家二哥说道,

    “刨去面粉、猪肉、油盐酱醋、柴火之类的成本,一天的净利润差不多就七八百文,这还没算人工的成本。”

    胤礽说着,又啃了一口包子,

    “你看看这铺子里头有几个人在忙活?”

    他看了看那蒸笼后头,忙活的飞快,却满脸笑容的三个妇女,以及手脚麻利的装着包子的老板,沉默的啃了一口肉包。

    味道说不上多好,但胤禛并没有嫌弃,反而几口将两个包子吃了个干净,他挨过饿,知道粮食对平民百姓来说有多珍贵。

    “除了这些肉眼能看得到的成本,其实还要打点官差……”

    胤礽叹了口气,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活,也比在这外城生存的大多数人要好的多。”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耗尽了他们全部的精力!”

    胤禛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下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