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 第123章 幽州烽火三日哀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第123章 幽州烽火三日哀

    朱元璋的预感不幸而言中。

    第二日清晨,幽州城东门,喊杀声震天。

    黑压压的鞑靼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刀光剑影间,血肉横飞。

    幽州城守城主将,身披残破战甲,手握滴血长刀,站在城门楼上,如同一尊浴血的战神。

    他眼睁睁看着城门在鞑靼铁骑的猛烈撞击下轰然倒塌,发出令人心碎的巨响。

    城破了!

    “杀!为了大明!为了幽州!”城主将发出一声怒吼,纵身跃下城楼,如同一头下山猛虎,冲入敌阵。

    他挥舞着长刀,每一刀都带着拼死一搏的决绝,每一刀都溅起漫天的血雨。

    他杀红了眼,忘记了生死,忘记了疲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

    杀!

    杀!

    然而,寡不敌众。

    城主将身上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衣甲,但他依旧死战不退,直到最后一刻,他被无数的鞑靼士兵淹没,壮烈牺牲。

    他倒下的地方,很快就被鲜血染红,形成一小片触目惊心的血泊。

    城主将的死,并没有让幽州城的将士们丧失斗志,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大的愤怒和勇气。

    一万名将士,在破损的城门之外,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城墙。

    他们没有退路,身后就是他们的家园,他们的亲人。

    正午的阳光,照在他们坚毅的脸上,映照出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

    他们手握刀枪,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前方蜂拥而至的敌人。

    刀光剑影,惨叫声、怒吼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的战争交响曲。

    “兄弟们,顶住!为幽州百姓争取时间!”一个浑身浴血的将领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

    “杀!”将士们齐声怒吼,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武器刺向敌人……

    城内,一个老兵望着城门方向弥漫的硝烟和血雾,喃喃自语:“成了……”

    城门告破的消息像冬日寒风一样迅速席卷了整个幽州城。

    恐惧在百姓心中蔓延,哭喊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老兵的那句“成了”,却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人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快!搬石头!木料!堵住城门!”一个中年男子声嘶力竭地吼着,他原本是个普通的货郎,此刻却像个久经沙场的将军,指挥着周围的百姓。

    恐惧被逐渐点燃的希望驱散,百姓们如同被唤醒的蚁群,惊慌失措中又带着一丝坚定,他们扛着木料、搬着石头,甚至拆下自家门板,向着城门方向奔去。

    女人们也加入其中,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沉重的石块,用颤抖的双手搬运砖瓦。

    孩童们则在废墟中寻找可以利用的材料,他们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坚毅。

    城门外的厮杀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惨烈。

    百姓们知道,那是用将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宝贵时间。

    他们不敢懈怠,每一下搬运,每一下敲打,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灰尘沾满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希望,在绝望中顽强地生长。

    城门洞口,一万将士如同钢铁浇筑的城墙,死死地抵挡着鞑靼大军的冲击。

    他们的脚下,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每个将士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伤痛,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没有一丝恐惧,没有一丝退缩。

    他们知道,自己身后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誓死守护的一切。

    “杀!”一个年轻的士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长矛刺入敌人的胸膛,随即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解脱的微笑。

    夕阳西下,血色的余晖洒在城门洞口,将这片修罗场映照得更加悲壮。

    一万将士,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

    他们的尸体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令人震撼的血肉城墙,上面插满了各种各样的武器,如同一片钢铁丛林。

    城门,终于被堵上了。

    一个满身尘土的士兵看着重新合拢的城门,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将军……我们……”

    残阳如血,映照着城门前尸山血海般的景象。

    一万将士的尸体层层叠叠,交织成一道可怖的人墙,他们的鲜血浸透了脚下的土地,汇成一条条猩红的小河流,在夕阳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光。

    无数断裂的刀枪剑戟,深深地嵌入这血肉之躯中,如同一片怪诞的钢铁丛林。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令人作呕。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着幽州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怪兽,吞噬着一切光明和希望。

    城墙上,守城的将士寥寥无几,他们大多带着伤,疲惫不堪,但眼神中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城墙下,鞑靼大军正在休整,篝火点点,如同野兽的眼睛,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他们磨刀霍霍,准备着第二天的攻城,仿佛已经看到了幽州城破,烧杀抢掠的场景。

    第二天夜里,喊杀声再次撕裂了夜的宁静。

    鞑靼大军如同潮水般涌来,疯狂地冲击着城门。

    城墙上的守军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节节败退。

    就在这危急关头,幽州城的百姓们出现了。

    他们拿着锄头、菜刀、木棍,甚至厨房用刀,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墙,加入了战斗。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城墙,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今日,我等老朽,亦要与城共存亡!”

    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站在城墙上,她的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只有决绝。

    “为了我的孩子,为了幽州,我绝不后退!”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手里拿着削尖的木棍,站在城墙上,他的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

    “鞑靼蛮子,我要为我爹娘报仇!”

    幽州城的百姓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城墙,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杀!”一个守城士兵,看着倒在自己身边的百姓,嘶吼道:“我们……不能……”幽州城,在血与火中挣扎。

    夜色深沉,但城墙上却亮如白昼,那是无数火把燃烧的光芒。

    妇孺孩童,原本应在温暖家中安睡的他们,此刻却身披粗布衣衫,手持简陋武器,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城墙之上。

    他们的脸上稚气未脱,却又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

    风,裹挟着浓烈的血腥味,吹动着他们单薄的身躯。

    他们的眼睛,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一个年轻的母亲,紧紧抱着怀中的婴儿,用粗糙的布巾捂住孩子的耳朵,不让震耳欲聋的厮杀声惊扰到他。

    她望着城墙下的鞑靼大军,眼中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仇恨。

    她知道,自己身后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是她用生命也要守护的一切。

    她手中的菜刀,虽然冰冷,却让她感到一丝安慰。

    她轻轻地亲了亲婴儿的额头,低声说道:“孩子,娘亲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一个年迈的老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在城墙之上。

    她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悲伤,但她的背却挺得笔直。

    她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老身这把老骨头,也该为幽州尽一份力了!”她手中拿着一根木棍,虽然无法伤敌,却代表了她不屈的意志。

    孩子们,他们稚嫩的脸上带着恐惧,但他们没有退缩。

    他们紧紧地握着削尖的木棍,一个少年,他失去了父母,他用嘶哑的声音说道:“鞑靼蛮子,我要为我的父母报仇!”

    “杀!”

    守城将士们,在百姓的激励下,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他们如同浴血的雄狮,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地抵挡着鞑靼大军的冲击。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和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的战争交响曲。

    天色渐渐破晓,东方的天空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幽州城,经过一夜的厮杀,变得更加残破不堪。

    城墙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

    守城将士们,几乎全部战死,他们的尸体堆积如山,如同一个个沉默的丰碑,诉说着他们的英勇和牺牲。

    绝望,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整个幽州城。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令人窒息。

    城墙上,残存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满身伤痕,但他们的眼神依旧坚定。

    他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新的城墙,抵挡着鞑靼大军的进攻。

    “我们……不能……”一个守城士兵,看着倒在自己身边的百姓,发出最后一声嘶吼,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身体软软地倒在地上,失去了生息。

    一个孩童,手中紧紧攥着木棍,看着眼前倒下的士兵,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晨曦微露,幽州城墙上,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摇,仿佛在为这座即将沦陷的城池哀悼。

    昨夜的厮杀,将整座城池染成了一片血色。

    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满了城墙内外,分不清是守军还是百姓,是男人还是女人,甚至还有稚嫩的孩童。

    他们紧握着木棍、菜刀,亦或是其他任何可以当做武器的东西,临死前,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刺鼻得令人作呕。

    这股味道,已经与泥土、汗水,以及焚烧尸体产生的焦臭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腐朽气息。

    耳边,除了风声,便只有一些受伤的战马发出的低沉嘶鸣,以及不远处鞑靼大军磨刀的声音。

    昔日喧闹的城市,此刻却是一片死寂,仿佛被死神扼住了喉咙。

    城墙之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像不要钱似的泼洒在每一寸土地上。

    断裂的兵器、破碎的盾牌、被鲜血染红的旗帜,以及散落在各处的盔甲碎片,无不诉说着昨夜战斗的惨烈。

    那些原本应在温暖家中安睡的妇孺,此刻却躺在冰冷的地面上,脸上还残留着惊恐和绝望的表情。

    他们小小的身躯,或被长枪刺穿,或被利刃砍断,有的还保持着拥抱的姿势,仿佛在用最后的力气,保护着怀中的亲人。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倚靠着墙角,她的双眼空洞无神,嘴里喃喃自语着什么,早已失去了理智。

    她身边,躺着她年幼的孙子,他的小手还紧紧地攥着一个破碎的拨浪鼓,脸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

    城墙之下,鞑靼大军正在休整,他们举着火把,在夜幕中缓缓移动,如同贪婪的野兽在舔舐着自己的爪牙。

    篝火映照着他们狰狞的面孔,他们脸上带着嗜血的笑容,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杀戮而兴奋。

    刀枪碰撞的清脆声音,如同死神的脚步,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

    绝望,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幽州城,将所有人紧紧地束缚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没有了呼喊,没有了反抗,就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空气中,只有无尽的悲凉和绝望。

    那些曾经为守护家园而战的人们,如今已化为冰冷的尸体,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城墙,浸透了土地,如同在无声地控诉着这场战争的残酷。

    远处,一个疲惫不堪的士兵,拄着长矛,一步一挪地走在尸体堆上。

    他衣衫褴褛,满身伤痕,脸上布满了血污。

    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空洞的眼神中没有一丝光彩。

    他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力气,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

    他缓缓蹲下身子,捡起地上一个被鲜血浸透的布娃娃,紧紧地抱在怀里。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然后,他举起手中的长矛,朝着自己的胸口,猛地刺了下去。

    长矛穿透了他的身体,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怀中的布娃娃。

    黑暗中,唯有城墙上还在燃烧的火焰,发出微弱的光芒,将这片人间炼狱映照得更加狰狞可怖。

    此刻的幽州城,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死城,死亡的气息,笼罩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远处,一个身影缓缓走来。

    他身上还穿着盔甲,但上面却满是血污,他的背上背着一个包裹,脚步蹒跚,似乎随时都要倒下。

    他走到城墙边,缓缓地跪下,将背上的包裹放在地上。

    他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打开包裹,里面竟然是一封被鲜血完全浸湿,几乎看不清字迹的奏报。

    他抬起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陛下……幽州……”

    声音戛然而止,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只留下无尽的悬念在风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