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庆余,开局醒在李承泽府上 > 第47章 镜杨

庆余,开局醒在李承泽府上 第47章 镜杨

    待在不远处的谢必安,发现自家殿下已然跟着陶镜杨,坐到了馄饨摊上时,他还是惊讶了一下的。

    心里惊讶着,但还是去替殿下叫了小摊的老板。

    馄饨摊的老板“受宠若惊’,颤抖着双手,哆哆嗦嗦的做好了两碗馄饨。

    陶镜杨看着这位小老板被吓成了这样,突然有些觉得,李承泽出门逛街,需要提前清街的这个决定,好像真是对的。

    百姓是真的会紧张啊。所以,清街原来是为了保护百姓?

    陶镜杨一时想不太明白,一抬头,便看见了对面的李承泽在微笑的看着她。

    实话讲,他这样还蛮瘆人的。

    “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李承泽好奇的问道。

    “我在想,我们把他吓成了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陶镜杨盯着馄饨摊老板的身影道。

    李承泽掸了掸袖子,对她说:

    “哪有什么不好,等咱们吃完了一走,他这馄饨铺子,可就名声鹊起了,或许以后就成了什么百年老店呢。”

    陶镜杨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发觉他说的还真是蛮对的。

    一个被皇子光顾过的摊子啊,搁现代来讲,肯定会成为网红店的。

    二人就着小摊,聊了聊这两天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儿。

    勺子里的馄饨有些滚烫,李承泽凑近了轻轻吹了吹。

    “这几天,我好像听见悠然总叫你镜杨姐。”李承泽若无其事的开口。

    陶镜杨率先尝了一口,回答道:“嗯,我让悠然这么叫的。

    之前总叫我姑娘长姑娘短的,我听着不大舒服。现在叫我“镜杨姐”,听着是舒服多了。”

    李承泽装作一副思考良久的样子,接着抬了抬眉,点点头,示意着自己对此话的认同。

    对陶镜杨说:“这话确实有道理,总称呼你为“陶姑娘”,好像确实显得生分了些。”

    听到此话的陶镜杨,心里悄悄浮现了一丝暗喜。

    【哦?这位也想叫我镜杨姐么,嘿嘿嘿嘿我是很愿意的哦。】

    但还没想完,就听李承泽道:“毕竟咱们也这么熟了,以后我就叫你镜杨怎么样?

    当然,你也就直接叫我的名字,你知道的,我并不忌讳这个。”

    他说着,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丝期待。

    “呃...”陶镜杨犯了难,“这个...承...”

    【叫...承泽?别吧,玩这么尬的?

    他叫我镜杨,应该跟叫谢必安为“必安”有异曲同工之妙吧。我跟着叫承泽做什么?叫不出口叫不出口。

    那叫...李哥?不不不,不行,绝对的不行。】

    在李承泽眼中,陶镜杨是先愣了一下,接着,就马上回过神道:“好的,李承泽。”

    李承泽听着,只感觉自己的名字————“李承泽”这三字,好像是有点儿烫嘴。

    刚才在陶镜杨的嘴里,“嗖嗖”的就过去了。

    【行行行,虽是联名带姓的,但是也行。】

    李承泽在心中安慰着,叫名字...好歹要比叫'殿下'听着更亲近了一些。

    二人都吃完了,陶镜杨见李承泽久久不语,只好自己先说:

    “好了,咱们可以走了...李承泽。“

    后者嘴角微勾,但又马上止住了笑意:

    “嗯,走吧镜杨。”

    ......

    刚买的香包,已经被人挂在了陶镜杨的马车内。

    等进了马车,陶镜杨才忽地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送李承泽东西呢。

    “呀...把这一茬给忘了...”陶镜杨杵着脸自言自语。“该送点儿什么东西好呢...”

    突然一阵微风拂过,车上的风铃又开始“叮叮当当” 的作响。

    “诶,对了!就送个风铃好了。”

    不自觉的在口中念叨了几句:李承泽...承恩泽,这名字起的倒是好...

    好名字就不该被白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