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庆余,开局醒在李承泽府上 > 第12章 赏月

庆余,开局醒在李承泽府上 第12章 赏月

    陶镜杨看着他的表情,挑了挑眉:“没意思,一起转悠转悠啊。”

    像是很真诚的邀请。

    说着又上前一步,谢必安见状也往前一移。

    陶镜杨用手挡在身前,抬起头瞪谢必安一眼:“谢必安,你拦我干嘛。”

    话毕,拨开谢必安,准备绕着走。

    谢必安还是不依,仍作势向前时,被李承泽说话拦了下来:“让她进来吧。”

    没有了阻挡的陶镜杨,直直朝着这个坐没正型的二皇子走去,拉起他的袖子,道:

    “在屋里待着干嘛啊,一起出去转转吧。”

    李承泽也没反抗,就这么任由她拽着。

    只是身子是向后斜的,大概能看出主人的不情愿。

    李承泽被拉着一步一步往前走,风吹起他衣襟的下摆,勾勒出有些消瘦的身形。

    而另一只手就垂在身侧,随着身形微微晃悠。

    “你倒是有好情志。”李承泽看了看橙红色的天,又看了看被拉住的袖子。

    他也觉得莫名其妙,怎得面对她有如此好的性子。

    随后在心底里安慰了一下自己,这陶镜杨来路不明,武功高强。

    自己这样,不过是结个善缘罢了。

    想到这儿,李承泽的心情好了些,倒是有些真情实意的去感受这样的“自在”。

    陶镜杨一直在默默注意着身后人的举动,看他并无抗拒的意思,

    且从一开始的“不情不愿”变为了“主动跟着走”时,没话找话地来了句:

    “你这府里挺漂亮哈,

    这格局,一看就是费了心思的,一般人家可没有这样的好巧思。”

    “姑娘谬赞了。”他嘴上说的云淡风轻,但也觉着这话听着舒坦。

    这个府邸可是我亲手设计的,自然是那御赐的府邸比不了的。

    还算是有点眼光吧。

    ^ v^?

    陶镜杨看着他的心情明显变好,就知道自己这句话说对了。

    趁火打劫,不是,趁热打铁说出一句:“这夕阳真美啊,那边的像打铁蹦出的火星。”

    陶镜杨「话糙理不糙」的用手指着一侧。

    眼见着日头即将要埋在山影之后,李承泽开了口:“下山了。”

    陶镜杨却向东边望了望,回过头说了句:“初看落日沉波红”。

    中间顿了一瞬,扭头面对李承泽。

    在察觉到李承泽也要转头看向她时,又看向此时已升在半空的月亮:

    “素月欲升天敛容。”

    抬着下巴向东方的月亮扬了一扬。

    李承泽随着她的眼神也望了过去,霎时,天完全暗了下来。

    李承泽在脑中回味着这一句“素月欲升天敛容。”

    身边人的声音也适时响起:“夕阳没有了还可以赏月,景色没有了还有下一个美景。

    怎么会消失呢?”

    二皇子揣着胳膊望月,偏着头含笑说了句:“想不到你还懂诗书。”

    “一般,这句是我背的。”陶镜杨坦然回答。

    李承泽面露一丝惊讶,现下直接将身子转了过来:

    “背的?是哪首诗?我好像从来没在书中翻到过。”

    远处的谢必安和范无咎正紧盯着二人的一举一动。

    看到自家殿下与陶镜杨相处甚欢,二人也觉得十分不解。

    范无咎:不揣测了,猜错还得被殿下笑话。

    陶镜杨低下头踢了踢石子,向前慢慢走动起来:“不知道,刚才突然从脑子里闪出来的这一句。”

    李承泽听了,但不信。遂又接着跟陶镜杨聊了几句诗文。

    还对了几句飞花令。

    几轮下来李承泽好像不得不相信了,因为他对的诗词,陶镜杨完全不知作者、典故;

    而陶镜杨对的诗词,李承泽自己也完全不知作者、典故。

    偏偏陶镜杨对的诗,含金量还极高,有几句甚至堪称大师之作。

    此时,疑虑越积越深,李承泽的本能,使他内心不断响起警铃声。

    【如此费尽心机,究竟意欲何为】

    李承泽的心里生出紧张,但身旁女子的眼眸却又让人觉得不必忧心。

    李承泽不禁联想起朝堂上的各种争斗,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不曾怀过善意。

    那这位...最好没有。

    她一回头,看到的就是一张,隐藏着忍耐和微不可察的愁绪的...一张脸。

    随即便转过了身,因为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位又疑上她了。

    不过嘛,目的算是达到了。

    陶镜杨虽只是寥寥几句,但也令范闲再不是从“仙界”而来的第一人了。

    听着身后之人的脚步声,她不禁望着明月吐了一口浊气。

    这才是刚开始呢,接下来,可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