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 第122章 怒火在胸间燃烧,

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 第122章 怒火在胸间燃烧,

    诸葛亮不仅才高八斗、无人可及,而且还非常罕见。”

    “如今,他所获的天道奖励更是骇人听闻!”

    “获得诸葛亮等于得到一座修身炉。”

    “不论是其本身还是手中的奖励,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莫大的助力。”

    “这么一位人才留在蜀国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不妥!”

    “朕定要将他招致麾下!”

    “马上派人前往蜀国笼络他!”

    “不管对方同不同意,朕都要极力争取!”

    “如果一次不成,就说服两次;若两次不行,则尝试三次!”

    “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点头同意。”

    “一旦他能够来我国,不论提什么要求,朕都应允!”

    “赶快行动!”轰!!!

    听到这话,在场的文武百官顿时愣住,个个目瞪口呆。这不就是 ** * 的抢夺吗?再说,天道画面已然明示了——

    诸葛亮不仅是位无上的谋臣,更是一位忠诚无比的大忠臣。

    在蜀国内忧外患之际始终坚守如一,直到最后一刻仍然心系蜀国的命运。这样一个至死不忘报效的忠臣怎么可能因为武周朝的利益 ** 就动摇呢?

    但鉴于武则天的压力,官员们不敢提出异议,纷纷遵从圣命开始着手组织相关人员前往蜀国争取诸葛亮……

    此刻,武则天的目光依旧透露着强烈的渴望。“无论如何,我也一定要得到诸葛亮这样的良才!”

    “假如能够获得他,我武周朝一定会越发强大,未来的某一天甚至能媲美大汉、大秦……”

    与此同时,大汉国的首都洛阳,随着有关诸葛亮的后续事件被披露出来,在皇宫内举行的廷议现场一片哗然……

    包括皇帝刘彻在内的众人无不感到震惊和钦佩:诸葛亮不仅聪明睿智,更展现了极为崇高的奉献精神。

    尽管五虎上将相继离世、刘备亦早逝多年,但诸葛亮依旧尽职为蜀国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息。这份忠诚之心让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连端坐在龙椅上的刘彻也被深深打动……

    “啊......”这位汉家天子发出一声轻叹,并且脸上露出了若有所失的表情:“像诸葛亮这样难得的人,既是才学横溢又是极度忠诚,这种世间罕见的英才为何被蜀国所觅得?若是让我大汉发现并任用那该有多好呀!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汉武帝的眼神中也显露出难以言喻的惋惜之意,显然是对失去了这个杰出人才的机会痛心不已。

    不过,他也并非像武则天那样一见贤才便急于拉拢。

    毕竟,画面中的诸葛亮显得如此忠心耿耿,任何想要收买他或动摇他的努力恐怕都是徒劳。

    就算真能找到什么方法用利益去改变他的忠心,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他对汉朝的坚定信念。

    这样的忠臣人才……对汉武帝来说并不值得费力去争取。

    “这两次天道奖赏的确不俗啊!”

    “难怪诸葛孔明能登上谋圣榜的第四位,无论是哪一项奖励,都极其惊人!”

    “特别提到的第一个修身炉,虽然限制条件众多,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带来的好处简直无量。”

    汉武帝再次感叹,满朝文武也一致认同此言。

    即使是大汉国师张良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心中赞同,这对一个帝国而言未来的帮助会极大。

    然而不久之后,时间稍纵即逝,

    原本挂在汉武帝脸上的震撼与慨叹渐渐被愤怒所取代。

    此时他忽然想起一事……

    “而今诸葛孔明已成为谋圣榜第四位,可我汉室却排在第五。”

    “这已经是天道金榜公布到第四个榜单了……为什么我汉庭至今仍未入前三!”

    汉武帝面色骤然阴沉,言语间怒火中烧,震彻朝堂。

    听到这句话后,殿下的大臣们立即严肃起来!收敛起之前的情绪,纷纷低垂头颅......

    “嗯!?”

    见此情景,汉武帝皱眉。

    “每次说起这些,众卿家都不言一声,我汉室真的没有进入三甲之列的资格?”

    “对于这‘谋圣榜’的结果我已坦然接受了,虽希望汉室可以晋身三甲,但我深知现实如何。”

    “但对于下一个榜单——”

    “朕必须看到汉庭位于前三之中!”

    “不,”

    “它应是第一!”

    “绝对一定要达到!!!”.

    而在咸阳的大秦宫殿内,

    赢政此刻也正同诸大臣一起注视着天空,

    当诸葛亮的画面以及其对应的评语、天道奖赏出现在空中时!

    所有人的反应与汉廷如出一辙。

    包括秦始皇赢政自己,亦露出了惊讶及感怀之色;

    除此之外更带着深深的钦佩与艳羡。

    “这般忠贞令人心生羡慕。”

    “同样是辅臣,怎么差异如此巨大?”“唉……”

    说到此处时赢政不由得叹息了一声,脸上流露出一丝落寞......

    观看画面中描绘出的未来景象时,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秦国的命运。

    李斯这位为秦统一天下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代智囊。

    但随后通过天道奖赏所预示的内容揭示出——

    连李斯最终竟也可能背弃秦王朝。这使嬴政感到十分错愕。

    如果不是天道金榜预先揭示了命运,嬴政绝不敢相信这个结局!然而,正是李斯的叛变使得这一切变得更为复杂。

    相较之下,诸葛亮对刘禅那般的忠诚,使嬴政内心感到极度不适和失落,似乎所有情感都被这种无力感掩盖。他不由自主地感叹:“若这诸葛孔明是我大秦的人就好了!”他不仅赞赏诸葛亮在天道奖励中获得的成就,还感慨:“如果他是我大秦之人,我们不仅能得到这位忠诚的谋士,更可以获得改变体质的修身炉,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只可惜诸葛孔明效忠于蜀国。“以他的忠诚,即使蜀国有难,也不会有一丝二心。”嬴政黯然神伤,“恐怕就算本王强压逼迫,他也不会屈服。”说罢,嬴政又露出了一丝惆怅,随后却迅速恢复镇定。

    收回目光,他注视着身边的朝臣们,一股无名怒火在胸间燃烧,立刻严厉质问众臣: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

    “若有三分之一诸葛之忠,大秦怎会不兴盛?”

    “在天道金榜揭幕后,才知道连最得宠重的赵高、李斯都怀有叛逆之心,你们这些在场的人中难道就没有同样的意图?是否参与了未来的叛乱谋划?”

    “尽管本王无法知晓你们的命运走向,但是有了叛心最好趁早打消。”

    “若被发现半分反常行径,直接诛灭九族!” “决不宽赦!” 冷哼过后,嬴政长袖一挥,一阵寒气随之涌来,在场的百官不禁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