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48章 死而复生者,当有天命在身!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第48章 死而复生者,当有天命在身!

    蒯祺在诸葛亮如连珠炮般的言词攻击下,面红耳赤。

    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隐隐冒出,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蒯祺紧咬着嘴唇,眼神中透着几分窘迫与不甘,一时竟呆立当场,不知该如何反驳才好。

    蒯越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自感叹:

    “这诸葛孔明果然名不虚传,才华出众,言辞犀利如剑,当得起卧龙之名啊。

    也难怪刘备对他如此看重,不惜三番五次亲自前往卧龙岗相请。”

    想到这儿,蒯越略作思索,觉得不能任由局面这般僵持下去,便主动出面,向前迈了一步。

    他身姿挺拔,神色沉稳,朝着诸葛亮拱手一礼,和声问道:

    “孔明,你方才口口声声说刘封为救其父中箭落水,可如今,却为何不见打捞遗骸?

    又为何如此匆匆便下葬了呢?

    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蒯越目光如炬,沉稳地注视着诸葛亮。

    这一问,恰似一把锐利的剑,直刺问题的关键之处,他倒要看看诸葛亮会如何作答。

    诸葛亮闻言,心中暗自一惊,微微皱眉,心中暗忖:

    “蒯越果然老谋深算,这问题问得刁钻,着实不好对付。”

    他表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不着痕迹地微微瞥了一眼一旁的刘备。

    只见刘备依旧满脸悲戚,沉浸在 “丧子之痛” 中,并未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诸葛亮虽来到新野时日尚短,可他天资聪慧,绝非寻常之人。

    这段时间里,他还是能从刘备等人的细微表现,以及刘封如此简易又匆忙的葬礼中,隐隐察觉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只是,他深知这其中怕是牵扯着诸多复杂隐秘之事,其中的缘由,诸葛亮不想多问,也不想过多去了解。

    毕竟当下最要紧的,是为刘备谋取利益。

    想到这里,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不慌不忙地回道:

    “蒯大人有所不知,吾主因痛失爱子,这丧子之痛如同利刃,狠狠地刺痛着吾主的心,实在是太过煎熬。

    吾主实在不忍见少将军的遗体迟迟不得安息,这才决定尽快将刘封的衣冠下葬,也好让少将军的英灵早日安稳。

    至于打捞遗骸一事,那汉水水流湍急,暗流涌动,凶险万分。

    将士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尝试,皆是难以打捞,实在是无能为力,故而未能将刘封的尸身打捞出来。”

    诸葛亮说得言辞恳切,表情真挚,仿佛这一切就是千真万确的实情,让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蒯越听了诸葛亮这一番说辞,心中暗自冷笑,只觉得他这是在强词夺理,不过是为了给刘备找个看似合理的借口罢了。

    可他转念一想,反正一会儿刘封本人就要出现了,到那时,看他们又该如何自圆其说。

    当下便也不再继续与诸葛亮纠缠,只是微微点头,算是对诸葛亮话的回应。

    诸葛亮见蒯越、蒯祺都不再说话,便以为他们是被自己说得无言以对了。

    当下他心中一喜,觉得时机正好,便继续开口向蒯越说道:

    “蒯大人,此次少将军不幸遇难,吾主实乃痛心疾首,悲痛欲绝。

    为了弥补主公这丧子之痛,还望荆州能为新野提供军械援助,并且赋予新野征兵的权力。

    如此一来,也好让新野的兵力得以扩充,而这也是为了帮助荆州更好地抵御北方曹操的入侵,共同守护荆襄之地的安宁。”

    诸葛亮说得振振有词,条理清晰,眼中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

    他觉得这要求合情合理,蒯越应该不会拒绝才是。

    蒯越闻言,先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却并未直接回应。

    那笑容里透着几分戏谑。

    蒯越心中暗道:

    “等会儿刘封现身,看你这诸葛孔明又该如何自处!”

    此刻他便也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这信息差导致了诸葛亮与蒯越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毕竟诸葛亮刚刚归顺刘备,刘备出于种种考虑,并未将刘封尚在人世的消息告知他。

    而这,才使得诸葛亮此刻还蒙在鼓里,只能一门心思地为刘备争取着 “补偿”。

    诸葛亮看着蒯越那有些古怪的表情,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对劲,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可还没等他弄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县衙外忽然传出一阵骚乱。

    那嘈杂的声音由远及近,先是隐隐约约,似有若无,却又如同远方传来的闷雷,渐渐地便清晰可闻。

    只听得外面有人高声呼喊着:

    “河神显灵啦!少将军回来了!”

    “幸甚!少将军并未离开人世!”

    “少将军!您没事吧?您能安全回来就好啦!”

    呼喊声此起彼伏,满是惊喜与激动之情。

    到最后,外面的声音不知在何人的引导下,已然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高呼:

    “少将军死而复生,当有天命在身!”

    不用多说,这最后的 “死而复生者,当有天命在身!” 一句,自然是周不疑在人群中巧妙起哄喊出的。

    只是这呼喊声越来越响亮,仿佛要冲破县衙的大门,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县衙内众人听闻,皆是一愣,脸上瞬间露出各异的神情。

    这时忽见一名小厮从府外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这名小厮脚下慌乱得没了章法,脸色煞白如纸,额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打湿了他的衣领。

    他慌慌张张地向刘备禀报:

    “大人,少将军…… 复活了!此时就在县衙外!”

    那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在这寂静又紧张的府内回荡,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听了小厮这话,在场众人瞬间神态各异。

    早有预料的蒯越、蒯祺叔侄二人,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几分饶有兴致的光芒。

    他们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刘备以及诸葛亮等人,等待着看他们接下来的反应。

    而原本就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诸葛亮,此刻才恍然大悟,心中瞬间明白了过来。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蒯越、蒯祺叔侄二人,心中暗道:

    “怪不得刚刚蒯越与我争论时,似乎对于荆州对新野赔偿一事毫不在意,原来是他们早就知道刘封未死啊!

    这般被蒙在鼓里,倒是我疏忽了。”

    想到此处,他眉头微皱,又忽的转头看向刘备,仿佛要从刘备的表情中找出答案。

    此时的刘备听闻刘封返回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不知为何,他那原本紧绷的心弦反而放松了下来,仿佛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地。

    刘备心中快速思索着刘封此时返回,对于自己,对于这新野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诸多杂乱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同时他脸上依然是一副悲喜交加的模样,演技可谓精湛绝伦。

    刘备放声哭嚎着:

    “封儿,我的封儿,为父想死你了!你可是放不下为父,这才从阴间回来了?”

    那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思念与惊喜,仿佛真的是一位失而复得爱子的父亲。

    他跌跌撞撞地朝着门外扑去,脚步看似踉跄,却又带着几分急切,仿佛真的迫不及待要见到死而复生的爱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