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109章 欺荆州无人乎?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第109章 欺荆州无人乎?

    曹操欣然采纳周不疑的铁索连环之计后,曹军士气高昂。

    他更是雄心勃勃,欲即刻挥师东进,一举踏平夏口,荡平刘备势力。

    为防曹操察觉铁索连环计背后的玄机,周不疑暂且留驻襄阳城。

    这日,襄阳城沐浴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之中。

    高大厚实的城墙,在阳光照耀下,那斑驳的砖石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城门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货物琳琅满目,有来自北方的皮毛,也有江南的绸缎。

    守城士兵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神情严肃地注视着进出的人群。

    周不疑身着素色长袍,头戴纶巾,漫步在襄阳城繁华的街道上。

    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酒肆中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食客们猜拳行令,热闹非常。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味,有美食的香气,也有香料铺中散发的馥郁芬芳。

    然而,周不疑无心欣赏这热闹景象,他看似悠闲,实则心中警惕,目光不时扫过周围的人群。

    突然,一个声音从其身后传来:

    “小子,你难道不怕死吗?”

    周不疑心中一惊,急忙回头,只见一位头戴方巾、身形干瘦却透着洒脱之气的老者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老者站在街边一棵古老的槐树下,斑驳的树影洒落在他身上,为他增添了几分不羁。

    周不疑心中暗自揣测,却并未表露分毫。

    只见老者走上前来,轻声说道:

    “你认为襄阳已经没有能人了吗?”

    说罢,老者微微摇头,眼神中似有深意。

    周不疑心中疑惑更甚,愣在原地。

    老者见状,也不着急,继续悠悠说道:

    “你向丞相献了铁索连环之计,不就是要将丞相的战船相连,方便你们孙刘联军进行火攻吗?

    我说的对吗,周不疑?”

    周不疑心中 “咯噔” 一下,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心中飞速思索应对之策。

    他知道,此刻不能慌乱,更不能轻易承认。

    周不疑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说道:

    “不知老丈是何人?您这话从何说起?

    我献铁索连环之计,不过是为了解决丞相士卒晕船之苦,增强我军战力,早日平定天下。

    这于公于私,都是好事,怎会有您说的那般意图?”

    周不疑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老者的表情,试图从他的反应中判断其意图。

    老者呵呵一笑,神色悠然道:

    “老夫黄承彦。

    小子,你无需狡辩,这铁索连环若遇火攻,后果不堪设想,你不会不知。

    但你放心,老夫并无恶意。”

    周不疑微微一惊,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刘封曾提及的往事。

    当时刘封中箭落水,正是黄承彦之女黄月英出手相救。

    想到此处,周不疑心中一动,态度立刻转变,脸上堆满了笑容,恭敬地说道:

    “原来是黄老,兄长刘封曾向我提及过您,说您是德高望重的长辈。

    既然黄老您已洞悉一切,想必也有自己的考量,不知黄老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黄承彦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

    “小子不用溜须我,我也不会将你的谋划告知丞相。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周不疑心中一动,赶忙问道:

    “黄老有什么需要小子做的?”

    黄承彦微微抬头,看向远方,长叹一声,而后目光落在一旁的小院。

    这小院隐藏在繁华街道的一侧,四周被翠竹环绕,显得格外幽静。

    院内几株桃花正开得绚烂,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宛如一场花雨。

    不一会儿,一名女子款款而出。

    她身着淡蓝色的长裙,面上带着一层薄纱,虽看不清面容,但身姿婀娜,透着一股灵动之气,正是黄月英。

    黄月英走到周不疑面前,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是刘少将军的人,来襄阳也是帮助刘少将军行计。那么你离开襄阳的时候,请带上我一同离开。”

    周不疑闻言,心中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看一旁的黄承彦。

    只见黄承彦一脸无奈,仿佛女大不中留的模样,说道:

    “到时候我会动用黄家的能力帮助你们逃出襄阳,返回夏口。”

    周不疑心中大喜。

    他本就一直在为一旦大战爆发,计谋败露后如何逃离襄阳而发愁。

    如今若能得到黄承彦与黄家的助力,逃离之事无疑会轻松许多。

    想到这里,周不疑连忙点头,说道:

    “黄老放心,既然您如此信任我,此事我定当全力办妥。我定会护月英姑娘周全,平安带她回夏口。”

    黄承彦看向黄月英,目光中满是慈爱与不舍。

    他轻声问道:

    “孩儿,你当真想好了?此去夏口,前路未卜,且与刘封相处,你……”

    黄月英微微颔首,缓缓向黄承彦一拜。

    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

    “父亲,这几日女儿已经思考得很清楚了。

    这世间,唯有刘公子真正懂我。

    女儿愿意到他的身边,与他相随,同经风雨。”

    黄承彦脸色微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看着黄月英,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

    “英儿,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刘封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养子,前途未卜,你跟着他,能有什么好结果?

    你自幼聪慧,见识不凡,为何要为了他,放弃襄阳的安稳生活?”

    黄月英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倔强。

    她再次向黄承彦缓缓一拜,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父亲,女儿心意已决。

    刘公子虽身处困境,却心怀大志,他懂我对机关术的热爱,也尊重我的想法。

    在他身边,女儿能感受到真正的理解与支持。

    这世间,唯有他能与女儿并肩,共赴理想。”

    黄承彦气得双手微微颤抖。

    他的情绪有些失控,大声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糊涂!

    那刘封背后势力错综复杂,你跟着他,说不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父是为了你好,你莫要执迷不悟!”

    黄月英抬起头,眼中含泪,却依旧坚定地说道:

    “父亲,女儿知道您疼爱我,可为了刘公子,女儿甘愿冒险。

    若不能与他同行,即便在襄阳安稳一生,女儿也不会快乐。”

    黄承彦闻言,不禁长叹一声。

    他的目光略带几分无奈与感慨:

    “这个刘封,轻易便偷走了我的女儿,真不知道以后又会偷走什么呢?

    罢了罢了,孩儿,你既已下定决心,为父也不再阻拦。

    只盼着那个刘封能够不辜负你的这片真心罢。”

    周不疑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既为黄月英的深情所感动,又为这紧张的气氛感到局促。

    黄承彦对女儿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可黄月英的决心也让周不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