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42章 左将军可是我的养父啊!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第42章 左将军可是我的养父啊!

    阳光透过书房雕花的窗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地面,形成几方淡淡的光影。

    尘埃在光线中肆意飞舞,看似为屋内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然而,那隐隐流转的气息,却又透着几分暗流涌动的紧张。

    刘封听闻蒯越所言,表面上神色平静,心中却暗自吐槽:

    “嘿!这套路也太老套了吧!

    蒯越这是想靠这种说辞吓唬我,好让我乖乖顺着他们的节奏走?

    是觉得我好糊弄,还是怎的?

    我刘封岂是能被几句吓唬话就拿捏住的人!”

    尽管心里这般想着,刘封面上依旧沉稳如渊,目光平静地直视着蒯越,静静地等待着他后续的言语。

    蒯越见刘封脸上毫无波澜,不禁眉头微微一蹙,心中暗自思量:

    “这刘封倒是沉得住气,看来不能小瞧了他。”

    不过,他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说道:

    “少将军,昨夜鹿门山上可是热闹非凡,不知经过昨夜这一番折腾,少将军可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看似轻描淡写的询问,实则暗藏玄机,意在警告刘封他当下的处境岌岌可危,与蒯家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刘封看着蒯越,心里已然明晰对方的意图。

    当下,他也不愿再拐弯抹角,索性直接挑明:

    “异度大人,我对自己如今的处境再清楚不过。

    我不仅被蔡家的蔡瑁、杨家的杨仪盯上,就连养父刘备,如今也一心想要我的性命。

    如今这局面,四面楚歌,危机四伏。

    但蒯家在这个时候将我接入蒯府,显然是觉得我还有利用价值,想从我这儿得到些什么。

    所以,异度大人也不必再做这些无谓的试探了。

    咱们不妨坦诚相见,您只需告诉我,蒯家需要我做什么,又能为我提供哪些帮助,这样大家都省事,您觉得呢?”

    刘封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尽显果敢与坚决。

    “啪啪啪 ——”

    刘封话音刚落,蒯良便忍不住连连鼓掌,脸上满是赞赏之色。

    他笑着说道:

    “好啊!少将军不愧是年少有为!

    不仅对自身处境洞察入微,行事更是干脆利落,难怪祺儿称赞你能成就大事!

    老夫着实欣赏你这通透的性子。”

    刘封赶忙恭敬地拱了拱手,谦逊地回应道:

    “当不得大人如此夸赞,封不过是形势所迫,不得不把话挑明罢了,还望大人莫要见笑。”

    随后,蒯良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

    “既然少将军如此直爽,那老夫也不再绕圈子。

    我知晓左将军对少将军忌惮颇深。

    如今荆襄之地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我们蒯家希望少将军能返回新野,重新回到刘备麾下,帮我们蒯家稳定新野局势。”

    刘封略作思索,瞬间便明白了蒯家的意图,心中暗自琢磨:

    “蒯家这是想让我回新野,充当他们安插在那儿的一枚棋子。

    借我与刘备相争,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为荆襄换取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机。

    哼,把我当成他们的利刃了啊!”

    虽然想通了蒯家的算盘,但刘封倒也不恼怒。

    毕竟,他本就有返回新野与刘备一争高下的打算。

    若此时能得到蒯家助力,回去面对刘备时,便多了几分底气,行事也能更加从容。

    想到这儿,刘封露出一抹腼腆的笑容,可那笑容里却隐隐透着几分精明。

    他看向蒯良说道:

    “那不知子柔大人能为我提供怎样的帮助呢?

    大人不会觉得仅凭我一人,就能帮蒯家制衡左将军吧?

    怎么说,左将军也是我的养父,即便没有血缘关系,多年相处也有父子之情。

    我若贸然回去,为蒯家做事,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人?”

    刘封故意表现出些许迟疑,想要试探出蒯家到底能拿出多少诚意,助他返回新野与刘备抗衡。

    蒯越听闻此言,语气微微一冷,心中对刘封这话颇为不满,觉得刘封这是在推诿。

    当下便反问道:

    “那不知少将军想要怎样?总不能让我们蒯家把所有事都给你安排妥当吧,你若真心想做事,办法自然会有的。”

    蒯良则笑眯眯地拦住蒯越,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

    随后转头对刘封说道:

    “少将军放心,关于返回新野一事,五日后我会让异度亲自送你回去!

    有他在,一路上定能保你周全,到了新野,也能从旁协助你。

    至于少将军提及左将军与你有父子之情……”

    蒯良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这倒是老夫疏忽了。这样吧,少将军有什么需求,尽管直言,老夫力所能及的,一定不会推辞!

    咱们这也算是合作,互利共赢,少将军意下如何?”

    蒯良目光温和地看着刘封,眼神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意味,显然就等着刘封表态。

    刘封见时机已然成熟,便微笑着对蒯良说道:

    “子柔大人,实不相瞒,此前在刘荆州的晚宴上,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名叫周不疑的神童。

    他才华横溢,令我钦佩不已,心中一直渴望能与他深入结交。

    不知五日之后,我与异度大人前往新野时,能否让周不疑一同随行,也好让我有更多机会与他相处。”

    蒯良闻言,明显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着实没想到,刘封铺垫了这么多,所求的竟然只是一个少年。

    这周不疑,蒯良和蒯越自然知晓。

    他乃是荆州别驾刘先的外甥,在荆襄之地少年成名,素有神童之称。

    不过,在蒯良看来,荆襄各大世家,哪家没有几个聪慧出众的子弟?

    所谓神童,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因此并未将其太过放在心上。

    他暗自揣测,刘封此举莫非是想通过周不疑搭上刘先,为自己在新野获取更多支持。

    蒯良微微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封,见他一脸真诚,不似作伪,便哈哈一笑,爽快地答应道:

    “哈哈,少将军既然如此看重这周不疑,老夫自然应允。不过是带个少年同行,并非难事。”

    刘封心中大喜,脸上却依旧维持着谦逊的笑容,连忙拱手道谢:

    “多谢子柔大人成全,封感激不尽。”

    他心中暗自思忖:

    “原本还在发愁如何寻机与周不疑接触,将他招揽至麾下,如今蒯家倒是帮了我大忙!

    机会已然摆在眼前,接下来就看我如何在前往新野的途中,设法收服这个连曹操都忌惮的神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