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 第106章 夏口,你们的少将军回来了!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第106章 夏口,你们的少将军回来了!

    刘封此言一出,屋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诸葛亮心中一沉,他明白刘封这五个字的含义。

    “听调不听宣”,意味着刘封虽然表面上会配合行动,但实际上并不会完全听从刘备的指挥。

    刘封,乃至江陵方面有着自己的打算和行事准则。

    这对于即将面临大战的联军来说,无疑是一颗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诸葛亮紧紧盯着刘封,目光中带着审视与忧虑,说道:

    “少将军,如今大敌当前,孙刘联军唯有齐心协力,方能有一线生机。

    你这‘听调不听宣’,恐怕会给联军带来诸多变数。”

    刘封迎着诸葛亮的目光,坦然说道:

    “孔明先生,我刘封并非想违抗父命,只是这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

    我也需为自己、为追随我的人谋求出路。

    但请先生放心,只要是对对抗曹操有利的事,我刘封绝不含糊。”

    诸葛亮微微摇头,心中暗自叹息。

    他深知刘封性格倔强,一旦做出决定,恐怕难以更改。

    但在这大战前夕,他也只能尽量稳住刘封,避免内部矛盾激化。

    “少将军,希望你能明白大局为重。

    这赤壁之战,关乎孙刘两家的生死存亡,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诸葛亮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期望。

    刘封点了点头,说道:

    “先生的话,我记住了。我刘封既然参与其中,自会全力以赴。”

    得到刘封承诺的诸葛亮,心中暂时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也知晓这复杂局势下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安宁。

    数日之后,周瑜已准备妥当,准备率大军与诸葛亮一同前往夏口。

    陆口港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出征景象。

    一万江东水师整齐列阵,战船如林般密集排列在港湾之中,高大的帆樯直插云霄。

    猎猎作响的旌旗上,“周” 字与江东孙氏的旗号迎风招展。

    江水如一条奔腾的巨龙,汹涌澎湃地拍打着船舷,发出阵阵低沉而有力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奏响激昂的战歌。

    周瑜身着一袭白色的儒袍,外罩银色的铠甲,腰佩长剑,英姿飒爽地站在旗舰的船头。

    他目光坚毅地望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自信与决心。

    那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脸庞,撩动着他的发丝,更添几分儒雅与豪迈。

    在他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江东水师,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兵器,眼神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与无畏。

    刘封站在另一艘战船的船头,望着雄姿英发的周瑜,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此时的周公瑾,无疑是江东的中流砥柱,即将迎来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高光时刻。

    那自信从容的神态,儒雅大气的气质,让刘封既敬佩又暗自较劲。

    他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与威望,才能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刘封看着眼前这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江东水师,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江东水师果然名不虚传。能与这样一支劲旅共同抗曹实在让人振奋,也增加了战胜曹操的胜算。

    但是这孙刘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各方都有着自己的利益与算计。

    我身处其中,必须小心翼翼地周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随着船队缓缓驶离陆口港,刘封的思绪愈发纷乱。

    他想到即将到达的夏口,那里不仅有刘备,还有即将到来的大战。

    而这将是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关键战役。

    刘封看着波光粼粼的江水,心中暗道:

    “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凭借对大体剧情的了解,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与声望。”

    但同时,刘封也明白,刘备对其擅自前往柴桑的举动必定心怀不满。

    此次回到夏口,恐怕少不了一番波折。

    “此次夏口之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必须在父亲与周瑜之间找到平衡。

    既要展现自己的价值,又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我的野心。”

    刘封暗自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一路上,江风呼啸,战船如同一群勇猛的鲨鱼,破浪前行。

    江面上波涛汹涌,溅起的浪花不断拍打着船身,发出清脆的声响。

    众人的心情也如这起伏的江水,难以平静。

    终于,他们抵达了夏口港。

    夏口港内,早已是一番热闹而紧张的景象。

    刘备率领着一众将领早早地在港口迎接。

    看到周瑜的船队缓缓靠近,刘备赶忙上前,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大声说道:

    “周都督,一路劳顿,备在此等候多时了。”

    周瑜微笑着还礼:

    “刘皇叔客气了,为了抗曹大业,些许辛劳何足挂齿。”

    众人来到营帐内,分宾主落座。

    营帐内布置简洁却不失威严,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军事地图。

    地图上用各种颜色的标记详细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分布与动态。

    刘备先是一脸诚恳地对周瑜表达了感谢:

    “此次孙刘联盟,多亏周都督大力促成,备对都督的高义深感钦佩。

    备愿与都督携手,共抗曹操,为天下除害。”

    周瑜温文尔雅地笑了笑,尽显儒将风范:

    “刘皇叔言重了,如今曹操祸乱天下,我等为天下大计,自当并肩作战。”

    刘备闻言,心中暗暗赞叹周瑜的风度与胸怀。

    随后,刘备将目光转向刘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他已从诸葛亮那里得知刘封提前前往柴桑会见孙权,并促成联盟的举动。

    刘封此举,再次无视了他这个父亲的存在,让刘备心中颇有些芥蒂。

    为了表明自己在联军中的主导地位,刘备笑着对刘封说道:

    “此番柴桑之行,封儿辛苦了。

    接下来封儿就留在这里吧,江陵那边就让你二叔去接管,如何?”

    刘封心中 “咯噔” 一下,立刻明白刘备的意图。

    江陵乃战略要地,囤积着大量钱粮,对自己意义非凡,怎会轻易让出?

    但他脸上依旧带着笑容,恭敬地说道:

    “父亲,二叔的威名,曹操亦闻风丧胆。

    此时大战将至,二叔若能在前线与父亲一同指挥作战,定能大振我军士气,威慑曹军。

    若将二叔调往江陵,实乃我军一大损失。”

    刘备心中恼怒,觉得刘封公然违抗自己的意思,但又不便当场发作。

    他只得强笑道:

    “封儿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江陵乃我军重要后方,需得力之人镇守。

    你二叔稳重可靠,我放心让他前去。”

    刘封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父亲,江陵如今局势稳定,三叔张飞勇猛过人,赵云将军武艺高强,徐庶军师足智多谋。

    有他们在,江陵万无一失。

    而如今前线战事紧张,正需二叔这样的猛将。

    若父亲实在担忧江陵,孩儿愿举荐一人前往协助。”

    刘备眉头一挑,问道:

    “你举荐何人?”

    刘封不慌不忙地说道:

    “魏延魏文长,此人武艺精湛,有勇有谋,且忠心耿耿。

    让他前往江陵,定能协助三叔他们,保江陵无忧。”

    刘备心中冷笑。

    他心中暗道刘封这是在设法保住江陵,将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排在江陵,防止出现意外。

    但此时,他也不好直接拒绝,毕竟刘封说的也有道理。

    诸葛亮见状,心中暗叹,再次出面调解:

    “主公,少将军的提议倒也可行。如今大战在即,团结一心才是关键。”

    刘备看了看诸葛亮,又看了看刘封,缓缓说道:

    “既然如此,就依封儿所言。但江陵乃我军根本,切不可有失。”

    刘封赶忙说道:

    “父亲放心,魏延定会与三叔他们齐心协力,守护好江陵。”

    刘备点了点头,心中却暗自思忖:

    “此番暂且饶过你,待战事结束,再与你好好算账。”

    他嘴上却说道:

    “封儿,你既留在夏口,便要好好协助我,共破曹操。”

    刘封一脸坚定地说道:

    “父亲放心,孩儿定当竭尽全力,为破曹出一份力。”

    一旁的周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思量:

    “这刘备父子之间倒也有有趣,或许能为江东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