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22章 非洲鬣狗

重生大明1635 第22章 非洲鬣狗

    杨士聪彻底懵了。

    心想莫不是温贼灌了什么迷魂汤,让皇帝被蛊惑?

    方才惩处光时亨打压温党,难道只是圣上一时兴起?

    可这不符合逻辑啊!

    失去几个小喽喽无所谓,温党力保杨一鹏二人的意图十分明显,其党羽众多,恐怕只有皇上一人不知。

    昏君!简直昏君啊!

    可他也不敢当众反驳,自己一派何尝不是人多势众。

    心中很愤怒,嘴上却只能嚷道:

    “臣不服!臣据实上奏,陛下如此对臣,臣不服!”

    “啊......”

    杨士聪快速被大汉将军拿住,旁边附议的人往后退步,几下就抡起长杖啪啪啪。

    崇祯冷眼旁观。

    万幸只有十杖,且只是“打”,打起来很肉疼,不过明显未伤及筋骨。

    大汉将军们早都是国家级选手,这点分寸信手拈来,五六天便能下床走动。

    杨士聪趴在地上,口中粗气直喘,疼痛感火辣辣甚是难受。

    十仗挨完,金台上御音传来:

    “杨士聪,想必尔心中连昏君暴君,都暗骂朕无数遍了吧?”

    杨编修艰难地回答:

    “臣......臣.......不敢!”

    崇祯冷哼,望向全场:

    “在场诸位呢?恐怕也跟他一样吧?”

    “臣等不敢!”

    “哼!骂也骂了,承认又如何!接下来让朕给尔等解惑,为何要廷杖杨士聪!”

    顿了顿,轻蔑地望向众人:

    “杨士聪身为翰林院编修,本职乃诰敕起草,修撰史书,侍朕经筵等事务,然此人不顾本职,却就兵事夸夸其谈。

    兵事政事有六部内阁拟定,定罪有三司会审,六科御史监察,还有朕亲自裁定。

    你一翰林编修,有何能力定罪?有何资格定罪?

    这十仗,乃朕念你往日之功,不跟尔过多计较,其余人等以此为戒!”

    说完又重重拍了下御案。

    服气的不服气的,有没有出班的,全都默不作声。

    皇帝方才说的这番话,可谓无从挑剔,今日拍打无数次桌子,实属罕见。

    自老朱废除丞相,设立言官制度以来,六科和御史均有闻风奏报之权。

    然随着王朝历经风风雨雨,到中后期,还管啥言官不言官,无论是何部门是何职务,通通插上一脚,捕风捉影弹劾政敌。

    别提啥证据不证据,更别提应该与否,全凭两张嘴开撕。

    尤其到万历朝后期,简直呈现白热化,进入崇祯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方才处置杨士聪,圣上大方向没有错。

    文武百官均有弹劾之权,此乃祖制,可以进行论罪,但该入狱还是杀头,就不是他们的事儿了。

    杨士聪千不该万不该,不应提出处斩的量刑标准,那样就被圣上逮住软肋,扣上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帽子。

    文武百官虽很不适应,很想反对,但也只得点头默认,令他们感到朝堂风向,似乎有变换之势。

    看来往后弹劾得掂量掂量,这样才不会走杨士聪老路,不过才挨十仗而已,仅为象征性惩戒,让他们更摸不透皇帝意图。

    命大汉将军把杨士聪拖出去,看着就心烦。

    没去刻意平复情绪,崇祯继续出言呵斥:

    “皇陵被焚,乃我朝奇耻大辱,流贼横行南北,关外建奴虎视眈眈,连日来诸公所上奏章,尽是弹劾杨吴二人。

    杨吴不日就将拿至京师,是何罪状自有三司定论!

    诸公不思朝政,毫无治国良言,毫无御敌之策,情何以堪?

    大明官员,就只知道兴师问罪吗?只知道凡事插上一腿吗?

    说光时亨读书读到狗肚子,朕看在场诸公同样如此!要尔等何用?尔等究竟还有何用!”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文武百官作揖高呼。

    崇祯没去理会:

    “从即日起,凡擅议量刑标准者,一律重处,诸公自省!

    关于六科、督察院闻风奏报事务,六科文书,概由各科都给事中复核画押;御史由督察院各道主官画押、司务厅御史批准,二者方可上报内阁!

    休要凡事只知道骂,朕没功夫看尔等演戏!”

    话音刚落,朝堂瞬间炸锅!这还了得?

    先前就闻到一丝火药味,没想到会这样。

    定罪与否只要多斟酌用词即可,限制御史及六科奏本程序,就有点麻烦了。

    倘若如此实施,自己写的东西,上官不一定会批。

    言官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还怎么去喷人?

    “陛下,此等不可,有违祖训啊,请陛下三思!”兵科都给事中王绩灿出班道。

    “臣附议!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

    “......”

    上百个六科、御史言官站了出来,包括左都御史唐世济,还有些六部郎中、主事、五大寺官员之类。

    不一会儿,近两百号人站到御道之中。

    崇祯脸色铁青。

    这就是堂堂大明文官,喜欢像非洲鬣狗一样,见你有病就要你命,还学会了掏肛。

    怪不得原主一直渴望孤臣,看来他“纯洁”的心灵,早已严重受损。

    环视广场,除了唐世济外大多都是小官,但该事涉及督察院,唐世济这大佬显然得冒冒泡。

    这下东林党、温党、楚党等罕见达成共识,难得“同仇敌忾”一回。

    “呵呵,很好嘛,朕先前骂尔等那番话语,看来毫无作用,尔等此般做作,是想逼朕吗?”

    “臣等不敢!”

    “你们还有什么不敢!你们这群斯文败类,简直可耻,可恨!”

    温体仁微微皱眉,上朝一个多时辰,他始终一言未发。

    方才自己的小喽喽被打死,东林人被训诫,始终稳坐泰山察言观色。

    没想到圣上与所有朝臣为敌,可谓非明智之举也,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崇祯黑着脸,深吸一口气,继而道:

    “唐世济!”

    “微臣在!”

    “督察院是否归你管?”“禀陛下,臣乃督察院左都御史,自然归臣管。”

    “那朕叫你手下御史倘若要进言,须经过下属主官审核,有无不妥?”

    “回禀陛下,太祖钦定,言官闻风奏报,可直接面呈君上,陛下此令,乃违背太祖规制。

    故臣不惜触怒圣颜劝诫,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心中呵呵,大明文官真特么冲,非洲鬣狗见到都得喊他们一声爹。

    非常好,嫌杀鸡儆猴不够,那老子就让你们全都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