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29章 各怀鬼胎

重生大明1635 第29章 各怀鬼胎

    皇帝睡着了,杨士聪趴在床上,却难以入眠。

    上午被仆人抬回家,婆娘给抹了金疮药,舒服不少。

    尽管自己的白锭被打成了猴屁股,却兴奋良久,十仗换取温党五条性命,非常划算。

    要不是自己火上浇油,说不定皇上就仅作一般惩处,对方还博取一个好名声。

    圣上打自己完全乃多了句嘴,为堵住悠悠之口,皇帝稍作惩处,所作所为无从挑剔。

    关键顺带走温党一员大将,东林人可谓旗开得胜,唯一遗憾,就是凤阳之事被淡化了。

    七日后上朝需重新提及,一定把温体仁内阁带上,朝屋外吼了声,让婆娘速来换药。

    ......

    与此差不多同时,城东悦来布庄。

    后院一间屋子灯火通明,六七个人在房中品茶,谁都没有说话。

    此处乃王应熊同乡所开,临街就一普通铺面,后院却别有洞天。

    温体仁一向谨慎,每次议事,都更换不同地点。

    温党重要成员齐聚一室,老温抚摸着山羊胡,陷入沉思之中。

    过了没多久,房门打开,张至发急匆匆赶来。

    不待他开口,温体仁问道:

    “宫中可有消息?”

    “回禀阁老,下官已探知一二。”

    “快快道来!”

    “是!”

    张至发说完,端起桌上茶杯,猛地灌上一口。

    继而望向众人,抱拳道:

    “骆养性这几日没在京师,还有四五天方能回来,他手下那几人就是群废物,圣上一切不得而知。

    只有张彝宪有所透露,言圣上出现于广宁门之前,可能去过官地,从西苑杜勋下狱,而后王之心入慎刑司,便可看出端倪。

    今日午后圣上前往毕府,之后又去火器厂,还亲自试枪,令将火药生产搬往西苑官地,说是为防范天启六年大爆炸重现。

    张彝宪兵仗局掌印被罢免,由火器厂管事接任,傍晚时分有边将进京消息传入宫中,圣上明日召见。”

    “就这些?没有其它?”

    张至发摇了摇头。

    “进京武将何许人也?可知其详?”

    “下官并未探知,据张彝宪手下人说,应该为不知名中级武官,估计圣上对剿寇战事不满,想发展火器整治他的禁军。”

    温体仁点了点头,起身缓缓踱步,过了好一会儿,开口道:

    “罢了,多想无益,圣上近日所作所为,应该乃一时兴起,想让国富军强,哪有那般容易。

    杀几个太监,将监军召回,弄几支火铳大明军队就能获胜?依老夫看,最终仍是徒劳之举!

    圣上对凤阳一事,态度令老夫琢磨不透,以其品行,自责之后应该有所举措。

    然今日仅下令再度罢朝,命我等廷议,光时亨诸人之死,也未让老夫悟出下步意图。”

    说完抿了口茶,接着道:

    “罢了,圣上所下几道口谕,似乎有革新苗头,且看日后如何吧。”

    众人微微点头。

    温体仁重新坐下:

    “圣上暗示本官那几人,倒也无所谓。

    毕自严领衔户部数年,与我等政见有所不一,然并无过多冲突,理财方面,也只有此人能够胜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尚书一职我等去涉猎,确乃烫手山芋,无需觊觎。”

    再望向谢升,继续道:

    “至于伊晋兄手下那孙传庭,无名之辈尔,就是不知圣上为何看中,陕西乃火药桶,圣上愿意让此人去,随他便是!”

    谢升作揖:

    “温相所言极是!此人仗着读过几本兵书,时常在吏部夸夸其谈,届时陕西兵败,我等依据圣意廷推,与我何干?”

    几人纷纷点头,皇帝暗示了首辅,照办便是,未来出了事还不是皇帝授意,关他们屁事儿。

    温体仁捋了捋胡须,又道:

    “老夫看几个总督职位,圣意已定,都是深入虎穴之职,不值得索取,为今之计需将礼部尚书、左都御史、工部左侍郎掌握于我等手中!”

    “首辅大人一语中的!”

    王应熊抱拳,众人纷纷表示认可。

    接下来耳语一番,这次要跟诸党扳手腕,凡对方提名者,竭力找其污点,候选人越少越好。

    自家兄弟推出张至发、薛国观、张四知等人。

    几经分析,就一些问题深入交流,最终达成统一口径。

    事情说妥了,温体仁喝着茶,看样子兴致不高,见他那样,吴宗达问道:

    “首辅大人是否在担心美承老弟?”

    温体仁点头,没有作声。

    “温相,现美承兄身在诏狱,无任何人能够探取消息。

    骆养性一干似乎已圣眷不再,李若链被皇帝宠信,王承恩拿的那份奏章,上面所写究竟何事不得而知。”

    张至发接话道。

    “是啊,此乃老夫心忧之处,能让美承老弟束手就擒,绝非一般小事,诸位都想想,唐美承有何不良前科?”

    美承就是唐世济的字,屋内陷入死一般寂静,几人冥思苦想。

    王应熊打破平静,说道:

    “唐美承于南方任职多年,收受孝敬必然不少,莫非有人告发?”

    温体仁捋胡须的动作加快,十余息功夫后,突然眼睛一亮:

    “诸位,如若贪墨之事,老夫倒不甚担心,诸位有没有想过,我等经常密会,是否已被他人知晓?”

    说完猛地站起身,露出一丝惧意,随后转瞬即逝。

    众人心中咯噔,全都望向老温。

    首辅所说不无道理,数年来每次密议,都更换不同地点,一直相安无事。

    温大人方才提醒,想想也不无可能,几人显得有些慌乱。

    皇上对结党营私深恶痛绝,转念一想,如果被发现,肯定把他们给抓了。

    可当下一切,不符合逻辑啊,皇帝对温相一如既往,实在猜不透。

    过了约莫小半刻钟,温体仁道:

    “罢了,诸位不必惊慌,应该非此类事宜导致。

    我等须积极打探,以获知唐美承所犯何事,待廷推后设法营救。

    老夫明日便提出廷议,诸位按方才所说见机行事即可,七日后看圣上作何处理再议,都散了吧。”

    众人点头,纷纷起身,相互作揖道别。

    有首辅大人这个主心骨,大家那丝担忧,一闪而过。

    待房中灯火熄灭,远处房顶趴着那黑衣人,纵身一跃,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