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53章 储钱罐

重生大明1635 第53章 储钱罐

    王徵望向焦勖,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

    “陛下,焦主事所言大善,然尺度即使精确到分、重量精确到钱,仍无法真正精细化,焦主事以为如何?”

    “侍郎大人,下官深以为然。”

    言罢,两人眉头紧锁一筹莫展,其他人也陷入沉思之中。

    崇祯很高兴,对问题都知道深入化探索了,这就是他想要的。

    便温言道:

    “朕以为,无论称量器具还是规尺,增加一些度量单位,诸位爱卿心中忧虑,便可迎刃而解!”

    “请陛下训示!”

    见大家都来了兴趣,准备伸起耳朵聆听,崇祯微笑道:

    “朕决议,工部重新定出统一器具,并作为大明全国母本。

    一斤十六两制需要细化,增加一个更小的克。

    规尺则要作调整统一,并增加微小计量单位,速速笔墨伺候!”

    “遵旨!”

    不多时桌案上器物被收空,一官员将笔墨纸砚奉上。

    崇祯快速写画起来。

    重量方面,在斤、两、钱基础上,增加吨、克两个计量单位。

    2000斤为一吨,1两分为10钱,又分为50克。

    见大家有所疑惑,便一一讲其适用性,带来的好处等等,听得众人眉头渐渐舒展。

    如此定制,对于超大物件就可计算成吨位。

    而比如火器药量等微小配量,便有了新名称,不需要进行预估。

    为让未来科学研究更具体,还画出个几百年后的天平秤模样,专门称小物件。

    将原理说通透,众人如茅塞顿开。

    崇祯清楚,明朝至民国,华夏均为十六两制。

    一斤相当于后世约595克,“半斤八两”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原本想把一斤调整成后世500克,但想到牵涉金银货币,只能作罢。

    至于部分符不符合后世标准,已没必要纠结。

    反正未来要将华夏文明广撒四方,到那个时候,大明的标准就是国际通用标准!

    接着说尺度。

    大明规尺分为营造尺、量地尺、裁衣尺三种。

    分别约合后世32厘米、32.7厘米、34厘米,非常凌乱。

    为规范统一,只采用一个尺度。

    以量地尺、裁衣尺二者之平均数,作为新度量。

    新增米、分、厘、毫四个计量单位。

    裁衣织布,仍以尺、寸、分计量;量地按原有顷、亩、丈规制,也可用新单位;距离、器物,则一律执行新标准。

    一里等于500米;一米等于10分,又等于3尺;10厘为1分,1厘又等于10毫;

    1亩等于60平方丈,又约合667平方米。

    原有步距单位不变,1步仍等同于5尺。

    王徵消化了一阵,眼睛才变得明亮起来,而后让大家传看。

    崇祯见状没有说啥,革新嘛,需要过程适应。

    如此这般是好是坏,大家心头都有数。

    过了会儿见众人神态自若,尤其王徵焦勖,脸上都露出喜色。

    按圣上所言,他们想到和没想到的,全都予以解决。

    对当今天子智慧,心中点了若干个“赞”。

    崇祯很满意,事情就这些了。

    临走前向众人勉励一番,要求尽快作出样称样尺母本,天平秤也要抓紧研制。

    其实还有个东东崇祯没有说,那就是计算粮食的“斗”和“石”。

    想到这个不需要工部费神,也就算了。

    斗与石属于容积,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54明斤,折合三百多年后的约93公斤。

    采用容积计算粮米,老百姓非常吃亏,官绅商人大斗进小斗出,就是基于这个症结。

    崇祯打算待工部样称大量生产后,取缔斗石计量。

    这种漏洞过大的东西,还是成为历史比较好。

    ......

    从工部出来,又去往兵部,召来兵部几个侍郎郎中,了解了些兵部事务。

    兵部两位侍郎,对王业浩要熟悉些,乃王阳明曾侄孙。

    梁廷栋有多少才能暂且不知,这也是暂未更换的原因,往后看看再说。

    上午就走了两个部门,而后才回宫批阅奏本。

    ......

    不多时,曹化淳李若链求见。

    “启禀皇爷,经东厂与锦衣卫连夜彻查,本次涉案文武及宦官,现银已全部统计完毕。

    珠宝字画已登记造册,田产店面预计半个月清点完成,初步估计京畿周边不低于10万亩良田!”

    “嗯,很好,二位爱卿辛苦!”

    “多谢皇爷(陛下)!”

    “查抄现银几何?”

    “禀皇爷,查得高启潜、杜勋等宦官,共计一百二十二万余两;

    查得温体仁等文武,在京财产一百八十三万四千余两;

    收缴勋贵非法所得,连同成国公府上现银,共约三百八十三万两!”

    崇祯听得心潮起伏,啧啧,钱真特么多!

    虽早有预料,可当真正面对,还是不免心惊肉跳。

    苟日的,这下蛋蛋和白腚露出来了吧,死一万次都不足惜!

    “皇爷,以上现银,加上勋贵罚银二百七十万,合计共九百五十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九两。

    黄金二万三千一百两,玉器珠宝三十三车。”

    “嗯......”

    这还没有抄勋贵的家,若按历史轨迹,到9年后这帮人的财富将更多。

    崇祯缓了好一阵,才再度开口:

    “告诉朕,文官中现银大概情况如何?朕只要大致数额。”

    曹化淳翻了翻账册:

    “回禀皇爷,唐世济40万两居首,温体仁一百余两最少,湖州那边已派人前去查验。”

    “那排在温体仁之前的呢?”

    “刘宇亮15万两,薛国观18万......”

    “可以了,骆养性、嘉定伯呢?”

    “骆养性62万,嘉定伯约43万两。

    “可耻啊!大明耻辱啊!”

    崇祯感叹道,脸色阴晴不定。

    苟日的骆养性,连同他死去的老爹,都不是什么好鸟,转而问向李若链:

    “李爱卿,宣府情况如何?”

    “禀陛下,两个晋商在京管事均已认罪。

    臣已严令高文采顺藤摸瓜,过段时日便有消息!”

    “一定注意保密!”

    “遵旨!”

    头两天之所以禁勋贵们的足,就是存在这方面考量。

    “曹大伴!”

    “奴婢在!”

    “告诉王德化,洛阳方面也要加紧搜集,朕还缺钱得很!”

    “奴婢遵旨!”

    崇祯很愤怒,当然,开心成分则更多。

    都是哥的储钱罐啊,这是混蛋们仅留的剩余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