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57章 皇嫂张嫣

重生大明1635 第57章 皇嫂张嫣

    崇祯冷笑,厉声道:

    “陈演,你说朕荒废朝政,你可有凭据?要是说不出个服众理由,朕要你等好看!”

    陈演一惊,自己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相当于院首,一向深得圣心。

    就连手下的蒋德璟,前日都被提拔成寺卿,而他这当“领导”的却啥都没捞着。

    得刷刷存在感,方能引起皇帝重视,才有了今日一出。

    连忙回复:

    “陛下要将早朝改入殿中,人数仅限一百,乃限制百官进言,乃荒废朝政,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哈哈哈......”

    皇帝突然大笑,让在场众人摸不着头脑。

    对于早朝新制,内阁认可了,圣旨也发了。

    但陈演所说,以当下意识形态,并非全无道理,同时也代表着很多官员的想法。

    前日内阁诸公就有点担心,看来该来的终究会来。

    “说得好!朕就给你等理论理论,你等文官不是最爱撕逼么?”

    陈演想接话,撕逼是啥?

    莫非就是指吵架?最终忍住没有开口。

    崇祯露出调侃表情,说道:

    “按照我朝礼制,百官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若朕未记错,你陈演几乎每次都在,朕问你,你奏了几回事?谏了几次言?”

    “臣......臣记不清了。”

    崇祯冷哼一声:

    “你说朕荒废朝政,朕看你等平日明明该在值房,却无事往朝堂上凑。

    你陈演是乡间泼妇,就那么喜欢看别人吵架?”

    “臣......臣......”

    陈演背心冷汗直冒。

    圣上话糙理不糙,说的无从挑剔,三言两语就让自己难以反驳。

    此刻的崇祯当然知道这类人想法,就抓住那句“无事退朝”不放。

    身后几大朝臣,先前还有点忐忑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圣上真乃诡辩高手也。

    不,这不是诡辩,是正理儿!

    “你说朕荒废朝政,你等混日子者,才是祸乱朝纲!

    朕今日与内阁六部,正商议永不加赋,商议给百官加涨俸禄!

    尔等却在午门伏阙谏诤,尔等是要与百官为敌,与天下百姓为敌吗?”

    崇祯突地提高声调。

    陈演傻眼了,皇帝在给他叩帽子了。

    “朕看尔等并非质疑上朝,实乃阻碍百官,阻碍天下黎民福祉!”

    “臣冤枉!”

    “臣冤枉啊!”

    “......”

    陈演连同身后十余文官,全都喊冤。

    “陛下,臣弹劾陈演等在场官员,长期早朝占位扰乱规制。

    今日叩阙午门,试图干扰百官加奉,尚有反对取消加赋诸事之嫌疑。

    实乃乱臣贼子也,其罪该当如何,请陛下明察!”

    刘宗周上前几步,朝着皇帝作揖。

    “臣附议!”

    “臣附议!”

    阁臣与尚书们,全都作揖附和。

    崇祯心中暗笑。

    刘宗周兼着御史,说的话滴水不漏,帽子扣得严严实实。

    大员们也很懂事,真想点个大大的赞。

    苟日的,早上你等不阙门,偏偏午后来。

    只能怪运气不佳了。

    “锦衣卫何在!”

    “在!”

    “将人给朕看住,胆敢假装昏迷者,立即送到诏狱,明日正辰时押往外城!

    朕要让百姓们瞧瞧,这些无视百官百姓者,乃何种嘴脸!”

    “遵旨!”

    陈演几乎瘫软在地,他被皇帝坑了。

    朝堂上近日发生的一切,并未把他完全镇住。

    皇帝是真的变了,变得阴险狡诈,哪还像以往那样容易糊弄。

    崇祯鄙夷地看了一眼,拂袖而去。

    接着去往坤宁宫。

    ......

    几个美人簇在一张桌上,拿着毛笔疾书,样子很是投入。

    未让通禀,皇帝悄悄来到周玉凤身后,一把将她拥住。

    “呀......”

    周玉凤惊呼,美人们全都抬头,原来皇帝驾到。

    “陛下......”众艳准备起身。

    崇祯连忙制止,还朝张嫣作了个揖。

    “皇嫂安好!”

    “谢陛下!”

    “朕只是来看看,你们继续忙吧。”

    话虽这样说,但谁敢无视君王,都有点拘谨起来。

    尤其张嫣,两腮还泛着红晕。

    看来方才与皇后嬉戏,让她有点不适应。

    望着几个美人,崇祯笑眯眯说道:

    “都坐下,你们下一期日报,准备何时发行?”

    “回陛下,臣妾欲再过两日,多搜集朝事后再予以发行。”

    “皇后是遇到何种难处了吗?”

    “臣妾不才,要不是皇嫂摘了两则宋词和故事,版面差得更多。”

    “妹妹谬赞,为陛下分忧,乃哀家本份。”

    “哦,那朕要看看。”

    周玉凤拿起纸稿,递给崇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崇祯朗声读了出来。

    这首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其意境极高,表达着思念,有一种婉约之美。

    皇嫂用这首宋词,似乎透露着她某种心境。

    另外一首,仍然是李清照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武陵春·春晚》,乃李清照在夫君去世后所写。

    当时金兵南下,李清照心忧天下,同时也怀念丈夫。

    透露着安全感缺失,是她最沉痛的一首词。

    这些字句,无不与张嫣当下深度契合。

    望向这位倾国倾城的皇嫂,崇祯很是感触。

    只见张嫣双眸微垂,轻声说道:

    “陛下,请恕哀家擅作主张,欲刊此等诗词。”

    “哦,”崇祯浅笑。

    “皇嫂多虑了,华夏日报除了朝堂诸事,更要包揽世间万物。

    皇嫂意境非常人可理解,朕觉得甚好!”

    “谢陛下!”

    张嫣忧郁的脸上,多了一份坦然。

    收起对张嫣那份担忧,崇祯柔声道:

    “朕今日来此,是有好消息,华夏日报明日就可发行第二期。”

    香艳们瞬间来了兴趣,纷纷洗耳恭听。

    于是,今日皇帝走了哪些部门,交涉了哪些事,处置了哪些人,一一道出。

    还叫有些事儿可以广而告之,有的则不可,并让张嫣负责记录。

    看着张嫣那专心劲,以及身上散发出的特有气质,渣男不禁心猿意马。

    生出一股莫名的“博爱”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