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70章 大鱼冒头

重生大明1635 第70章 大鱼冒头

    见他那样,卢象升笑道:

    “河南卫所整治从邓州开始,裁撤卫所乃圣意,不得有误!”

    说完将一份邸报,还有其中一份密旨递给他。

    “你看后便可洞察玄机!”

    左懋第双手接过,细细看了起来,越看越凉气倒吸,原来二十多天前,朝堂竟然发生那么多大事儿。

    圣上对卫所很失望,对宗室似乎也不感冒,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大刀阔斧革新,大明似乎有望了。

    左懋第露出喜色,他可是个敢为人先的主,忙双手作揖:

    “请督宪大人吩咐!”

    “甚好!左懋第听令!”

    左懋第低头拱手。

    “着邓州知州左懋第,安置俘虏彻查邓州千户所,如遇不听号令者,格杀勿论!”

    “下官领命!”

    左懋第语气坚定。

    “很好,本次缴获全部留给你,你要从俘虏中筛选兵卒,并招募流民从军,不愿从军者,可将卫所屯田分给他们,邓州凡荒芜有主之地,一律清丈登记!”

    “遵命!”

    “为保你此次顺利,本督暂留2000步卒于邓州,你要在近期,给本督拉起万人队伍!”

    “下官领命!”

    “刘文耀!”

    “属下在!”

    一旁的刘文耀上前。

    “左大人,此乃新乐侯次子刘文耀,本督任命其为天雄军游击,助你一臂之力!”

    “见过小侯爷!”

    左懋第有些兴奋,天子的表弟竟然都来了,这下底气更足。

    “左大人客气,叫在下良熙便可。”

    “下官不敢。”

    “哈哈哈,左大人,军中可没有小侯爷,只有上下级,你二人切莫辜负圣上所望!”

    “遵命!”

    左懋第摩拳擦掌,当下有了这些条件,他还怕个毛线。

    卢象升点头微笑,接着问:

    “本督听闻邓州州衙人丁凋零,其余官员呢?”

    “回大人,原有知州同知弃城而走,已被押往洛阳治罪,通判两个月前战死,本官接任后几乎无人可用。”

    卢象升思虑片刻,说道:

    “本督前日见有一年轻人不惧左良玉淫威,是否乃你之属下?”

    “非也,此人乃常州府宜兴举人,年前来邓州访亲,被困无法返乡。”

    “如此说来还是本督老乡,此人守城战表现如何?”

    “杀敌很是生猛,能明辨是非,未来可期!”

    “既然如此,本督举贤不避亲,就让小老乡暂领通判一职,待本督上报朝廷,再正式任命!”

    “多谢大人!”

    ......

    京师,鸿胪寺衙门。

    后院里鼓乐声震天。

    当今天子潜心研究音律乐器,成为妥妥“文艺青年”。

    到底有“音乐”底子,通过好几天练习,乐师们已不再那么紧张。

    皇帝亲自指导演奏,既如履薄冰,却也乃莫大殊荣,皇帝哼唱的四五首曲子,乐师们都能较为熟练地弹奏了。

    21世纪那些军歌、歌唱华夏的名曲,本身就朗朗上口,需要做的,只是适当改下歌词。

    植入与当下贴切的词汇,古筝、琵琶、柳琴、笛子几种乐器组合,奏出的旋律尚算高昂澎湃。

    为了更有节奏感,天子命人运来军鼓,再配上大镲,这不,感觉就来了。

    皇帝很得意,交待乐官们勤加练习,将来必有大用。

    随后回到乾清宫,开始他的繁杂事务。

    这段时日改成五天一上朝,迂腐无用的奏本几乎没看,要不然还真没时间做其它。

    近期设计了新式军服、礼服、各种勋章等雏形,交予画师们去琢磨。

    前段时日吩咐的英烈祠,图纸已经看过,工部已开始着手筹建。

    江西教谕宋应星,来的时候在军营,没时间召见,便下旨给了一个科学院副院职务,让方正化带他去西苑官地搞农业。

    范景文、黄道周、李邦华均已来京,全部走马上任。

    西山煤矿全盘接手,巩永固正在清理当中。

    杨一鹏、吴振缨已被押回京师,三司正忙着调查论罪。

    只要一有空,崇祯就编写数学启蒙教材。

    前世好歹是个本科生,打算按21世纪初二水平,作为当下最高教育程度,也就预示着未来得编写很多教科书。

    前几天还让王承恩翻库房,找出一个万历年间传教士进献的西洋钟。

    可惜一直都放在库房里,年生久远早已无法使用。

    洋鬼子该防范的地方要防着,好的东西也得用,可不能像先帝们那般不重视。

    忙命老曹派人去福建,给他找些回来,顺便再采买千里眼,数量多多益善。

    正写画教材间,李若链、孙承宗求见。

    “启禀陛下,辽东抽调之兵已到通州,陛下是否召见各部将领?”

    孙承宗作揖。

    “是由哪些人统领?”

    “副总兵祖宽、何可纲,参将祖大乐、李秉忠,游击吴三桂...”

    崇祯细细听完,说道:

    “何可纲要进驻禁军,朕过几日去找他,其余人就不见了,爱卿替朕即可!”

    “遵旨,臣告退!”

    皇帝给了他一个微笑,当下那群辽东军阀还没到最鼎盛时期,要不是侯恂带着钱去,说不定还真调不动。

    这下既然动了,尤其像吴三桂之流,这一辈子都别想回辽东。

    “陛下。”

    李若链上前作揖。

    “直接说!”

    “据属下禀报,定国公府上一家丁行迹可疑,前日去西郊寺庙,随后便有和尚下山,以化缘名义去往兵部右侍郎梁廷栋府上。

    和尚今日回到寺庙,又有僧侣化妆成商贩,骑马往北面而去。”

    崇祯心中一惊,前些日众多勋贵被拿,还全都被禁了足,有锦衣卫暗中监视,按理不敢造次。

    正纳闷徐允祯等人为啥没把柄,大鱼冒了个头,这下有点意思了。

    “下属已一路跟踪,臣已吩咐严密监视朝中文武。”

    “好,爱卿辛苦!”

    “为陛下分忧,臣万死不辞!”

    李若链很是虔诚。

    “王承恩!”

    “奴婢在!”

    “去内帑取3千两白银,派人送去李爱卿府上。”

    “遵旨!”

    “陛下,臣...”

    “爱卿素来节俭,休要推辞!朕听闻你那大公子能文能武,在你手下当总旗官,不如提一提位置,以更好相助于你!”

    李若链感激涕零,皇帝明显想笼络他,他也心甘情愿被笼络,自家那小子确实也不错,可以栽培一番。

    连忙跪地高呼:

    “臣多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