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95章 大明这条烂裤头

重生大明1635 第95章 大明这条烂裤头

    通过方才折腾,皇帝不想再继续上朝了。

    前几日李若链就禀报过,有些文官在干扰三司办案,仿佛他们才是三司。

    冯英与张承诏各持意见,黄道周有点左右摇摆,更偏向于张承诏。

    崇祯当时听后一笑而过。

    现在张承诏耳根子软,没有秉公执法,被拿掉一点都不冤。

    黄道周没有完全公正,需要适当敲打。

    冷冰冰说道:

    “内阁、刑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锦衣卫指挥使、东厂提督到乾清宫议事,大理寺少卿凌义渠一同前往!”

    随即拂袖而去。

    很多朝臣愣住,尤其六科几个言官更是诧异。

    裤子才脱掉一半呢,皇帝这...这就射了?

    ......

    东暖阁。

    崇祯钦封凌义渠为大理寺卿,就地升两个品级,让这9年后的硬汉感激涕零。

    勉励他一番,要求对办案必须刚正不阿,不能走张承诏老路。

    凌义渠千恩万谢领旨。

    冯英将温党一案、西山及京营武将贪墨案文书递上。

    崇祯看都没看,问道:

    “爱卿直接说结果。”

    “遵旨!”

    “禀陛下,温体仁一案中,除开王应熊、张凤翼牵涉晋商一案暂未处置外。

    余者一律判斩立决,家产充公家眷流放!”

    顿了一下,补充道:

    “温体仁涉及江南百余万产业,尤其湖州最甚。

    然并非其自身贪墨,实为胞弟温育仁相赠,当中有温育仁岳丈遗产,也有百姓投献等等。

    温育仁赠予兄长六成,可视为受贿,然其中情节不便拿捏,故臣等暂作此般量刑。”

    偷瞄一眼皇帝,冯英继续道:

    “刘宇亮等官员、京营武将所涉钱粮数额巨大,量刑与前述众犯一致!”

    崇祯脸上无悲无喜,沉默些许,问道:

    “当中有无犯人牵涉命案?”

    “有,乃刘宇亮及两位京营武将!”

    崇祯思虑些许,朗声道:

    “涉及命案者按三司定案处理,余犯通通押至西山煤矿服役至死,其家眷服役十年!

    温育仁剥除官身归田,其余分毫不动!”

    “这...”

    冯英嘴角抽抽。

    大臣中恐怕除了孙承宗、钱龙锡少数几个,其他人都倍感不解。

    抛开贪墨不说,里面可有结党营私,此乃皇帝最恨。

    可咋留下这么多人性命?真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崇祯有自己的打算,虽说杀人能够泄愤,但没啥意思。

    除牵涉命案者必须死外,其他的去劳动改造,才算榨干剩余价值。

    反正犯人大多会劳役致死,家眷也跟着倒霉十年,体会一下劳动人民苦难,免得数典忘祖。

    想了想,崇祯继续道:

    “温体仁就按朕以往意见,暂且不动。”

    “臣等遵旨!”

    三法司主官起身作揖,黄凌二人满腹狐疑。

    他们并不知晓圣上过去是啥意见,不过还是随着冯英接旨。

    原本就打算与老温聊聊,如今案情已定,可以选个时间会会那老匹夫了。

    此事儿就这样办理。

    联想到刚才朝堂上发生的事儿,冯英又提到江南,崇祯缓缓道:

    “诸位爱卿,如今温体仁一流已无力回天!

    然朕近日观之,朝堂诸臣蠢蠢欲动,朕不想提什么党,在朕眼里只有皇党!

    诸公不要以为那群人值得赞许,在朕眼里就是群空口白牙!

    尤其所谓复社,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诸公好自为之!”

    说完望了眼黄道周,黄道周连忙微垂双眸。

    在原有轨迹上,黄道周非常敬佩东林党“在野皇帝”张缚。

    数年后周延儒犯事牵涉到张缚,还为他上蹿下跳打抱不平。

    黄道周人品不差,虽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但显然存在读书人迂腐之气,该敲打敲打。

    抿了口茶,崇祯语气不改:

    “诸位爱卿,自神宗以来我大明盛极而衰,当中是何缘故,诸位心知肚明!

    一群嘴炮凡事都要指手画脚,乃士大夫该有之品性吗?于国有实际意义吗?

    简直荒谬无耻!

    朕相信诸位均为明事理者,朕希望卿等出淤泥而不染,真正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那群夸夸其谈者,朕会用事实让他们通通闭嘴!”

    “谨遵陛下教诲!”

    诸臣拱手附和,有些人心中五味杂陈。

    皇帝这近三个月的变化,他们都亲眼所见。

    要是放在以前,根本不会搞啥三司会审,早就直接下旨严惩,更不会留下余地。

    是该放下心中芥蒂了。

    圣上已展现出中兴之势,紧紧依附皇权,于公于私都不会吃亏。

    暖阁中经历十余息集体沉默,崇祯开口打破:

    “曹化淳、李若链!”

    “奴婢在!”

    “臣在!”

    “你等将近期之成果,给诸位分享一下吧。”

    “遵旨!”

    两人对视一眼,曹化淳将怀中文书掏出,高声道:

    “启奏陛下,温体仁一案、官地贩卖粮食案、西山煤矿案、京营贪墨案、助饷纳捐案,共涉及文武勋贵33人,内官46人。

    加上罚银,共获银钱1283万6千余两,黄金9万4千余两,珠宝玉器73车;

    商铺店面213处,别院11座,良田3万3千6百余顷!”

    说完望向李若链,李若链接着道:

    “禀陛下,晋商案涉及朝堂文武勋贵18人,地方文武吏员129人,共147人。

    查获银钱2565万余,黄金24万8千余,珠宝玉器122车;

    店铺375处,别院26座,良田4万8千余顷.

    此中文武勋贵之产业,涉及数个案件者,臣已与曹公公经手之案作以区分。”

    全场鸦雀无声,几个大臣都陷入深度沉思。

    几大案件这么多人犯事儿,这就是大明的朝堂啊,可谓字字诛心。

    李若链继续道:

    “陛下,经臣与曹公公合计,各案并案银钱共约3850万两,黄金34万3千3百两。

    其中600余万乃晋商票号存储银,臣暂未运回。

    原已移交内帑及国库近1480万两,现余约1760万,如何筹措,请陛下定夺!”

    崇祯微微点头。

    这些他是知道的,心中早已作出打算,大臣们则听得心惊肉跳。

    今日作个汇总,是想让大家明白,大明这条烂裤衩,究竟还包不包得住那片白腚。

    若朝堂还有无视现实瞎逼逼者,都给老子看着点,少去瞎基巴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