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大明1635 > 第103章 把卢老爷喂饱

重生大明1635 第103章 把卢老爷喂饱

    刘国能领旨而去,天子陷入沉思。

    这是他第一次面对流贼,下定决心重用降将,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流贼可杀可招,要招安就得给他们生存空间,卢象升对邓州俘虏就安置得很不错。

    要是没有实质性策略,流贼即便臣服,过段时间又会复起,这也是越剿越多的根结所在。

    闯塌天有一定才干,原有轨迹上招安后大战李自成。

    后来誓死不从慷慨就义,还被原主小弟弟追赠为荣禄大夫。

    如今放权让他去稽税,本着对贪官权贵的那份仇恨,相信他比一般文武做得更好。

    “皇爷,孙阁老范阁老求见!”

    皇帝思绪被打断。

    “快传!”

    “遵旨!”

    “陛下,此乃卢象升六百里加急奏报,请陛下御览。”

    孙承宗作揖。

    崇祯接过,眉间紧锁一阵,转而舒展开来。

    “两位爱卿怎样看?”

    “陛下,臣以为流贼已感到合围压力,南面两百里并无大军。

    故流贼只能往信阳方向流窜,然臣笃定,回陕西仍是最终目的。”

    “范爱卿呢?”

    “臣以为,不排除高迎祥有与张献忠合兵之意图。

    若二者合兵,丁魁楚另一部尚有三万漕兵在商城县一带。

    流贼不敢轻易回江南,均在我军掌控之中!”

    崇祯思虑些许,说道:

    “朕倒巴望不得流贼合二为一,但朕预料断不会如此!”

    两位大员有些错愕。

    “陛下,恕臣冒昧,何以见得流贼不合兵?”

    范景文拘谨地问道。

    “闯将与张贼因凤阳分赃不均而断义,虽李自成不是主帅,然此贼颇得高迎祥欢心。

    流贼鼠目寸光,要是有远见何须四处流窜,早都在西北割地称王了,故绝不会合兵。

    高迎祥往南边流窜,或许仅为障眼法!”

    两人都若有所思,皇帝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心中还是难免狐疑。

    天子当然是根据历史典故来判定的,只是孙范二人不知晓而已。

    笑了笑又道:

    “无论二者合兵与否,当下态势对我方有利。

    重心还是要放在南阳、襄阳、郧阳形成之三角区域。

    撵了这么久,是该聚而歼之了,王承恩,把舆图取来!”

    “遵旨!”

    王承恩取出舆图,让两个小太监撑起,崇祯走下御座,指着舆图。

    “二位爱卿,现卢象升已兵出新野至邓州一线。

    白杆兵与四川兵驻守汉水,严防北侧及东面的张献忠。

    朕不指望湖广能有多少战绩,只要把张贼看住不往南跑,便是大功一件。

    洪承畴可向卢象升靠拢,至于追撵流贼,靠丁魁楚5万漕兵主力及关宁军足以!

    张应昌可往正阳至汝南一带布防,填补左良玉留下之空缺。

    安庆一带的漕兵水军亦可逆流而上,往鄂州助唐辉守住长江天险!”

    几人看着舆图思虑,孙承宗片刻后说道:

    “陛下,此番筹划,乃消灭闯贼仍以卢象升、洪承畴为主。

    丁魁楚与白杆兵辅之,余者追撵及堵截为要!”

    “正是!”

    “不过要达到最佳意图,须让张献忠也跟着动起来。

    我军意图是将高贼围歼于三阳一带,若只顾及高贼忽视张贼,就达不到效果。

    届时若灭掉高贼后,大军向南压境,张贼势必会奋力乱窜。

    可能迂回转战四川等地,给下步带来诸多不便。”

    “陛下,臣深以为然!

    张贼不足四万人,可让丁魁楚屯于商城县之兵往麻城进军。

    白杆兵派出两三千,作出东进态势,预防流贼西窜。

    若高贼到信阳后不继续南进,则张应昌应奔袭麻城,南面再施点压,张贼必然会有动作!”

    “嗯,军机处立即下令!

    此战要将两股流贼至少予以重创,若有漏网也无妨。

    贼首想回陕西,还有曹文诏练国事堵截,陕西腹地还有孙传庭等着呢!”

    “臣等遵旨!”

    “回去办吧。”

    “臣等告退,”两位大佬拱手退出阁外。

    河南那边就这么定了。

    崇祯虽不太懂兵事,但耳熟能详这么久,又有老革命把关,他相信此事大有可为。

    奏报上还提到左良玉纵兵抢掠,被流贼多次攻击损失惨重,不禁为这家伙感到羞耻。

    军事法庭成立一个多月了,这家伙看来要博头彩,老子战后再收拾他。

    收起前线思绪,不多时方正化求见。

    “陛下,此乃新式军装,请陛下定夺!”

    崇祯接过看了又看。

    已无限接近于后世迷彩服样式,就是色彩上要差些,泛着淡青色。

    “你将此军装换上,朕要观摩一番!”

    “遵旨!”

    正欲退出阁外去换衣服,皇帝打住,让他就在这儿换。

    方棕熊有些拘谨,不过也没太在意,他可没有王承恩那种偏好。

    望着他穿好的军装,看起来非常合身,这才像个武人的样子嘛。

    崇祯很满意。

    至于他的那套元帅礼服,前些日就试穿过了,很是威猛霸气。

    “此军装就此定型,传令尚衣监加紧生产!

    一个月内禁军要全部换装,产能不足就去找商家帮着做!”

    “奴婢遵旨!”

    “皇爷,曹厂督求见!”阁外小太监通报。

    “叫进来。”

    曹化淳一通君臣礼仪,瞄了眼方正化。

    一副熊样穿上新军装,倒还着实精神了不少。

    “陛下,此乃王德化传回的福王府查抄清单。”

    崇祯接过一看,不禁心头啧啧。

    看来野史未必不可信也!

    本次抄获现银四百余万,黄金五万余两,珠宝玉器四十车,各类店铺六十余家。

    多处粮仓存粮不下三十万石,在册田产9万余顷(900多万亩)。

    数量实在惊人,苟日的便宜皇叔,这才就藩20年,就养得这么肥。

    按轨迹再过些年头李自成去抄他,岂不是更流油。

    就是哥的存钱罐啊,哥太喜欢你了。

    “陛下,现银已运往南阳3百万两,粮米4万石,余下财物如何处理是好?”

    崇祯想了想,说道:

    “把黄金珠宝运回来,其它的就留在河南吧。

    大战将近,战后又是千疮百孔,卢象升需要钱,更需要田产粮食。

    先把卢老爷喂饱,河南百姓才会多活几个!”

    三个太监感动万分,王承恩眼中都快冒出星星。

    皇爷太伟大了,奴婢好生仰慕。

    曹化淳则扯着高呼: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