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1635 第173章 为了金钱与仕途,拼了!
“李兄,徐某来也!”
徐允祯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雁翎刀,领着百十家丁挤过人群,来到李弘济近前。
呵呵,昨晚邀请这家伙参加密会,这厮还傲娇得很不参与,如今似乎看到了胜利希望,想冒出来分一杯羹。
李弘济心头有点不爽,不过也没有怠慢。
干大事嘛,要的就是重量级人物多,此人一个堂弟在更里面的东华门当千户,这样又多出一众盟友。
“有徐兄相助,我等必然事半功倍!”
“李兄客气,昨日徐某身体有恙,今日已恢复如初,自然要来鼎力相助!”
特么谎话张口就来,说完,向一旁的定西侯、梁廷栋、陈演、杨士聪等人拱手。
“西铭先生与孔公子呢?”
徐允祯问道。
“一群书生毫无缚鸡之力,这种事我等武人方能一定乾坤,李某已叫他等潜出城外去了!”
李弘济很是得意,脸庞在火把的照耀下显得很轻蔑,旁边的梁廷栋等人一脸黑线。
先前离开清风茶楼,李弘济便让张缚、孔兴燮出城,一来攻打皇城的消息得带出去,山东、江南需要紧跟京师节奏。
二来万一有个闪失,也不至于被一锅端,外面有掣肘朝廷的势力,他们更加游刃有余。
还有最关键一点,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李弘济独领万军获得首功,哪怕今后只是个次辅,话语权也将更为突出。
“弟兄们冲啊!”
“杀进皇城捉拿乱臣,助当今太子登基!杀啊!”
“......”
李弘济撕心裂肺,不断让家丁传出指令打气。
赶来的千余京营兵、各公侯眷养的私兵、家丁、部分京师帮会组成的万余所谓正义之师,嗷嗷叫猛攻城门。
东安门宿卫只有千余,锦衣卫、东厂兵卒被抽调,一时间城墙上守军颓势尽显,破门已经近在咫尺。
不多时,泰宁侯、崇信伯、成山伯、南和伯等数个勋贵率家丁加入战队,有的仅三二十个家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倘若成事儿了,他们都可以被称为一线功臣。
东安门紧邻澄清坊,这儿有十王府,大多勋贵府邸都在此地,崇祯当年的信王府也在这里。
各地藩王早都被东厂看押在信王府,离京师近的包括福王一干人,已被管束两三个月,只是崇祯一直未鸟他们。
外面喊杀声四起,藩王们无法获知外面消息,但只要是个人都分得清,京师正在发生动乱,他们说不定将逃出生天。
两刻多钟后,东安门告破,守门士卒发生内讧,被收买的棋子占据上风,将城门洞开。
贼军一窝蜂涌了进去,东安门前方乃东华门,东华门再破,皇城将尽归贼手。
......
“祖宗在上,请保佑不孝子孙,替大明诛杀反贼!”
年轻的英国公张之极,身着盔甲单膝跪地,接着拜了三拜,将手中青香插在祖宗牌位前。
当初皇帝让朝臣募捐,自己仅出一千两,一直为此事羞愧不已,后来五军都督府的职位被拿下,甚感愧对祖宗。
看来自己还是赶不上自家老子,没有他爹张维贤当年扶天子上位那种魄力。
不过在今晚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刻在骨子里那份基因告诉他,他必须为大明而战。
转过身走向门口,朝院子里刀剑备齐的百余家仆嚷道:
“儿郎们,随张某斩杀叛贼!”
“是!”
张之极抽出祖传腰刀,跨上马匹冲出府门。
类似场景在多个勋贵府邸上演。
驸马都尉巩永固、怀宁侯孙维藩、彰武伯杨崇猷等,纷纷带着各自家丁,朝皇城方向进发。
勋贵中奸人不少,维护皇权的也不是没有,为了不同的金钱与仕途,拼了!
......
皇城后宫。
凡有行动能力的太监都举着武器严阵以待,有的手中还拿着棍棒之类的东西。
曹化淳领着两百多号番子,将内宫太监集中在一起,警惕地围在坤宁宫周边。
其它番子已经登上东面内、外城墙增援,先前派往教忠坊的还没有回撤。
他这两百多都是太监兵,那些身体健全的东厂番卫,并不适合涉足后宫。
各宫殿女眷被周玉凤召集于坤宁宫,这是为了方便曹化淳集中防御,她作为国母,这点意识还是有的。
“母后,我怕...”
整个宫殿闹哄哄,三岁多的朱慈炯紧紧偎依着周玉凤。
“炯儿莫怕,有母后呢,炯儿莫怕...”
周玉凤轻轻抚摸朱慈炯的脑袋,眼里满是护犊神情,尽管心头早已七上八下,却不能有丝毫表露。
“母后,儿要出去诛杀反贼!”
太子朱慈烺拿着一直短木剑,稚嫩的脸上显现怒容,虽只有六岁,双眼却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光芒。
那柄木剑是崇祯闲暇时亲手给他削的,就是想给他玩玩,顺便从小植入一颗好战的种子。
看今天这模样,半年来的教诲,似乎有点作用了。
“烺儿快到婶婶这里来,切莫出去。”
张嫣连忙上前,将朱慈烺护在怀中。
“你父皇运筹帷幄,又有孙阁老一众能臣帮衬,乱臣贼子休想如愿!”
张嫣语气铿锵有力,悦耳的声音传遍殿内,让数十家眷宫女心中安慰了不少。
......
“杀!”
东华门筒子河前,李若链绣春刀狂舞,连砍几个叛军,周遭已尸横遍野。
身边手下不足三百,留了数十人在文渊阁护卫,李若链将调锦衣卫回援的命令下达后,就领着人奔赴东安门。
无奈东安门出现内贼,没几下就被攻破,只得往里面的东华门且战且退。
身后东华门是皇城最后一道屏障,倘若贼子冲到里面去,倒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但皇宫必将惨遭涂炭。
贼子碍于外围城墙特别长,并无过多兵力攻击其它城门,只能集中力量强攻东华门。
城墙上乒乒乓乓,接着咯呀声四起。
“大人,不好了!有人放吊桥!”
李若链砍翻一个青皮,猛地回头一望。
城楼上已经陷入厮杀,昔日同袍间互砍,可谓刀刀见血。
东厂番子也在相互砍杀,为了各自不同目的,全都豁出去了。
东安门有内贼,东华门同样如此,满朝贼子实在太多太广,李若链一时间心如刀割。
徐允祯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雁翎刀,领着百十家丁挤过人群,来到李弘济近前。
呵呵,昨晚邀请这家伙参加密会,这厮还傲娇得很不参与,如今似乎看到了胜利希望,想冒出来分一杯羹。
李弘济心头有点不爽,不过也没有怠慢。
干大事嘛,要的就是重量级人物多,此人一个堂弟在更里面的东华门当千户,这样又多出一众盟友。
“有徐兄相助,我等必然事半功倍!”
“李兄客气,昨日徐某身体有恙,今日已恢复如初,自然要来鼎力相助!”
特么谎话张口就来,说完,向一旁的定西侯、梁廷栋、陈演、杨士聪等人拱手。
“西铭先生与孔公子呢?”
徐允祯问道。
“一群书生毫无缚鸡之力,这种事我等武人方能一定乾坤,李某已叫他等潜出城外去了!”
李弘济很是得意,脸庞在火把的照耀下显得很轻蔑,旁边的梁廷栋等人一脸黑线。
先前离开清风茶楼,李弘济便让张缚、孔兴燮出城,一来攻打皇城的消息得带出去,山东、江南需要紧跟京师节奏。
二来万一有个闪失,也不至于被一锅端,外面有掣肘朝廷的势力,他们更加游刃有余。
还有最关键一点,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李弘济独领万军获得首功,哪怕今后只是个次辅,话语权也将更为突出。
“弟兄们冲啊!”
“杀进皇城捉拿乱臣,助当今太子登基!杀啊!”
“......”
李弘济撕心裂肺,不断让家丁传出指令打气。
赶来的千余京营兵、各公侯眷养的私兵、家丁、部分京师帮会组成的万余所谓正义之师,嗷嗷叫猛攻城门。
东安门宿卫只有千余,锦衣卫、东厂兵卒被抽调,一时间城墙上守军颓势尽显,破门已经近在咫尺。
不多时,泰宁侯、崇信伯、成山伯、南和伯等数个勋贵率家丁加入战队,有的仅三二十个家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倘若成事儿了,他们都可以被称为一线功臣。
东安门紧邻澄清坊,这儿有十王府,大多勋贵府邸都在此地,崇祯当年的信王府也在这里。
各地藩王早都被东厂看押在信王府,离京师近的包括福王一干人,已被管束两三个月,只是崇祯一直未鸟他们。
外面喊杀声四起,藩王们无法获知外面消息,但只要是个人都分得清,京师正在发生动乱,他们说不定将逃出生天。
两刻多钟后,东安门告破,守门士卒发生内讧,被收买的棋子占据上风,将城门洞开。
贼军一窝蜂涌了进去,东安门前方乃东华门,东华门再破,皇城将尽归贼手。
......
“祖宗在上,请保佑不孝子孙,替大明诛杀反贼!”
年轻的英国公张之极,身着盔甲单膝跪地,接着拜了三拜,将手中青香插在祖宗牌位前。
当初皇帝让朝臣募捐,自己仅出一千两,一直为此事羞愧不已,后来五军都督府的职位被拿下,甚感愧对祖宗。
看来自己还是赶不上自家老子,没有他爹张维贤当年扶天子上位那种魄力。
不过在今晚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刻在骨子里那份基因告诉他,他必须为大明而战。
转过身走向门口,朝院子里刀剑备齐的百余家仆嚷道:
“儿郎们,随张某斩杀叛贼!”
“是!”
张之极抽出祖传腰刀,跨上马匹冲出府门。
类似场景在多个勋贵府邸上演。
驸马都尉巩永固、怀宁侯孙维藩、彰武伯杨崇猷等,纷纷带着各自家丁,朝皇城方向进发。
勋贵中奸人不少,维护皇权的也不是没有,为了不同的金钱与仕途,拼了!
......
皇城后宫。
凡有行动能力的太监都举着武器严阵以待,有的手中还拿着棍棒之类的东西。
曹化淳领着两百多号番子,将内宫太监集中在一起,警惕地围在坤宁宫周边。
其它番子已经登上东面内、外城墙增援,先前派往教忠坊的还没有回撤。
他这两百多都是太监兵,那些身体健全的东厂番卫,并不适合涉足后宫。
各宫殿女眷被周玉凤召集于坤宁宫,这是为了方便曹化淳集中防御,她作为国母,这点意识还是有的。
“母后,我怕...”
整个宫殿闹哄哄,三岁多的朱慈炯紧紧偎依着周玉凤。
“炯儿莫怕,有母后呢,炯儿莫怕...”
周玉凤轻轻抚摸朱慈炯的脑袋,眼里满是护犊神情,尽管心头早已七上八下,却不能有丝毫表露。
“母后,儿要出去诛杀反贼!”
太子朱慈烺拿着一直短木剑,稚嫩的脸上显现怒容,虽只有六岁,双眼却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光芒。
那柄木剑是崇祯闲暇时亲手给他削的,就是想给他玩玩,顺便从小植入一颗好战的种子。
看今天这模样,半年来的教诲,似乎有点作用了。
“烺儿快到婶婶这里来,切莫出去。”
张嫣连忙上前,将朱慈烺护在怀中。
“你父皇运筹帷幄,又有孙阁老一众能臣帮衬,乱臣贼子休想如愿!”
张嫣语气铿锵有力,悦耳的声音传遍殿内,让数十家眷宫女心中安慰了不少。
......
“杀!”
东华门筒子河前,李若链绣春刀狂舞,连砍几个叛军,周遭已尸横遍野。
身边手下不足三百,留了数十人在文渊阁护卫,李若链将调锦衣卫回援的命令下达后,就领着人奔赴东安门。
无奈东安门出现内贼,没几下就被攻破,只得往里面的东华门且战且退。
身后东华门是皇城最后一道屏障,倘若贼子冲到里面去,倒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但皇宫必将惨遭涂炭。
贼子碍于外围城墙特别长,并无过多兵力攻击其它城门,只能集中力量强攻东华门。
城墙上乒乒乓乓,接着咯呀声四起。
“大人,不好了!有人放吊桥!”
李若链砍翻一个青皮,猛地回头一望。
城楼上已经陷入厮杀,昔日同袍间互砍,可谓刀刀见血。
东厂番子也在相互砍杀,为了各自不同目的,全都豁出去了。
东安门有内贼,东华门同样如此,满朝贼子实在太多太广,李若链一时间心如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