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黑莲花重生:摄政王榻上驯我 > 第121章 两幅画比较

黑莲花重生:摄政王榻上驯我 第121章 两幅画比较

    萧知宴慢悠悠地在吃果子,还不忘记给唐枝一个安抚的眼神,小声说:“别担心,且看咱们爹爹给你和九公主出一口恶气。”

    沈铎辞那边拿不定主意,他的心沉了又沉。

    不远处,三皇子祁明渊还用眼神警告他。

    不要再掺和唐家的事,小心把沈家给拉下水!

    唐淮舟手掌心全是汗,他想不明白为何郭秋山要咬着他不放,他该怎么办?

    就在他还在纠结的时候,唐凝已经替他做出选择了。

    她快速走到大殿中间,跪下磕头:“皇上,太后娘娘,沈大人手中之画其实是臣女兄长所作,只不过兄长不方便献礼,故而让沈大人代为献礼罢了。”

    “英国公想一起献画,未尝不可。”

    什么?

    唐凝的话一说出来,唐家几双眼睛都死死盯着她。

    她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让沈铎辞献画,其实他们是有私心的。

    若是那幅画能得太后喜欢,那唐家便及时站出来邀功。

    若是不得喜欢,那被笑话的也是沈铎辞,旁人未必知晓那画是唐淮舟所作。

    唐凝低着头,自然能感受到身后愤怒的眼神,可她已经不在乎了。

    她可是要当沈夫人的,不能让沈铎辞被唐家连累了。

    皇帝和太后都没说话,气氛有点冷。

    尤其是皇帝,一双犀利的眼神从唐沈两家之中流转,而后嗤笑一声。

    萧知宴则是摇头,差点就要大笑出声。

    这唐凝还真是自私,知道唐家即将要倒了,故而百般维护沈家。

    可她自作聪明,根本不知道这个举动只会让皇上觉得唐沈两家勾结已久。

    许久过后,太后这才看了一眼萧齐:“既然如此,那就把两幅画都给呈上来吧。”

    很快,宫人将两幅画都给取走。

    太后继续说:“既然说是要比较比较,那便让诸位共同欣赏,判定哪幅画更深一筹,最后再揭晓画作之人。”

    还能这样?

    众人面面相觑,连连称妙。

    毕竟他们也很好奇,传闻中的郭秋山与唐三公子差距到底有多大。

    宫人还在准备,但在场的人心思都活跃了起来。

    唐家那边格外压抑。

    唐凝已经退回到原位,迎接她的便是质疑。

    “凝儿,你方才为何那样做?”

    楚月荷第一次用这种语气质问唐凝。

    唐凝脸色微微泛白,她摇了摇头,试图狡辩:“母亲,我只是觉得三哥的能耐必在郭秋山之上,我主动指出画是他作的,也好让太后娘娘记得唐家。”

    “到底是为了唐家好,还是方便沈家撇清关系,你自己心里有数!”唐淮舟咬牙切齿。

    她当真以为他们是傻子,看不穿她那小心思吗?

    唐凝又开始使用老办法,她咬着下唇,语气委屈:“三哥,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我是真心想帮你的。”

    唐淮舟脸色格外阴沉。

    因为他想起了今日在池边,唐凝也是拉着沈铎辞躲到旁边,置身事外。

    这就是他一直在庇护的妹妹。

    一旦遇到问题,只想明哲保身。

    以前他觉得唐凝这些小性子是纯真的表现,现在身处其中,他觉得对方自私自利,面目可憎。

    若哪一日他有生命危险,她是不是就会毫不犹豫抛弃他而去?

    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来质问唐凝了,因为宫人已经将两幅画给推上来。

    两幅画都在琉璃屏风上展开。

    “这两幅画怎么一模一样?”众人惊讶。

    两幅画画的都是站在高楼,俯瞰京城景象,行人络绎不绝,楼阁错落有致。

    两幅画无论是构图还是笔法,都惊人的相似。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淮舟的脑袋嗡嗡响。

    反应过来之后,他用仇视的眼神瞪着英国公府的众人。

    兰梅画他是借鉴了郭秋山的构图,但这幅京城图全是他自己的想法,而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呕心沥血画出来的。

    所以,一定是郭秋山偷了他的创意。

    他想说出自己的质疑,可已经有人说:“不不不,这两幅画看着是一模一样,实则千差万别。”

    “你们瞧瞧左边这画,上面的行人神态各异,楼阁的飞檐翘角都栩栩如生。”

    “没错,相比之下,右边这幅画就显得生硬拙劣,远看还行,要是凑近一看,感觉处处是破绽,仿佛是为了画而画。”

    “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我就说怎么这两幅画看着像是一样的,但实则感受千差万别。”

    “左边的画好像另有乾坤。”

    突然,有人发现他这边看过去,那画有变化。

    “有何乾坤?”太后来了兴致。

    她让宫人下去询问方才说话之人。

    与此同时,也有人给皇帝禀报具体情况。

    皇帝沉思了一下,“既然太后对这画如此感兴趣,那不妨看看熄了灯火之后,是否真的另有乾坤。”

    很快,在皇帝下令之后,宫殿的油灯熄灭了一半。

    刹那间,左边那幅画竟神奇地呈现出万家灯火皆亮的繁荣景象,宛如一幅活生生的夜景图。

    中轴线上的皇宫更是恢弘大气,金色的琉璃瓦在黑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能透过画布感受到那份庄重与辉煌。

    只是看着那幅画,众人就感觉到心中有一团火。

    他们竟从一幅画感受到,繁荣盛世与天下太平。

    这就是他们所期待的生活。

    等到灯重新被点亮的时候,许多人都还未能回神。

    “妙,实在是太妙了。”有些老臣擦了擦眼角的眼泪。

    “这画上到底是用了什么,竟能发亮?”

    “是啊,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画。”

    “若不是方才我这边的灯被风熄灭,我察觉到这个角度看过去的画有点不大一样,所以向太后娘娘和皇上提议熄灯,若不然都看不到这么好的画。”

    “唐枝,若不然你给大家解释一下?”

    萧齐看向唐枝,神情欣慰。

    没想到,他到了这个年纪,还能白白得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