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将军入戏太深,姑娘招架不住 > 第53章 旧事

将军入戏太深,姑娘招架不住 第53章 旧事

    他摸了摸温念之的脑袋,“放心,我不会让这些糟心事发生的。相信我,好吗?”

    这人越来越会哄她开心了,但温念之却有自己的顾虑。

    从确定心意,直到今晚,她才认真地提了出来,“可是,就算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但是,你应该知晓,我的身份是配不上你的……如若你真娶了我,按书中的道理来看,你会被人瞧不起的。”

    温念之埋着头说得很小声,一面还扯着他的袖袍,掩下那一丝自卑。

    “看着我。”萧锦羡捧起她的脸,“从古至今,虽一直都有门当户对一说。可是,也没有哪条律法规定了,高官武将不可娶平民为妻。咱们不说远了,就说前朝,靖文帝的皇后,也不过是一介平民。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甚至是一段佳话。”

    “念念,最初被你吸引,便是因你自由自在,不受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读书,是为明理,而非守死理。倘若你也要守着这些古板的门第之见,我倒不如不要教你念书得好。”

    “还有,身份是自己给的,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这么聪明勇敢,替李庆灭了清风寨;还孤身勇闯青阳城,为我搬救兵。光是这些,就是普通女子做不到的。”

    “你还敢说自己配不上我吗?”

    水灵灵的大眼睛腾上一抹微光。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出身不好,可那是她无法选择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从小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人人都不喜欢她。

    但现在有一个人,愿意接纳所有的她。并且告诉她,她很好,不需要自卑。

    并且,在遇见他后,她真的在朝好的方向,慢慢转变。

    这人不仅将她拽进了光里,更是成为她往后生命中的光源。

    温念之看着她的小太阳,慢慢笑了。

    “怎么不说话,在想什么?”

    她的双臂穿过萧锦羡的肋下,埋在他的胸前,甜甜地说,“我在想,那天晚上,闯入你帐中,是我一生做的最好的决定。”

    “你才多大?这就一生了?”萧锦羡弯了唇角。

    “八月十一,我就十六了!”

    “嗯,可以嫁人了。”

    “……”

    温念之抬起头,鼓着嘴,想起了一件事,“将军,今天那个璇玑好好看。”

    “没你好看。”

    “你别打岔。”温念之嗔道,“听说京中贵女人人都会琴棋书画,我好喜欢听她弹琴。你会吗?要不也教教我好不好?”

    萧锦羡却皱了眉,“这有什么好学的?”

    他不是不懂音律,只是看多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史料,便一直不喜这些。

    十二岁以前,学过一些。从军以后,倒是没再接触了。

    “这么说你会噢?”温念之笑得很甜,只管在这人怀里撒娇,“你就教教我嘛。”

    “……今天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暂时将她敷衍过去,两人洗漱以后,躺在了榻上。

    灭了烛火的房间,只有透过窗棂泄下的淡淡月光,铺开满地心事。

    萧锦羡将她搂在怀里,并未合眼。

    似是下定了决心,又似整理了思绪,他缓缓开口,“念念,今夜,我便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

    “好。”

    算下来,是二十年前了。

    萧锦羡出生在北宁皇家,他的母妃曾是宁帝最为宠爱的萧贵妃。

    萧贵妃替宁帝诞下第三子,起名赵云州。

    从小,他就受着良好的皇家教育。那个时候的章恒,便是他的启蒙恩师。苏豫,则是皇子伴读。

    不过,后来章恒弃官,远赴大庆为太师,却是另一桩故事了。

    萧锦羡生得聪慧,能文能武。渐渐的,当朝皇后替自己的儿子感受到了威胁。

    且萧贵妃恩宠日盛,再由其发展,恐连自己的皇后之位亦是不保。

    是以,后宫起了风。

    那年,萧贵妃被人诬陷,害死梅妃腹中胎儿。

    而杨运本就出自萧家,受萧阁老的重用。他的姐姐杨月,更是随萧贵妃入了宫,近前伺候。

    杨月更是撇不开干系,称其与贵妃里应外合。才让落胎的秘药,未经太医馆,从宫外流入。其间,牵扯到了杨运。

    证据做得很充足,硬说那药就是通过刚远走南疆,回京复命的杨运带回北宁的。

    那时,宁帝爱极了萧贵妃,连同优秀的赵云州亦更加偏爱。

    可是人赃俱获,宁帝对萧贵妃失望透顶,只能将她打入冷宫。

    杨月当即便被杖毙。

    杨运一家受了牵连,当时的情况下,多半是流放苦寒之地。那时候,正是腊月寒冬,若是流放,杨运一家定会死在路上。

    萧阁老不忍,杨运是个可造之材。他费尽千辛万苦,才保下杨家。最终宁帝松口,将杨运贬至青阳。

    没过多久,萧阁老还在替自己的女儿周旋,冷宫却传来萧贵妃自尽的消息。

    可是,萧贵妃薨逝那一天,萧锦羡偷偷去了冷宫看望他的娘亲。

    最后却躲在榻下,亲眼看见皇后手持白绫,活活将贵妃绞死。

    至今他都记得,他娘那被勒得发紫的脖颈,以及凸起的眼睛。

    原本动人的美貌,在那一刻只剩下狰狞。

    皇后大笑着出了冷宫。

    萧阁老一家心灰意冷,更是辞官归隐,再不问朝政。

    皇后觉得不够,只要赵云州在一天,她的儿子就会受一天的威胁。

    可是赵云州除了有污点的母族,其余挑不出任何错处。

    想过再次陷害,但赵云州防备心已起,没再给皇后任何机会。

    因萧阁老一家对宁帝抱有怨言,加之辞官,在朝野上下引起不小震动。

    于是,宁帝渐渐厌弃了赵云州。皇后也终于等到了机会。

    半年后,祁、宁经过一场苦战,北宁战败。

    皇后提出将赵云州送往西祁为质,用以缓和两国关系。

    连萧贵妃的孝期都没过,宁帝便下了旨意,送赵云州入祁。

    得到消息的小皇子,沉着、冷静。他的身边,只剩下无人过问的苏豫。

    比他还小两岁的少年,出身不高,父母早亡。已把赵云州当成唯一的兄长与依靠。

    赵云州深知皇后送他入祁的缘由,没有办法让他死在北宁,那便让他死在西祁。

    于是,他想办法联系到已经辞官的外祖父,萧阁老既心疼女儿,也心疼外孙。

    更是下定决心,为赵云州筹谋好了一切。

    质子入祁的车队行至青阳城,那天起了一场大乱。

    后来,便有消息传出,三皇子赵云州死在青阳。连尸骨,都不完整。

    也就是那时,赵云州与苏豫两个少年,一路南下入庆投奔章恒。

    从此以后,世上再无赵云州。

    质子死在半路,且是三国交界的青阳城。

    祁、宁纷争伊始。

    宁帝终于将怒火烧至已经辞官回乡的萧阁老一脉。

    萧锦羡在章恒身边刚好安定下来,便得到消息,萧阁老一族一百一十三人,尽数被宁帝处死。

    无一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