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 第62章 过年的氛围

如此当官带着民众奔小康 第62章 过年的氛围

    将村委会的一些手尾工作完成之后,许乔龙就骑着他的二手摩托车,带上曾一多,朝着自己的家里南溪村驶去。

    20公里左右,不到30分钟,就回到了家里,家里面或者说是整个村子,到处都飘着卤鸭卤鹅的卤水香味。

    这里的过年气氛,从很久以前,就一直传承了下来,年二十七八的时候,就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粿,年二十八九的时候,就开始杀鸡杀鸭杀鹅宰猪,在年30之前,就会将这些鸡,鸭,鹅,猪肉,鱼,等等准备上供的东西,卤好煮好。

    年30早上起来,随便吃点米粉,面条或者粿条,然后开始准备各种祭拜祖宗的东西,开始提着各种各样的贡品,去村里的祠堂祭拜。

    去祠堂祭拜,有很多传统的事情需要去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整个家族,今年添了多少男丁,这一些男丁,全部都要在祭拜祖宗的时候告知祖宗,然后录入族谱。

    一般整个祭拜过程,会在下午的两点左右结束,然后大家将祭拜的贡品,全部收回各自的家里,开始用这些祭拜过的贡品做晚饭。

    在吃饭之前,家里的小孩,全部都要先去洗澡,洗掉一年的霉运,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年30这一天,一般都会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就已经吃好了晚饭。

    吃完晚饭之后,穿着新衣服的小孩,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去玩,大人们就会准备好很多的红包,给这些孩子们发。

    这个时候,大人们一般都不会计较,谁给的红包多?谁给的红包少?谁家的孩子多?谁家的孩子少?都只是为了图一个吉利。

    都是一个村,一个宗族的人,谁家是什么样的情况,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只要是你给了,就算数,哪怕红包里面,只包着一块钱,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

    给红包的人,一般是结了婚,有家庭的人给,收红包的人,除了小孩之外,一些没结婚的,20多岁的人,照样能够收到大人给的红包。

    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只要你还没有结婚,那你永远就算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就可以永远的收红包,每年都可以收,没人会说你什么。

    但是这一些到了年龄,还没有结婚的人,每天去做亲戚的时候,耳朵里也应该会起茧子,那就是催婚。

    年30下午五点钟左右,红包基本上就发的差不多了,小孩子们会拿着红包,蹦蹦跳跳去小卖部,买他们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有些大一点的小孩,会去公共赌场,跟着大人一样,去赌一两把。

    还有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他们会聚集在一块,打三公,炸金花或者搓麻将,玩豆子都有,一般这个时候,大人不会太过的严厉,等于是放纵一下,让他们去疯玩。

    家里的女主人,吃完饭之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干,白天祭拜的是祖宗,到了夜里就要祭拜天公,祭拜灶神,祭拜五畜兴旺,祭拜五谷丰登。

    男主人就会装上厚厚的一摞红包,去最亲近的家里人做客喝茶,反正这家坐一会,那家坐一会,轮流着坐,然后给小孩发发红包。

    之前所发的红包,是给家里的堂兄弟,堂叔伯的孩子们发的,这一次去发的红包,是一些同样是亲戚,同样是住在一个村,但是没有住在一片的亲戚家,或者朋友家小孩发的。

    那些在外面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他们回来过年,所做的事情,除了吃睡就是赌,一群人凑在一块,谁也不知道谁在外面赚了多少钱,反正在赌桌上,每个人都很豪迈。

    有的人到要去开工的那一天,输的连车费都没有,只能向老爸老妈要,这样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

    赢钱的人,其实上就是过年过的好一点,因为赢了钱之后,就会拿着这些赢的钱,去镇上买很多食物和酒,回来喝酒侃大山。

    反正赢钱和输钱的人,都不会对自身的财富,有太大的改变,除了那些赌很大的人另说。

    从年30这一天开始,每家每户家里的所有电灯,全部都会打开,从夜里的七点钟,祠堂会有公家的钱放烟花,烟花放完之后,每家每户就会紧跟着在后面放鞭炮,鞭炮声只要一停下来,另一家人就会接上,一家接一家的放,一直放到天亮。

    这里就是这个地方的风俗,他们的各种传统祭拜活动,比潮州人要少,但是比客家人要多,这里是属于一个潮客交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