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91章 九龙夺嫡-【结束】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第91章 九龙夺嫡-【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胤禔自己也出局了,因为康熙对他的举报动机表示怀疑】

    【此时,天幕展现出一幅画面,画面中清晰地标示着“康熙”二字】

    【画面中的康熙微笑着询问众大臣:“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谁适合担任太子之位?”】

    【一位大臣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我等认为八阿哥胤禩可为太子。”】

    【康熙微微一笑,再次问道:“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表示他们都认同胤禩为太子】

    【康熙点头说道:“不错,看来老八确实是天命所归啊,朕明白了。”】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胤礽再次被立为太子】

    三国,

    许褚一脸疑惑地说道:“这……怎么回事?难道这皇帝老儿听不懂人话吗?”

    一旁的曹操则平静地回答道:“只是一种平衡罢了,说了估计你也不会懂。”

    许褚沉默片刻后,仍然有些茫然。

    曹操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

    这时,曹操突然指向远方,说道:“不要看天幕了,马儿出来了!”

    许褚立刻转头望去,果然看到马超出来了。

    他连忙回应道:“是,丞相!”

    【这究竟是为何呢】

    【原来,康熙发现有如此众多的大臣支持胤禩,心中不禁产生一丝担忧】

    【如果继续给胤禩增加权势,那么再过几天,自己是不是就该禅让了】

    【这绝对不能忍】

    【其实从前面发生的事情就能看出端倪,康熙压根就没想过在这时候大权下放】

    【虽然现在太子已经复立,但是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1710年4月,太子开始拉帮结派,搞小动作,想要提前逼康熙退位】

    【也许是因为太子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心里觉得不安稳,所以他才会想要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结果被发现了,这下子可把康熙气坏了,他当机立断,决定废太子】

    【1712年,胤礽第二次被废黜,这次他再也没能翻身,彻底出局了】

    【三阿哥看在眼里,干脆直接选择了退出这场争斗】

    【后来,康熙终于想通了:朕不立太子了】

    【胤礽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太子】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朝堂之下,一些精明的大臣们已经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

    【他们明白,在古代,国家的大事无非就在祀与戎】

    【康熙此后让四阿哥带领祭天,又将十四阿哥封为大将军】

    【要知道,在此之前,四阿哥一直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由此可以看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皇家子弟】

    清朝,

    康熙一脸沉重地看着天幕,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生怕有哪个孝顺的儿子会送自己上天。

    这时,底下开始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

    康熙皇帝定睛一看,发现议论声最大的正是自己的那几位阿哥。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才意识到原本召集阿哥们前来是为了查看是否有人做出格的事情方便处置。

    但如今问题却摆在了明面上,各个派系之间的争吵愈发激烈。

    康熙皇帝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退朝吧,所有阿哥都到乾清宫来一趟。”

    “是,陛下!”

    “是,皇阿玛!”

    底下的人回应道。

    随后,康熙皇帝没有等待任何人,径直离开了朝堂。

    他一边走着,一边暗自思索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信息量太大,他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

    【在这之后,康熙开始寻求一种权力的平衡】

    【毕竟,他不是李渊,而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李世民那样的能力】

    【于是,康熙的平衡之路还是比较平稳的】

    【时间来到1722年,执政长达六十余年的康熙皇帝终于下课了】

    【四阿哥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之所以如此顺利,大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十四阿哥恰好不在京城,给了四阿哥一个机会】

    【至此,那场激烈的九龙夺嫡之战画上了句号】

    清朝

    康熙一边走一边思考,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御花园。

    待思绪明晰后,他缓缓踏入乾清宫。

    此刻,殿内数位阿哥早已争论得面红耳赤,如同一锅粥。

    见康熙入内,众人赶忙跪地请安:“皇阿玛!”

    康熙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看向胤禛道:“四阿哥,你来说说看。”

    迎着众多阿哥吃人般的目光,胤禛心中暗暗叫苦,觉得自己最为吃亏。

    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地苟着,结果却一下子揭露了出来。

    胤禛无奈道:“皇阿玛,儿臣实在无话可说。”

    康熙微微颔首,轻声说道:“罢了,或许这便是天意。”

    康熙的话语如同一锤定音。

    众阿哥齐声应道:“是,皇阿玛。”

    【值得一提的是,自四阿哥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即位后,他采用了秘密立储的方式来传承皇位】

    【就是把诏书放到一个地方,等皇帝驾崩后,大臣一起取出,宣布下一任皇帝】

    【这种方法使得朝廷官员难以预测未来的继承人,从而尽可能地维护了皇权的稳定】

    秦朝

    “这……还能这样立储?”

    秦始皇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之色。

    他快速扫过下方的扶苏,心中暗暗叹息:“罢了,这张牌已经被揭了,那便只能如此了。不过,下一代应该可以用。”

    与此同时,无数个世界中的皇帝们也都纷纷震惊不已。

    他们从未想过,立储之事竟然还有如此新奇的方式。

    不知道多少皇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储制度,思考是否需要做出改变。

    一时间,各个界面都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

    ......

    【好了,我是……,下一篇再见】

    【天幕暗了下去】

    清朝

    康熙似乎并未在意他们的反应,继续问道:“诸位,对于汉人,你们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让阿哥们面面相觑,他们纷纷交换着眼神,似乎觉得这个话题与当前的事件并无直接关联。

    然而,康熙并没有等待他们回答,而是自顾自地说道:“朕想要将汉人完全同化,谁能够做到,谁就是下一任。”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阿哥们的眼神变得炽热起来,眼中闪烁着野心和欲望的火花。

    康熙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的变化,嘴角微微上扬,随即又补充道:“此事并非易事,汉族制度还是很先进的,先祖只是在剃发令中卡了一下,若你们有人想出办法并付诸实践,便可成为下一任。”

    “是,皇阿玛!”

    众阿哥齐声回应,他们的目光坚定而决然。

    看着众阿哥离去的背影,康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祈祷自己的计策能够奏效。

    这就是他所想出的方法——转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