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 第117章 抗倭战争-【南京大屠杀】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第117章 抗倭战争-【南京大屠杀】

    天幕闪过下一标题,-【南京大屠杀】

    汉朝

    汉武帝皱着眉头问:“金陵?那不是国民党的首都吗?”

    卫青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是,陛下。”

    汉武帝深深地吸了口气,愤怒地说道:“大屠杀!这些东洋小贼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看来这个东洋已经没有必要再存在下去了!”

    卫青在下面小心翼翼地说:“陛下,匈奴还没有解决。”

    汉武帝咬咬牙,骂道:“该死!”

    【接着上一次的说】

    【由于国军的大溃退,东洋人如入无人之境,直逼国民政府首都金陵,蒋急忙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争论和权衡,国民党最终决定采取短期固守策略,计划坚守金陵1至2个月】

    【11月26日,唐生智被任命为金陵卫戍军司令长官,全权负责金陵保卫战】

    【他的两位副司令分别是罗卓英和刘兴】

    【根据坚守金陵的决策,国民政府统帅部在12月初东洋军逼近金陵城之前,竭尽全力调集了大约13个师的兵力,总计约10万余人,以保卫金陵这座重要城市】

    【然而,这些部队中的许多士兵刚刚经历了在魔都的激烈战斗以及随后的大规模溃败,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而且士气极度低落】

    【此外,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还未完成充分的训练,战斗力相对较弱】

    秦朝

    “这兵力……”扶苏喃喃自语道,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首都不会守不住吧?”

    秦始皇皱起眉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只要不出奇迹,大概率守不住了。”

    他的语气沉重而无奈,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结局。

    扶苏的眼神黯淡下来,他沉默片刻后说道:“可惜了。”

    秦始皇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说道:“有的仗是必须打的,不能退缩。但是无论如何,首都沦陷对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扶苏一声叹气。

    【就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金陵保卫战正式拉开帷幕】

    【尽管国民党军队做出了努力,但他们并没有创造出奇迹。12天后,金陵便沦陷敌手】

    【东洋人进城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金陵大屠杀,遇难同胞达到了30万】

    【据当时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东洋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的两名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他们的长官鼓励下,进行了一场残忍至极的“杀人竞赛”】

    【他们约定,在占领金陵时,谁先杀满100个华国人就算胜利】

    【这场血腥的“竞赛”从句容开始,一直持续到汤山】

    【向井敏明杀害了89人,而野田毅则杀害了78人】

    【由于都没有达到事先规定的100人的目标,这场“竞赛”还在继续着】

    【12月10日中午,两人在紫金山下再次相遇,此时他们手中的军刀已经因为杀戮过多而变得残缺不全】

    【野田毅宣称自己杀了105人,而向井敏明则声称自己杀了106人】

    【由于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先完成了杀满100人的任务,他们决定此次比赛不分胜负,并将新的目标设定为杀满150名金陵人】

    【这些暴行居然被详细地报道在了东洋的报纸上,甚至配上了图片,他们被赞誉为“皇军的英雄”】

    明朝

    朱棣阴沉着脸,死死地盯着天幕,眼神中的愤怒愈发强烈,仿佛要将天幕撕裂一般。

    就在这时,几位将士推拉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朱棣的目光这才从天幕上移下来。

    随后,朱棣上下打量着被推进来的人,语气冷漠地质问道:“你就是那个东洋的天蝗?”

    那人抬起头,毫不畏惧地回答:“你是明朝皇帝?”

    朱棣冷笑道:“正是朕!”

    那个天蝗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趁着我们国家南北分裂的时候趁虚而入罢了!”

    一旁的将领小声提醒道:“陛下,他好像只是个傀儡而已。”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此时,那个天蝗看见了天幕,惊叹道:“这……后世的子孙居然如此厉害!”

    朱棣闻言,怒不可遏,一脚狠狠地踹向那个天蝗,怒吼道:“闭嘴!”

    那个天蝗似乎意识到了现在的情况,连忙感慨道:“都说子孙孝顺祖宗,还是第一次见到子孙坑害祖宗的!”

    朱棣也不想听下去了,不耐烦地挥挥手,很快,那个天蝗便被拉了下去。

    【这样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但这其实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而已】

    【杀戮最多的谷寿夫的第六师团,下达杀人命令的是松井石根】

    【好了,我是……】

    【天幕暗了下去】

    唐朝

    松赞干布看着天幕,面色阴沉地说道:“又是损失这么多,中原到底有多少兵力?”

    下面没有人回应。

    松赞干布平复了一下情绪,转头对身旁的侍从下令道:“记上!把这些损失都记录下来,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

    侍从赶忙点头应道:“是,赞普。”

    三国

    曹操坐在大帐内,皱着眉头看着天幕内的东洋人的行为,心中十分苦闷。

    自己作为一方霸主,现在却无能为力。

    无奈之下,曹操起身走出大帐,在营帐周围踱步散心。

    然而,他惊讶地发现营地里有许多士兵行色匆匆,似乎在忙碌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心生疑惑,立刻让许褚拦住其中一名士兵询问情况。

    士兵的回答令曹操大吃一惊:“我们正在收拾东西,以免退兵时慌乱。”

    曹操当场懵了,喃喃自语道:“孤要退兵?孤自己怎么不知道?”

    经过进一步了解,曹操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杨修的缘故。

    顿时气愤不已,决定召开紧急会议。

    过了一会儿,大帐内,众人神情紧张地等待着曹操的指示。

    曹操阴沉着脸,语气严厉地质问道:“是谁主张退兵的?现在退兵,岂不是给刘备大耳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杨修。

    此时的杨修身如筛糠,面色惨白,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

    曹操冷冷地看了一眼杨修,然后挥手示意将他拉出营帐。

    处理完杨修的事后,曹操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他暗自下定决心,等到天下统一之时,下一步就攻打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