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52章 老陈,那几张废纸你还真准备一直留着吗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52章 老陈,那几张废纸你还真准备一直留着吗

    搞回收的三人,他们住的地方,相互之间离得很近。

    常顺先去的是陈老板的家里。

    到的时候,对方已经提前把东西准备好了。

    有:一副老麻将,一对冬瓜罐,两个砚台,五把算盘,一个银手镯以及一些旧书、旧衣服、旧包。

    老麻将是塑料的,颜色黄色,比较小,装在一个木盒里。

    这个曾经在古玩市场,他看见过,其它材质的还有骨头、象牙等。

    冬瓜罐是彩绘的,高度约一尺,其中一个没有盖子,估计坏掉之后别人扔了。

    画的是花鸟图案。

    砚台都是长方形,其中一个砚台的砚池是葫芦形。

    另外一个砚池是蝙蝠形。

    这种造型倒是很少见。

    五把算盘,常顺一把把的挨着看了木头的材质。

    可惜都不是好木料。

    银手镯并非是真的银手镯,外面刷了一层银粉,从周围摩擦的痕迹看,里面露出来的是黄铜。

    旧书有两蛇皮袋,倒下来后,他花了20分钟左右快速的挑选了一遍。

    同样是按斤称,一块五一斤。

    他选了26斤。

    旧衣服这段时间他弄的不少,有186件。

    旧包(背包、手提包)也有13个。

    (陈老板他们之所以把旧衣服、旧包也弄了回来,是看了他名片上写的收购物品的内容,以前他们是不要旧衣服的。)

    看好后,两人商量了价格。

    老麻将20元。

    一对冬瓜罐,80元,主要是少了个盖子,不然价值更大。

    两个砚台60元。

    五把算盘30元。

    银手镯价的,他肯定不会要。

    26斤旧书,39元。

    旧衣服按斤称,两角钱一斤,186件,202斤,作价41元。

    旧包,一元一个,一起13元。

    这些合起来一共283块钱。

    “老陈,那几张废纸你还真准备一直留着吗?拿出来卖给常老板算了!”

    付了钱,带上东西准备离开时,陈老板的老婆突然说道。

    听她说了这话,他有些好奇,停了下来。

    “好吧!常老板,我这里还有点东西。”

    说完,过了不到一分钟,他拿了一个装了裱的镜框过来。

    这个镜框面上是玻璃的,里面装着的是丝绸制作的伟人坐在藤椅上的图像。

    下面写有:

    “伟大的……万岁!”“杭市东方红丝织厂。”

    看见这,常顺知道肯定不仅仅只是镜框这样简单。

    果然,在他刚看了不久,陈老板就把它背面向上,放到桌面上开始扭动紧贴在周边的一些铝制卡片。

    等卡片都朝向外部区域时,老陈把底板取了下来,只见里面露出几张大小不同的纸张。

    看到这里,常顺算是明白了,原来镜框里别有洞天,藏着一些东西。

    又等了不到半分钟,陈老板就把东西全都整理好,正面朝上了。

    “常老板,这是我以前在拆迁区发现的,不过不是这边的拆迁区。

    东西藏在这里面,说明价值应该很大,你看看能出多少钱,要是便宜了,我还是先留着。”

    他说完,常顺仔细的看了起来。

    纸张一共是六张。

    其中四张是跟结婚相关的,(一张订婚证书,两张结婚证,一张来宾签名。)

    另外两张都是股票股据。

    刚才陈老板翻开纸张时,他在第一眼看见订婚证书时,被面上精美的图案震惊了。

    订婚证书是奖状的样式,正中心上方是“囍”字,左右“龙凤呈祥”图案。

    下面是花卉,有牡丹,荷花,桃花等,还有鸳鸯戏水,金鱼图案。

    证书整体图案彩色,看上去特别的祥和、喜庆。

    里面的内容是结婚人的信息情况,订婚人,证明人,介绍人,主婚人的相关信息以及时间。

    还盖有相关人员的私章。

    那个年代的订婚,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存在悔婚。

    两张结婚证,同样是奖状的样式,不过没有订婚证书好看。

    这说明当时订婚应该比结婚还要正式隆重。

    来宾签名是一张红纸,里面写明了结婚人的信息,婚礼的时间。

    另外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亲朋好友的名字。

    订婚证书跟结婚证、来宾签名都是六十年代初期,一户人家,夫妻二人。

    两张股票的股据,年份都很早,是民国时期。

    一张上面还有“孙先生”图像,写着:“沪市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股票股份有限公司”。

    里面的其它内容,有对股份的说明,董事会的成员,日期等信息。

    另外一张,是沪市宝隆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款收据。

    里面有入股人,董事长、总经理,时间等相关信息。

    结婚证书、结婚证有价值,但常顺觉得两张股票股据的价值肯定更大。

    当然,就连伟人坐在藤椅上的这幅丝织品,一样有价值。

    “陈老板,老板娘,这几张纸,你们说说想卖多少钱?怎么说东西都是你们的。

    出门买东西,哪有买家说价的,不都是卖东西的人说价吗?

    你们如果要我说,我说我只出10块钱,你们卖不卖?”

    想了想,常顺笑着对他们夫妻二人说道。

    “你是收古玩的,知道行情,我们又不懂这些!”

    听了他推脱不想说价的话,老陈的老婆说道。

    “我是收古玩的不假,但买东西的人,肯定是觉得出价越低越好,而卖东西的人,当然是想着价格卖得越高越好!

    你们真要我出价,我也不说低了,这六张纸,我出500块钱,相当于5块袁大头的价格,你们看咋样?”

    常顺试着问他俩道。

    其实这些东西的价值,他自己也不清楚,以前没有了解过。

    毕竟藏品千千万,谁都不可能全知道。

    “500块钱价格低了,你看这订婚证书多好看,还有这结婚证,年份也早,怎么的都能值1000块钱!”

    听他出价500,老陈说道。

    他可能觉得订婚证书、结婚证比那两个股据值钱。

    “常老板,你要是能出1000块钱,我就当个家,把它们卖给你算了!”

    陈老板的老婆也说了1000的价格。

    “那好吧!我赌一把,1000就1000,把它们重新装到镜框里,我要了!”

    思考了几秒钟,常顺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