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87章 硬货吗?那我们赶紧点!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87章 硬货吗?那我们赶紧点!

    在银行转完账,完成交易,周老板请他们一起去吃了午饭。

    “常老板,这几天你那边应该又弄到一些东西了吧!”

    从酒店离开时,沈老板把他拉到一旁,单独说道。

    此时他们二人走在了周老板跟王专家的后面。

    “是有一些!”

    就算他不问自己,常顺也打算把自己想出售物品的事情告诉他。

    “那我下午再过来一趟,到你这边买点东西,我一个人来就行,其实之前跟老刘两个人一起买,分起来很麻烦,你帮他留一部分就好。”

    沈老板这话说的他能明白。

    两人买了东西再分,怎么都不符合人独自占有的天性。

    自己一个人买多少,亏了赚了都是自己的事。

    同时他说的这话也提醒了他,先前卖给他们二人的物品,大多都是民俗类。

    现在探测寻宝找到的东西,出售的话,越私密,越隐蔽越好。

    “不用到我这边来!我们还是在虹乔古玩市场见面。”

    想到这次出售的物品多,特别是一些民俗用品,不知道刘老板跟沈老板二人买不买得完,他就这样说道。

    “行!不过你还是要让我先买,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看见,车子停那附近,不要停古玩店那边!”

    沈老板特意说道。

    “好!等东西卖给你了,我再把准备出售给刘老板的拿过去。”

    “那就这样说。”

    二人说完都加快了步伐,赶上了周老板、王专家。

    “老沈、老王、小常,要不要找家洗浴城放松一下,消费算我的!”

    走出酒店,到了外面,周老板笑着对他们三人说道。

    “我跟小常下午还有点事,改天再说吧!一会儿你把我送到建材市场那边。”

    “是啊!感谢你的好意。”

    “我一会儿也有事情要忙!”

    三人都拒绝了去洗浴城潇洒这样的好事。

    “那好!先这样说,以后有需要购买的东西,我再找你帮忙。”

    周老板说完转身向他的车走去。

    “行!”

    常顺看着他,应了一句。

    对方向后摆了摆手。

    “常老板,一会儿见!”

    “一会儿见!”

    沈老板跟王专家坐上周老板的车后,常顺也走到他的面包车那边,开着车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他心里暗自盘算着,上次卖完东西,自己手里的钱总共有12.5万左右。

    买绿松石、张女士、柴老板、朱老板等人的东西,加上购买金属探测器、其它的花费,用了大概3万。

    今天进账16万,目前手里的钱,25.5万左右。

    等再出售一些物品,买套房子的钱估计够了。

    考虑再三,房子是必须要买的,主要还是为了以后弄到的藏品的安全。

    另外买的第一套房子,除了他自己,常顺暂时不打算告诉其他任何人。

    关于周老板买高档古董送礼这件事,他又想到了一些事情。

    这年头送礼,送大量的现金还不如古董,其中里面有不少的门道。

    主要还是为了洗钱。

    曾经开出租车、逛古玩市场,还有看那些小说,他听说过一些,高档的古董无价,能“合理”解释一些财产资金的“情况”。

    回到租住的房东秦老板跟王女士的房子里,常顺把之前准备好的要出售的东西都放到了面包车里。

    在放东西时,他也想好了:

    罐装铜元跟方孔铜钱,沈老板既然先选,那就让他二选一,买了铜元就不要再买铜钱,反之,买了铜钱就不要买铜元。

    其它的银元、像章等,买了就不要再买那一包五六斤重的银饰品。

    买了紫檀材质的嵌螺钿工艺小木箱,就不要买其它民俗类藏品。

    思索完这些,他拿出手机打了刘老板的电话。

    常顺把要出售一些物品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刘老板让他直接送过去。

    两人聊了会儿,他就开着车直接向“虹乔古玩市场”那边驶去。

    路上,沈老板给他打了电话,他们约定了一处位置,在距离古玩市场大概300米远的一处小公园旁。

    他到的时候,对方已经等在那里了。

    打过招呼,两人还是走进了他的面包车里。

    “东西不少啊!”

    看见里面堆放的东西后,他有点吃惊道。

    “我这次可是把以前弄到的所有物品都拿出来了,这次带过来的可有硬货。”

    看了沈老板一眼,他笑着道。

    “硬货吗?那我们赶紧点!”

    沈老板催促,常顺也不打算多耽误时间,把东西先让他看了一遍。

    看完,按照之前的想法,他让对方在铜钱、铜元里面二选一。

    其它的也是根据之前想到的。

    不过沈老板没有按照他想的去做:

    “小常,要不这样,钱币之类的,今天我一个人拿下算了,其它的,你带过去卖给老刘!”

    简单思索了几秒,他同意了。

    分开了出售,也是麻烦。

    接下来二人开始商谈起了价格:

    一罐铜元,带罐子53斤,这个他专门称过重量的,去掉罐子的重量,大概六七斤,铜元的重量有46斤左右。

    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十文、二十文的。

    按照十文铜元差不多7克一枚、二十文的约10克一枚估算,取平均值8.5克一枚,一共有2705枚左右。

    铜元的价格,目前普通的1元一枚,值钱的几千上万一枚的都有。

    罐装挤压在里面,有的还连在一起,一看就是没有动过的。

    这个可赌性很强。

    里面不是没有珍品的可能。

    另外罐装钱币品相好,比土里探测出来的好了太多。

    商量之后,这一罐子,一起3万块钱。

    主要就是赌,赌里面的2700枚左右的铜元能出珍品,一文的、二文的、五文的小钱或者其它稀少品种。

    那些铜钱,购买张女士的,他在渣土场探测到的,有44斤左右。

    铜钱小平钱占绝大多数,小平钱的重量一般是3到4克。

    按3.5克计算,这些钱币,大概有6285枚。

    铜钱里面也有不少的筒子钱,还有好几枚大钱,“天启、洪武、咸丰当十等”,小平钱里面也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少的品种。

    这些可赌性比铜元更大。

    两人商量的价格是5万。

    12块银元,包含1枚“大清宣三”,一口价(2600元)。

    咸丰重宝当五十、永昌通宝折五钱,天启通宝背上十、洪武通宝背十一两,一起(700元)。

    这些都是2003年的行情,后世的价格,肯定不止这些,特别是高峰期那两年。

    常顺并没有漫天要价,怎么的,都要给对方留点赚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