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12章 我一会儿就去选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212章 我一会儿就去选

    第二天,是宋芫、方玲返回沪市上班的日子。

    吃过早饭,常顺就带着两女向三舅家驶去。

    之前已经说好了,三舅跟三舅妈也跟着一起去。

    而他明天或者后天再返回,要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伟人故居。

    “玲玲,这次过来玩,感觉怎样?”

    路上,宋芫问她道。

    “很好啊!以前都没去过这样的山村,晚上也没有听过那些虫或者其它动物的叫声。

    虽然有些害怕,但这次的经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回去了跟我爸妈说,让他们有时间了,也去蒋氏故居看看。”

    方玲看了她一眼,微笑着说道。

    “可惜没时间,不然我还想着蹭蹭常老板的车,跟着去伟人故居呢!

    这样两大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我就都去了。”

    她接着又说道。

    常顺这几天的安排,都是跟她们说了的。

    听了她说的话,他心里有点恨恨的。

    回来的三天晚上,自己都是一个人睡。

    “其实我也很想跟着去!伟人故居,我一样没去过。”

    宋芫再次说道。

    “以后会有机会的,到时候把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喊上,这次我爸妈也不去,爷爷奶奶出远门,他们要在家里待几天。”

    常顺说着,转过头看了看她。

    “嗯!那就以后再去。”

    …………

    距离并不远,三人聊着,很快就到了外公外婆家。

    此时三舅、三舅妈已经等在那里了。

    打过招呼,没耽误时间,他们把行李带上,就出发了。

    中途还是在S x市吃的午饭。

    期间吃饭的时候,拆迁区回收废旧的赵老板打了电话,说从搬迁户家里又买到了东西。

    让他到了后,去他那里看货。

    现在的天气,亮的早。

    早上他们出发的也比较早,加上路上跟宋芫换着开车没有耽误时间,路线也熟悉,所以下午三点,几人就到了地方。

    “三舅妈!三舅!嫂子!哥!方玲姐!你们到了!”

    几人下车来到书店,常静笑着跟他们打着招呼道。

    他们也都对她笑了笑,打了招呼。

    随后,叶雨晴也跟他们打了招呼。

    常顺还把三舅妈介绍给她认识了一下。

    昨天买的土特产,他从车上拿了些出来给了她俩。

    “哥!这几天放假,过来买书的人好多啊!书店的书,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被别人买走了,你要赶紧再弄一些旧书过来。”

    待了会儿准备离开时,常静对他说道。

    这情况,他也看出来了,书店的书,明显少了很多。

    附近有厂区,有学校,有大量的居民,在这个看实体书的年代,买书的人,一人选几本,基数大了,书销售的很快。

    “嗯!我一会儿就去选,明天也去挑选一天。”

    说罢,他们就离开了。

    三舅妈过来了,三舅想着要重新租房子,常顺就把他们送到了房东秦老板那边。

    刚好孙德宏的三轮车就停在那里。

    想到赵老板说有东西要卖给他,他又打了对方的电话,约好了晚上去他家里看东西。

    这也是考虑到要趁着天黑之前选些旧书的原因。

    常顺准备挑选旧书的地方,还是那家规模最大的旧书纸回收站。

    把方玲送到地铁口,让她自行回家后,他跟宋芫二人就去了那边。

    期间宋芫打了她妈的电话,说晚上过去吃晚饭。

    到的时候,刚好4点左右。

    此时,在xh区南丹路做旧书生意的马老板也在挑选着旧书。

    看他旁边,已经选了满满两蛇皮袋子了。

    常顺走过去跟他打了招呼。

    之后跟宋芫二人开始选起了旧书。

    这里时不时的有人往仓库倒着新收过来的书纸,也不存在没有书选的问题。

    两人选的很快,只要是在书店能够售卖出去的,他们都挑选了出来。

    一直到六点左右,才没有继续挑选。

    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他们一共选了516斤。

    付了钱,把旧书装到车上,他俩就离开了。

    到了丈人、丈母娘家,等了一刻钟左右,饭菜也做好了。

    “爸!妈!蒋校长老家的千层饼怎样,好吃吗?”

    准备吃饭时,宋芫笑着问宋文俊跟张翠芬道。

    刚才,她把带过来的千层饼拿了一块出来,分成了两份,送进了两人的嘴里。

    先前上来,他们就从车里把带过来的土特产拿来放到餐厅了。

    还有照的那些照片。

    不过因为他俩一直在忙着准备晚饭,所以并没有拿出来。

    “挺香的,比较酥脆!”

    宋文俊吃完后,很客观的说道。

    “挺好吃的!等以后我们去那边了,也买一些带回来。”

    张翠芬说道。

    “阿顺!芫芫!饿了吧!我们吃饭吧!”

    她接着又说了一句。

    然后大家围坐在桌旁吃起了晚饭。

    作为一个过来人,一个成熟的、有阅历的人,他在这里肯定不会有年轻人的那种拘谨感。

    说实话,论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可能比宋文俊、张翠芬还要丰富。

    “阿顺,我们再喝一杯!”

    或许是想到了现在宋芫也会开车,宋文俊就劝他道。

    “叔!晚上我还要去别人家买东西,下次不忙了再喝!”

    常顺并没有继续喝酒。

    “那行!等你不忙了我们再喝。”

    他也没有继续劝。

    宋芫帮他添了一碗米饭,他就吃起了饭菜。

    期间,张翠芬跟宋文俊又问了他俩回常顺老家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在景区游玩的事。

    两人也简单说了说。

    主要说的是祭祖遇到了他本家的人,方玲的胆小,关于放生的事,以及在景区换装照了一些照片等。

    “妈!爸!这就是我们在景区照的相片!”

    饭后,宋芫把那些照片拿了出来,然后分别递了几张给二人。

    “怎样?照的好看吗?”

    他们看着的时候,她笑着又问了一句。

    “能不好看吗?我觉得阿顺穿的那套“五四青年装”,看上去真好,很有气质。”

    张翠芬看了一会儿,然后称赞道。

    说完,还看了常顺一眼。

    眼神里有种越看越满意的意味儿。

    跟她目光相视,他微微一笑。

    “我呢?我穿的民国风格的学生装不好看吗?”

    宋芫撇了撇嘴。

    “你也很好看!还有玲玲,她穿着这种样式的衣服,也更漂亮了。”

    宋文俊笑着道。

    “那里应该还有旗袍吧!”

    过了片刻,张翠芬好像想起了啥,突然间问宋芫道。

    “有,你是不是想穿旗袍照相?”

    “是啊!等去了那个景区,我一定要穿旗袍照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