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43章 你还是过来看吧!肯定不会白跑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243章 你还是过来看吧!肯定不会白跑

    关于投资方面的事,两人私底下也说好了,宋芫都听他的。

    另外就像张翠芬说的那样,每年暂时交给她10万块钱保管。

    对于这个要求或者说是任务,常顺其实很容易就能完成。

    接下来吃饭的时间,他们又聊了晚上出去捡铁的一些事情。

    关于捡铁,孙德宏还说了一件比较灵异的事。

    他说在阳历六月初,也就是半个多月前的一个晚上,他在渣土场捡铁。

    到了半夜凌晨左右。

    那时在一处土堆的面上有很多古砖块,他看见砖块的缝隙间有一块银元宝,50两的那种。

    当时他把它捡起来放到了三轮摩托车装工具的铁箱子里。

    想着回去了之后再告诉三舅妈。

    当天亮后,回到住的地方,他说捡到了银元宝,拿给常建芳看,却是残掉了的小砖块。

    三舅妈说他当时一定是眼花了。

    不过三舅却是说他并没有看错,当时捡着的就是50两大银元宝。

    后来怕遇见了不干净的东西,他还专门去了一趟寺庙,烧香拜佛洗涤了一下身心。

    这事,常顺是第一次听三舅说,之前他并没有告诉他们。

    对于孙德宏说的话,他是有几分相信的。

    或许当时,他看见的确实是银元宝。

    不然,他总不会捡一小块砖块拿回去。

    听他说了这些,常顺突然间又想起了曾经听别人说到过的类似的事情。

    这件事,是他有一次逛古玩市场无意间听别人说过的。

    事情就发生在讲故事的那人身上。

    他说的情况是:

    大概八九十年代,那时住在乡村。

    有一天晚上,这人赶夜路,带着自己家里种的黄瓜去县城售卖。

    当时也是半夜出发。

    走了一段距离后,他突然间发现一处开阔的地方灯火通明,有各种商贩买卖交易物品。

    这人就带上黄瓜走了过去。

    过了不久,就有“人”围了上来。

    这些“人”不说话,只是放下钱,然后拿着一个或者两个黄瓜就离开。

    它们留下的钱,不是纸币,而是一个个的碎银。

    那时他的想法,碎银怎么都比一般的纸币值钱。

    再说别人放下钱,并没有多拿黄瓜就离开,他自然不会计较。

    因为怎么看,都是他自己赚。

    “人”多,很快,带来的黄瓜就被售卖一空。

    卖完东西,他也在这处地方逛了一会儿,还学着别人的样子,放下些许碎银,买了糖果、花生以及红枣。

    拿着黄瓜换到的碎银、购买的物品,他喜滋滋的回到了家里。

    当在油灯下看查看那些“物品”时,他发现带回来的碎银,是一个个的小石子。

    其它“糖果”、“花生”、“红枣”,是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小木棍。

    瞬间,这人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当他走出家门,正想着去找那些“人”算账时,猛然间又清醒了过来。

    他觉得自己似乎遇到了“不好的事情”。

    晚上,他就没有去那里。

    直到天亮后,他才去了那边,不过黄瓜已经不见了。

    这个故事说完,听故事的人都说这人肯定是在做梦。

    不过那人一口咬定,说就是他年轻时候亲身经历过了的事。

    因为发生了那样的事,后来还小病了一场。

    提到生病,别人就更加不相信,更加认为他是在做梦。

    至于那人说的是不是真的,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都不会相信。

    三舅估计不会跟他们开玩笑,他应该是遇到了这种特别的事。

    毕竟间隔的时间并不久。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打开了他三轮车上放工具的铁箱子,把银元宝换成了小砖块。

    具体原因,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芫芫、阿静、阿顺,你们是打牌还是出去玩?”

    午饭后,坐了一会儿,三舅妈问他们道。

    “我想去看电影!现在外面温度很高,不适合在街上玩。”

    常静想了想,笑着对她说道。

    “我也去看电影吧!”

    宋芫微微一笑。

    “那就去看电影!”

    她俩都想去,常顺就打算陪她们去,对他来说,其实去哪里都无所谓。

    “那好!你们记得晚上六点过来吃晚饭。”

    三舅妈说完,等他们同意后,又去了父母那边。

    离开往门外走去时,他听到常建忠说要打“双扣”,孙德宏同意的声音。

    他们下午估计是会玩这牌。

    到了停车的地方,几人坐上车后,就向电影院驶去。

    中午常顺喝了点酒,车是宋芫开着的。

    刚走不远,他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下,是JA区京城西路负责拆迁房子的丁师傅打过来的,他接通了电话,顺便按下了免提键:

    “常老板,今天过节,没打扰你吧?”

    那边负责拆迁的工人,有两个班组,这是其中的一组。

    两个班组,每组依然三人。

    拆迁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组合。

    这个组的三人,是丁师傅、王师傅、白师傅。

    另外一组,有祝师傅、孔师傅、陈师傅。

    两个班组的人,他都买过他们的东西。

    “不打扰,现在打电话,是不是有啥物品想处理?”

    没有拐弯抹角,常顺直接问道。

    “是啊!你要是有时间,来我这边一趟,我们有东西卖给你。”

    “能说说是啥吗?”

    他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你还是过来看吧!肯定不会白跑。”

    丁师傅并没有说是啥,还挺保密的。

    “行,那我现在过来。”

    说完,常顺就挂了电话。

    “看来陪不了你们去看电影了。”

    他有些歉意道。

    刚才两人说的话,二女都是听见了的。

    “要不我们晚上再看电影吧,先去买东西,赚钱更重要!”

    宋芫转过头,说了一句。

    “是啊!有东西还是先去买东西吧!另外我觉得晚上看电影,气氛应该更好一些。”

    常静跟着说道。

    “你们能这样想就好,那我们就先去买东西,等买完东西,然后再去买晚上的电影票。”

    三人很快达成了共识。

    去JA区京城西路的路线,宋芫很熟悉,也不需要他指路。

    路上闲聊,常顺让她俩猜猜看这次会买到啥样的物品。

    她们都说猜不出来。

    毕竟拆迁区的东西种类太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买到啥样的物件都有可能。